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以這樣的自然之物來理解太極的柔與剛,相信你一看就懂了!

以這樣的自然之物來理解太極的柔與剛,相信你一看就懂了!

太極

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網路編輯 | 禪音

和敬清寂

 茶界 II

巫娜 

00:00/05:12

柔與剛,陰與陽。女人的陰柔,男人的剛強;柳枝的溫婉,松柏的屹立;大海的浪潮湧動,山川的叢林巍峨......這些物景似乎對立,僅僅是「似乎」。黛玉柔弱,可她有一顆不違己心的靈魂,純粹而堅韌;心如刀割,再堅強的男人也忍不住淚眼婆娑;大海驚濤駭浪,令人顫慄;山川經歷暴雨的洗劫,如巨獸般坍塌;貓有一副柔軟無骨的身軀,但戰鬥時,兇猛迅疾。

太極的緩慢、柔軟,和它爆發的堅剛,與生活中的剛柔有無交集?

人在練習太極的時候,在外形上看或很緩慢,或很迅猛,之所以有這樣的形態,是由於人的身體內部是一個小宇宙。不同的是,練習內家功夫的人能調動並自如運用,更多人的小宇宙在沉睡中未能開發。如同河岸微風中的楊柳,你看她婀娜多姿的枝條柔軟似蛇,但當狂風來襲,柳枝抽到你身上的感覺怎樣?大海溫柔時風平浪靜,歲月靜好,發怒時摧毀可觸及的一切。太極的柔緩與堅剛以這些自然之物來形容不為過。

太極的柔之表現、剛之表現?

打拳中的慢,推手中的柔化,是太極的柔;打拳中的發力,推手中的剛發,是太極的剛。假設,練習太極時把柔與剛分開,柔,徹底放鬆,則棚勁丟;剛,出盡全力,毫無餘地,則重心丟。都是大忌。太極的極堅剛是以極鬆軟的肢體為載體,同時共存的,太極拳發力時的兩個要點:一,要全身松凈,先蓄後發,越松,發的勁越猛;二,腰胯轉換,也即是虛實轉換。太極需綿而有剛,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剛柔相濟,外柔內剛。

如何練習太極的柔與剛?

若想練出太極的剛與柔,必先練太極的松。精神松,身體才能松。鬆勁,沉勁,棚勁有了,則身如棉包鐵,應勢而用。太極之柔,松沉不丟,棚勁相隨;太極之剛,松沉相助。練習太極不論打拳或是推手,兩腳一虛一實,實腳松沉,虛腳輕靈,虛實轉換,保持重心,不丟中。一個有內勁的人,與一個無內勁的人,兩者打同套拳,大不相同。有內勁的人,是由內動催動外形,柔中帶剛,節節貫穿,一動俱動,常人難以模仿;無內勁的人,則是肢體運動,正常人皆可做到。

太極的慢練,柔化,目的是為了剛發。為什麼,太極高手發力時的整勁地動山搖,那一瞬間如同放開繃緊的彈簧?為什麼,普通人的發力氣勢微弱,只是胳膊勁?是由於太極高手練到那一層了,松空,圓潤,意到,氣到,力到,身體內蘊藏的能量隨時爆發。普通人未練到那一層,無法體會其中的感覺,但能肯定的是,一定有巨大的潛能在埋伏,只等勤奮之人靜心慢練,開掘寶藏,日日接近太極真諦。

太極之剛柔,即陰陽也。陰陽之道,萬物不離其中。

拳友說:

@

我愛太極晨昏無間寒暑不斷修練身心愉悅至極!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國術養身堂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太極本無極,陰陽兩條魚
夏至即將到來,護陽正當時應該怎麼做?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