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曾壽為何能成為末代皇后婉容的老師?

陳曾壽為何能成為末代皇后婉容的老師?

煙火蓮燈

煙火蓮燈

玄觴;慕寒

00:00/04:27

文/王崇菊

(婉容)

一個人經歷多了,說的話,做的事不同於曾經的自己,不再幼稚,不那麼可笑,變得含蓄委婉,沉穩大氣。性情可以改變,而有些東西不會更改,一直存活心間,譬如家園情思。

作為末代皇帝婉容的老師陳曾壽,屬於晚清遺民。他經歷清朝的滅亡,軍閥混戰,日本的扶持,經過許多的慌亂和災禍,人生經歷豐富,造就他個人不同凡響的特點。


(一)龍生龍鳳生鳳

陳曾壽家世顯赫,絕對官宦子弟。

他的曾祖陳沆,是嘉慶二十四年廷試第一,由此進入翰林院入職,寫過一本有名的書籍《詩比興篆》,講述《詩經》賦比興的作用和用法,當之無愧有名望的學者。

他的祖父陳廷經,是道光二十四年進士,由此任清朝內閣侍讀學者。

陳曾壽後生可畏,18歲成補縣學生,光緒二十三年選拔到朝廷。光緒二十九年高中進士,掌管刑部主事,又主持經濟特科考。後遷為員外郎,郎中,廣東監察御史。

人生猶如開掛的列車,一路奔向遠方。

(婉容與溥儀)


(二)看人間疾苦憂

當時的陳曾壽,已看到國家積貧積弱,於是投入改革之中。

有的人在世道滄桑中初心慢慢變化,有的人初心依然,陳曾壽屬於後者。參加張勳復辟,積極籌措,出謀劃策,失敗後,仍不改初心。

陳曾壽一直在末代皇帝溥儀身邊,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去,逃到天津日租界。他任命陳曾受為顧問,礙於對日本陰謀了解,他沒有去,溥儀離開天津,把那裡所有的事兒都交給他做,對他十分信任。

1930年,因陳寶琛的推薦,陳曾壽赴天津任溥儀的妻子末代皇后婉容的教師。

(《東方戰場》中的婉容)

1932年,在日本扶持下,溥儀成立偽滿洲國,陳曾壽看穿一切,不去為傀儡政府做事,卻捨不得離開溥儀,原因在於對自己家國的眷戀,自己老祖先一直生活方式的不願改變,習慣了某種,心裡很難盛下全新的東西。

溥儀看他不願意來,讓他去給祖先的陵墓看守,陳曾壽欣然前往。後來在管理內廷事務的內廷局任局長,因日本人干預,憤然辭職。抗戰勝利後,他同他二弟生活一起,兩年後在馬斯南路寓所辭世享年72歲。

一個人的來到對誰重要?身邊的親人,需要的工作,所作的事業,所憂患的情懷,歷史永遠記住那些為了某種不斷拼搏的精神,以及不懈怠的努力。


(三)信佛虔誠弟子

陳曾壽從小喜歡佛,長大一些尤其喜歡。

他的詩詞中常常用佛典,禪語,從現存作品看,有佛教色彩在詩詞中的大概有一半以上。

「橫身與世為津渡,朝來應見太行青」,一心為誓言而戰,即便踏入冥界,也不怕山高水長,只希望看到青青太行山。

「苦枰坐閱拼一往悲涼,爛柯殘劫,自怦三生,佛前心」,寫自己寧願拚卻一生,遭受挫折坎坷,也會為佛祖保佑一顆赤誠之心,其實是一棵赤子之心。

他的弟弟陳曾則說「他少時即喜吟詠,繪佛像於蓮瓣,見者贊其工妙。日誦金剛經普賢行願品數十年不輟。」意思是陳曾壽小時候就喜歡吟誦嘆詠,描繪的佛像坐在蓮花瓣上栩栩如生,所有見過的人都稱讚叫好。天天誦讀金剛經,修行修善祈禱祝願不曾間斷。他的意志力叫人敬佩不已,修行的樣子彷彿入無人之境。

清朝滅亡,他成了清朝遺老,他的佛性更強烈。陳祖壬稱他「引歸不復,飲水茹蔬,自詭佞佛」,喜歡佛到達極致,能借佛表達自己內心想說無法說的情感,是一種言語的詭辯,是見慣離亂悲慘後的大智若愚,想用佛來隱逸逃遁。

(《東方戰場》中的婉容)

(四)詩詞界的大咖

也許是遍嘗人間冷暖,陳曾壽喜歡將所見所聞所感記下,用詩詞形式傳達。

他是中國近代詩壇重要作家,是著名文體「同光體」重要一員,與陳三立,陳衍齊名,稱「海內三陳」。

他的詩早期風格多「沉哀入骨,而出以深微儋遠」,晚年詩風改變「則漸歸於淡遠」。從前滿腔報國之志卻無處尋找,歷經是是非非的變化多端,他的內心同樣經受磨難和洗滌,詩是言為心聲的表白,將曾經的哀怨和熱情熄滅,心事如陶淵明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散淡精心。

「一片俄驚萬點新,更勞車馬碾成塵」,抒寫行走中看見落花成冢的驚心怵目;「飛車度險出重肩,簡激洪河挾怒霆」,續寫路途中行走的艱難,自然景物變化多端,預示世間變幻莫測,人生無常。

他也喜歡詞,然而直到四十歲才開始用心傳作,作品不多,留下的成為名篇。其中以《浣溪沙》最為推崇。

修到南屏數晚鐘。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黃深淺畫難工。

千古蒼涼天水碧,一生繾綣夕陽紅。為誰粉碎到虛空。

(《東方戰場》中的婉容和溥儀)

此時的他經晚清滅亡,國民革命,東北偽滿洲國的起起落落,經種種離亂苦難,好不容易住在西湖邊上的南屏山。內心有太多千言萬語,感慨頗多:

「我修行多年,到南屏居住,每天晚上數著寺廟的鐘聲。我抱著專一的感情,從早晨到晚上,看到的景物只有雷峰塔,我已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上面。這雷峰塔真美,黃昏的時候,滿天晚霞從橙紅到淺黃,顏色多變,錯綜變幻,深深淺淺的顏色,交錯複雜的變化,沒有一位畫家能夠用人工色彩把它畫下來。雷峰塔一直矗立哪兒,不管天下多少興亡,多少凄凄慘慘戚戚。我的一生只有繾綣在夕陽紅中,寧願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用一首詞,將內心的感慨,所經歷的萬千,一一抒發。哪個在年少青春時胸懷大志,孜孜不倦,向上奮進的少年;哪個在中年時一心無悔,為了挽留住世代沿襲的東西,拚卻全力,不怕苦難,無所畏懼的凝重男人;哪個無法更改命運,只能安於現狀,卻心有不甘,借詩詞抒懷的飽經風霜的老人形象,歷歷在目。

(《東方戰場》中的婉容)

一個人一生都在修行,修行到一定程度,內心便生出固執和堅決,任紅塵滾滾,萬丈浪濤,我心有一片初心依然,守著這澄澈的方寸,再多的苦痛再多的心酸,再多的不公,再多的冷風凄雨,澆不滅心中的固守。

《浣溪沙》中一句「千古蒼涼天水碧」蘊含典故。它是關於世上做的最不好卻在詩詞繪畫很有名的皇帝李煜,李煜喜歡歡歌宴會,每一次宴會都要大量的歌女笙歌艷舞,這些歌女需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外面罩上一層絲綢,這項工程浩大,織工們煞費苦心,用各種顏色浸染調色,並不可李煜心意。

有一次,做衣服的把絲綢染成的淺藍色衣物放在外面,忘記收回,第二天一看,被露水浸染的絲綢不但沒有改變顏色,反而比沒有經過露水的絲綢更漂亮,更好看。織工大喜,上報李煜,皇帝一看,特別喜歡,把這種藍色的絲綢起名為「天水碧」。

陳曾壽借宋朝皇帝的盛衰興亡敘寫自己內心的不舍和苦痛,那些纏纏綿綿,剪不斷理還亂的,都隨時間走向遠方,一些無能為力,做好現在,做到無愧就好。

(婉容與溥儀)

【作者簡介】王崇菊,一名鄉村語文老師,喜歡讀書,喜歡寫寫,喜歡將日子記錄,喜歡把每一個值得銘記。

推薦:

流浪女王聰兒如何成長為讓乾隆父子害怕的女英雄?

在這件事情上林黛玉的單純暴露無遺

最後的貴族郭婉瑩:高貴,不需要表達,需要的,是學會咽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晴雯的悲劇可以挽回嗎?
甘肅文縣人當主食而南充人則視為零食的鍋盔是諸葛亮發明的?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