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哭就抱,會被慣壞的!」說這話的,一定不是親媽吧?
不久前網路一直在熱議:孩子哭時,應不應該馬上抱?主張不抱的人認為,一哭就抱,會慣壞孩子,必須不哭才抱。贊成抱的理由則是,滿足合理的需求不會寵壞孩子。到底哪種說法對呢?
主張不抱是根據上世紀20年代行為主義的理論。這派學者是做動物實驗起家的,他們只注重刺激和反應,不管中間的大腦在幹什麼。因為做實驗的動物都是先餓了24小時才進實驗室的,因此,老鼠或鴿子會很努力地去學某種行為,來換取食物或糖水的報酬,讓自己能生存下去。這些實驗都顯示出獎勵使行為出現,懲罰使行為消失的現象。
大腦會因環境而改變
但是人有七情六慾,有個性,更有偏好,正所謂「我的美食也許是你的毒藥」,同樣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會得到不同的反應。金錢固然能使鬼推磨,但是依然也有人能不為錢所動。刺激——反映這個簡單的模式不能解釋所有的人類行為,行為主義便逐漸被認知心理學所取代。
80年代腦造影的儀器出現後,神經科學家發現大腦有可塑性,它一直不停依外界環境的需求而改變神經連接。童年的不幸經歷會在大腦中留下烙印,例如羅馬亞盤後,很多孤兒被歐美人士收養,這些在沒有愛的環境長大的孩子,即使在正常的家庭中生活了10年,仍然是孤僻不合群,甚至有反社會行為。底特律兒童醫院的柴嘉尼醫(H.Chugani)用正子斷層掃描發現,這些孩子的大腦結構改變了。科學家又發現激乳素(Oxytocin)、多巴胺(Dopamine)等感受體的多寡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甚至可以左右基因的開和關。
發現安全感的重要
當研究者從大腦中去找孩子行為偏差的原因時,發現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母親的撫摸會刺激激乳素的分泌,它對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醫生開始改變對父母的忠告,鼓勵母親多抱孩子,盡量跟孩子有肌膚的接觸,甚至鼓勵嬰兒搖籃就放在母親房間,使嬰兒一睜開眼睛就看見母親;醫院也把剛出生的嬰兒抱到母親身旁,增加親子的聯結,因為安全感是人日後情緒發展的基石。
抱?不抱?全在媽媽當時的判斷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所以教養孩子並沒有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法則。
有位媽媽說她剛會走路的孩子試著爬樓梯,才爬三級便嗚嗚地叫了起來,因為他發現爬得高了,心中害怕,不知該如何倒退回來,便很自然地叫媽媽過來幫忙。當這個媽媽站起來要走過去時,旁邊人就七嘴八舌阻止她,說她這樣會慣壞孩子。她左右為難,最後決定還是抱孩子下來。想不到,孩子一見母親來了站在身後,便放膽繼續往上爬,爬到頂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可見,媽媽的支持行為並沒有寵壞孩子,反而給了孩子需要的安全感,使他更敢去探索。
所以,父母要依情況,自己做判斷,他有需求,你滿足他,他耍賴,你不要理他。每個人都需要愛,全看這個需求合不合理。教養孩子最重要的是紀律,沒有紀律的愛才會傷害孩子,正常的愛只會使親子之間更窩心。
擴展閱讀:
蒙古褶是啥?寶寶長了蒙古褶眼睛就會不好看嗎?媽媽們快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