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巴爾幹之虎的南斯拉夫,為何與蘇聯分道揚鑣?
南斯拉夫這個曾經存在了88年的巴爾幹國家,也曾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歷史篇章。作為巴爾幹半島的社會主義大國,其與蘇聯的關係曾一度很密切,可是兩者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暫,從1948年開始南斯拉夫就開始與蘇聯分道揚鑣。南斯拉夫為何不把蘇聯以及之後成立的華約作為自己強大的靠山,而是獨自在北約和華約兩大陣營的夾縫中生存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南斯拉夫是唯一一個沒有依靠蘇聯力量建立起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
二戰時南共領導南斯拉夫人民依靠有利地形反擊德國納粹的入侵,南共軍隊不斷壯大,達到數十萬人。在南共游擊戰爭的打擊下,德國被南斯拉夫趕出了巴爾幹半島,之後南斯拉夫在鐵托總統的領導下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而像東歐很多國家都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國家,南斯拉夫卻是依靠自身力量建立的,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南斯拉夫自然有同蘇聯分道揚鑣的底氣。但是南斯拉夫同蘇聯比起來,不管是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都要弱的多,難道南斯拉夫就不怕蘇聯對其進行打擊報復嗎?當然,南斯拉夫敢於同蘇聯決裂,還是因為有著獨特的地緣環境。
第二、南斯拉夫複雜的地緣環境。
從地緣環境來看,南斯拉夫境內十分之七的國土是山地,並且縱橫交錯的山脈將南斯拉夫分割成許多板塊,這種地形大規模的機械化武器卻難以施展,而特別適合打游擊戰,這也正是當時南斯拉夫人對付德國的方式。因此,蘇聯雖有強大的機械化部隊,但是對於地形複雜的南斯拉夫未必就能發揮作用,而且極有可能陷入南斯拉夫人長期的戰爭泥潭,所以蘇聯也不敢輕易對南斯拉夫進行軍事打擊。
第三、南斯拉夫奉行獨立自主的發展政策。
戰後,南斯拉夫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政策,有意擺脫蘇聯模式的影響,建立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而蘇聯仗著自己對東歐國家解放做出的貢獻,開始對東歐各國指手畫腳。
南斯拉夫為了增強在巴爾幹半島的實力,同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協商準備成立一個大巴爾幹聯邦。而南斯拉夫的這一舉動遭到蘇聯的強烈反對,一旦大巴爾幹聯邦建立起來,那麼蘇聯對這一地區將難以控制,何況一個強大的南斯拉夫並不符合蘇聯的利益。由於雙方存在發展道路的分歧,蘇南雖經過幾輪談判卻沒有任何結果。南斯拉夫不受蘇聯節制的做法引起了蘇聯的強烈不滿,蘇聯必然會對南斯拉夫採取反制措施。
面對南斯拉夫的背叛,蘇聯作為華約的帶頭大哥面子實在掛不住,於是聯合華約成員國對南斯拉夫進行打壓。一方面在華約內部對南斯拉夫進行批判,對南斯拉夫採取孤立政策,然後將其開除出共產黨情報局;另一方面通過蘇聯控制的東歐衛星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對南斯拉夫進行軍事包圍。
當然,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打壓,並沒有向蘇聯低頭,依然保持獨立自主的發展政策,這也使南斯拉夫成為東歐國家中比較富裕的國家。由於以上原因,南斯拉夫沒有加入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
第四、南斯拉夫處於東西兩大陣營對抗的前線。
南斯拉夫地處東西方兩大陣營對抗的前線,北部與義大利和奧地利接壤,東部與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接壤,南部與希臘和阿爾巴尼亞接壤,西部隔亞得里亞海與義大利相望。
南斯拉夫地處社會主義陣營的邊緣地帶,離蘇聯的核心控制區較疏遠,因此蘇聯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力較弱。但是南斯拉夫面對東西兩方陣營的包圍和封鎖,倒向蘇聯已經不可能,那麼是否有可能倒向西方陣營呢?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如果倒向資本主義的西方陣營,那麼勢必會危及自身的執政根基,最終還有可能被西方分化瓦解,那麼這條路也行不通。
最終,南斯拉夫選擇了既不倒向東方,也不倒向西方的獨立發展道路。
※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國徽上的標誌說明一切!
※美國最有可能發動的下一場戰爭會是在中東地區嗎?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