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妲己真的是被冤枉嗎?沒有傳說那麼壞?不是蛇蠍心腸?

妲己真的是被冤枉嗎?沒有傳說那麼壞?不是蛇蠍心腸?

?

歷史傳說知道得多一些的人,還會對妲己的罪行如數家珍:一年冬天,看見有人赤腳在冰上行走,便讓紂王命人將他雙腳砍下,看看那兩隻腳為何不懼寒凍;有一回看到一個大肚子的女人走過,便讓紂王命人剖開女人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是什麼,白白斷送了母子的性命;有一回與紂王打賭,說自己能看出孕婦腹中胎兒的性別,紂王於是命人找來十多個即將臨盆的孕婦讓妲己一一辨別,然後剖開每個孕婦的肚子驗證,十多個孕婦與胎兒死於非命;慫恿紂王殺死忠臣比干之後,將其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心有七竅的說法;等等。總而言之,妲己是一個惡貫滿盈的蛇蠍美人。

孔子的高足子貢曾經說過一句有替商紂王鳴不平意味的話:「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論語·子張》)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商紂王並沒有人們說的那麼壞。其實,不光是紂王,妲己也沒有人們說的那麼壞。

顯然,妲己是被後代的歷史講述者(包括正史正說者和野史戲說者)妖魔化了。換言之,妲己的那些罪行,大多都是後人加工、演義乃至杜撰出來的。

早期的歷史文獻中,妲己並沒有那麼多的罪行。《尚書·牧誓》中武王伐紂時列舉的紂王罪行中關於妲己的,只有「惟婦言是用」一句;《國語·晉語》說到妲己的也只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一句;《呂氏春秋·先識》關於妲己的文字多一些,也不過是「商王大亂,沉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

其實,在商朝,帝王「惟婦言是用」、寵愛乃至敬重婦人,根本不是什麼新聞。有學者指出,「惟婦言是用」並不僅僅是紂王的個人行為,而是殷商時期的一種社會現象,是殷商社會普遍存在崇女觀念的反映。殷商的崇女觀念,體現在政治、軍事、祭祀、農業等各個方面。從甲骨文的記載看,殷商時期有如下一些跟周代以降明顯不同的現象:上層婦女有自己的領地,有事的時候到首都朝見國王,沒事的時候就住在自己的領地,很像後來分封各地的諸侯;上層婦女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她們從事農業生產,因而有義務向商王進貢,進貢的物品有豬等家畜、甲骨、貝類等;有領地、有經濟地位的女性,自然也有相應的政治地位。當時國家大事有兩件,一是祭祀,二是戰爭。甲骨文中,婦女主持祭祀、率軍作戰的記載,都有不少。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她不但主持過各種祭祀活動,還曾多次率軍,先後出征羌方、土方、巴方等部落,立下赫赫戰功。考證起來,殷商時期的崇女觀念,可能是母系社會制度的遺風

只不過,紂王的寵愛、信任妲己,並沒有取得乃祖武丁寵愛、信任婦好那樣的理想效果,如此而已。都是寵愛、信任婦女,但是效果與結局截然不同,這跟妲己與婦好在政治修養、行政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有關,跟是否「惟婦言是用」關係不大。

可見,妲己的被妖魔化,根源於商、周婦女觀的不同,商朝有女尊男卑觀念,周朝以降沒有這種觀念——已經轉變為男尊女卑的觀念。

當然,妲己的被妖魔化,還跟評價歷史人物時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祖傳規則和西人揭示的「馬太效應」有關。

妲己被妖魔化的時間,從子貢的感慨看,顯然很早。子貢是春秋時期人,據此可以斷言,早在春秋時期,紂王已經是臭名昭著的大壞蛋,妲己已經是蛇蠍心腸的狐狸精了。

妲己的被妖魔化,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全相平話五種》中的《全相武王伐紂平話》和《封神榜》。實際上,司馬遷的《史記》已經把妲己寫得很不堪了。司馬遷雖然沒有直接說妲己有本文開頭所列舉的那些罪行,但是,他在《殷本紀》中,緊接著「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之後,就來了一個要命的關聯詞「於是」。不用說,這「於是」後邊的罪行,都是紂王在落實「妲己之言」的行動。那麼,「於是」後邊有哪些罪行呢?請看:

…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巨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就是說,司馬遷含糊其辭地就把這些奢侈荒淫的行為,都歸到了妲己的名下。以司馬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造詣兼文學修養,妲己要想不成為千秋萬代紅顏禍水的傑出典型,那是不可能的。

妲己形象,之所以在歷史長河中越傳越壞,我認為跟我們中國人如下獨特的歷史觀、文學觀有直接關係:一個王朝尤其是歷時較為長久的王朝的末代皇帝,必定是個大壞蛋,這個大壞蛋的背後,必定有一個美人,這個美人必定是驕奢淫逸、滿肚子壞水的邪惡女人。其間似乎有如下的邏輯: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邪惡女人,男人就不會變成壞蛋,王朝就會永固,歷史故事就會枯燥乏味,沒有吸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樂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難怪商朝會滅亡!把嬪妃當場刨開肚子脫去衣服只為妲己一笑?

TAG:樂樂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