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能做CT?故宮文物醫院的「好幫手」能做到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曾火爆網路,讓不少觀眾對文物修復這項頗為神秘的工作心馳神往。據《廣州日報》報道,為更好地向公眾展示和宣傳文物保護與修復技藝,故宮文物醫院於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向社會公眾開放,觀眾可以近距離地觀看文物修復工作。
除了可以近距離地觀看到文物修復工作外,在文物醫院裡有一台儀器格外受到大家的關注,它就是為文物做體檢的CT機。這是一台什麼樣的機器呢?它又是如何幫助專家們進行文物修復的呢?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這是用於文物修復最大的CT機,有了它,故宮的每一件文物都將有自己的病例檔案。」單霽翔介紹,之前在有文物出現修復需求時,一般由文物保管部門直接轉交到文物科技部門,然後指派到權威修復人員手中,由專家憑經驗進行修復。有了CT機之後,專家就可以先對文物進行一個全身檢測、掃描,獲取疊加在它身上的歷史信息,然後再「對症下藥」,確定治療方案。
故宮文保科技部工作人員雷勇在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介紹,如果醫用CT機一次能拍10張片子,這台就能照100張。通過不同角度以無損方式拍出器物內部構造和傷況,再通過數學建模重構的方式把被拍攝物體重建成三維模型,就能給出不同斷面的信息。通過這種(CT)無損的方式,還能夠準確地給出文物內部的結構和傷況,就相當於文物醫生有一雙透視的眼睛,看到裡面哪些地方是有腐朽或者斷裂的,這對於文物醫院的修復工作無異於如虎添翼。(吳欣志)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卜勇: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學士、中國科學院認知科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後。目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環保、水利、節能、氣象、人工智慧、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等。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太空中的「中國星」:超200顆在軌 達世界先進水平
※水這種液體的奇異特性,或許是生命存在的關鍵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