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為了超過同學,要求報奧數班,我該答應嗎?
小拍的堂妹端午假期來我家玩,有段時間沒見,小姑娘似乎長大了許多。
她媽媽卻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問我,唉,小莉,你說小孩太爭強好勝要怎麼辦?
我有點意外,印象中堂妹不是這種性格呀。
她媽媽眉頭緊鎖:「你知道的,那時候迫於無奈,讓她去讀寄宿小學,現在才小學二年級,就吵著要報奧數班,說因為有個同學把題做出來了,她沒有,就很生氣,說也要參加奧數班,這樣就能超過別人。」
我噗嗤一下笑出聲,這小女孩也太可愛了,看著一臉愁容的孩子媽,我實在很難一本正經去勸慰什麼。
結果孩子媽眉頭皺得更緊,著急地說:「你看你也是這種反應,我在我辦公室一說這事兒,我同事也笑我,說我有這麼上進的女兒,應該燒高香了,叫我別矯情。」
「那你是在擔心孩子的好勝心太強了?」我不解地問。
「對對對,什麼都要跟別人比,我安慰她,這麼小不用學奧數,好好學好學校的知識就很不錯了,但是她不聽,發脾氣,非要學,就沒見過這麼要強的孩子!」
聽她這麼說以後,我似乎有點理解了,這位媽媽大概是害怕,孩子鑽進凡事都愛跟人比的牛角尖里,比不過就接受不了。
現在這個社會,凡事都鼓勵競爭,堂妹的寄宿學校,大概也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環境,才讓可愛得像小白兔一樣的女孩,變得像獅子一樣這麼有「斗」性了吧。
這樣的孩子,的確容易變得只關心「我和別人比是什麼樣子」,從不關注自己的能力本來是什麼樣子,而在競爭中迷失了自己。
1
淡化不必要的競爭
以前也遇到過好幾個媽媽,和我探討孩子的好勝心太強的問題。有的可能是天性就好強,再加上後天環境的影響,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特別是二胎家庭,兩個娃的年齡間隔不是很大,大人就時常會說:
「你們倆比一比誰吃飯吃得快?」
「比一比誰畫畫畫得好?」
「比一比誰考得分數高?」
……
無時不刻的競爭,讓孩子永遠都在與人比賽。就像一根拉緊的皮筋,很少有鬆弛的時候,最後反而失去了彈性。
如果說學校的競爭環境,我們無法改變,那我們的家,我更希望它是一個平和寬鬆溫暖的港灣,讓我的孩子能夠靜心停泊。
想起來,寧寧吃飯的時候,阿姨有一次也忍不住在旁邊說,你看姐姐吃得多快,我們超過姐姐好不好?
我在旁邊連忙補上了一句:「沒關係哈,吃飯不是比賽,吃飯是讓我們有力氣長大,只要一口一口吃飽了,就可以下餐椅了。」
寧寧朝我傻笑了一下點點頭,又張開小嘴,送了一大勺進嘴裡。
我問堂妹的媽媽:「你是不是也喜歡拿女兒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呢?這種比較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哦。」
堂妹媽媽大叫起來:「那真是冤枉,我從來沒有,她周一到周五都在學校,只有周末才回家。他們學校是很重視分數啊,排名的。」
唉,我忍不住嘆了口氣,有個朋友前段時間移民去了加拿大,臨走前就和我說,國內沒什麼不好,就是孩子越在名校,競爭越激烈,那些排名在後面的孩子,基本就被毀了。
2
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
是啊,面對這種免不了的激烈競爭,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把自我評價,放在了和同學的比較之上——我比過了同學,我就是最棒的,我比不過同學,我就是沒用的人……
她的學習驅動力,就變得只是為了超過某個同學。如果怎麼都超不過,孩子的學習之路從此要跪著走么。
做題、考試、分數、排名……這些都是學習最表層次的指標,我常常會努力去看指標下埋著的深層冰山。
孩子是怎麼學習和思考的,她的學習狀態如何,她通常會被什麼難題難住,她各科的優勢和短板在哪兒……
當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以後,和同學的比較,就可以把視角從人,轉到具體的行為和方法上。
小拍有個玩得特別好的同學,兩人形影不離,像雙胞胎似的。這個同學在班上的成績也數一數二,尤其是英語,常常考全班第一。
我有時候想,小拍會不會因為自己考不過這個好閨蜜,而沮喪或鬱悶呢?留心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小拍竟然完全不會。
記得有一天,她的同學說,我們以後一起玩的時候,就說英語吧。平時不怎麼愛開口說英語的小拍,(為了友誼吧)點頭答應了。
有了同伴潛移默化的影響,小拍的英語說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她都還沒來得及嫉妒同學,自己就已經在不斷進步。
競爭雖然能夠激勵孩子前進,但只有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競爭,才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邁。
《少年說》里那個在台上哭泣的女孩,被媽媽打擊「考什麼都比不過學霸閨蜜」(想複習地請戳《看個真人秀氣得我吐血》),而那位學霸閨蜜上台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
「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我們自己。」
看得出來,這位學霸女孩的學習境界,早已不是考全X第一那麼狹隘。
知識的海洋如此遼闊,它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探尋,去拓疆,去不斷突破自己,去做終身的學習者。
3
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如果堂妹在和同學的比較中,發現自己的確因為缺失了奧數思維,而出現了能力短板,很多題都不會做,加上自己又對奧數充滿興趣,那報奧數班提升自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若只是把超過同學作為唯一的目標,去上奧數,有很大概率是——上了課也超不過,還恨死了奧數。
爭強好勝的孩子,通常情緒波動也特別大。考得好的時候,恨不得上天騰雲駕霧,考得差的時候,就哭天搶地像下了十八層地獄。
他們缺一顆平常心的鍛造,而這個鍛造的前提,是先把看待競爭的視角,從結果導向,轉為重視過程。
之前我轉載過一個媽媽的投稿(想複習的請戳《輸不起的孩子》),她的兒子下圍棋輸了就發脾氣,一哭二鬧三摔棋,三部曲一步也少不了,她特意下功夫研究了一番「成長型思維」,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以前小拍喜歡和我們打鬥地主,但如果把她打輸了,也是氣嘟嘟地把牌一甩,就嚷著「我不玩了」!
我打鬥地主本來都是憑直覺,好像沒什麼技巧,但為了讓她能看淡輸贏,重視打牌的過程,我還像模像樣總結了幾個技巧給她。
後來打得多了,她的牌技有點進步,有贏也有輸,漸漸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看起來是一個孩子成熟的表現,其實也少不了思維方式轉變的功勞。
就像現在世界盃正打得火熱,偽球迷一定要看直播,對1:0還是3:3的結果特別看重。
但真正懂球的球迷,即便知道了結果,也能看得了錄播,因為他們更看重球隊的打法和配合,球員的技術狀態,整個過程的所有細節。
父母,就是幫孩子從「偽球迷」蛻變成「真球迷」的教練,撥開雲霧,讓孩子體會別有洞天。
文章寫到這裡本來要結束了,卻無意間發現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就在今年6月初,山東淄博的一個14歲初三學生,殘忍殺害了他的同學。
就因為這個同學長期考第一,而兇手只能考第二。
「殺掉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
這種極端案例,我不想過度渲染,但孩子在競爭中的心態,「成長型思維模式」是我們能送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
來源 | 愛讀童書的媽媽小莉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一個人帶娃の拉屎攻略(慎點,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漫畫)
※在商學院工作十餘年後,我總結了三條育兒原則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