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Nature推翻舊論:胰腺癌患者日益消瘦,另有原因……

Nature推翻舊論:胰腺癌患者日益消瘦,另有原因……

Nature推翻舊論:胰腺癌患者日益消瘦,另有原因……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235-7

來自於MIT、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以小鼠為模型發現,消瘦是因為原本負責促進食物消化的胰腺酶減少了。當研究人員利用替代酶治療這類小鼠時,他們意外發現,雖然這些小鼠體重增加了,但是壽命並沒有比未接受治療的患癌小鼠長。

飢餓模式

早在2014年,文章作者、MIT的生物學副教授Matt Vander Heiden和團隊就已發現,胰腺癌患者的肌肉會發生衰退,而且比其他病症出現的時間要早得多。

科學家們對這種組織衰退發生的原因一直沒有定論,其中有一種假說認為,胰腺腫瘤過度表達某種信號因子,例如激素,它會在血液中循環,促進肌肉、脂肪的分解。

然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相反,他們發現,即便是非常微小的早期胰腺腫瘤也會破壞關鍵消化酶的表達。對於患有早期胰腺癌的小鼠而言,即便吃的食物與正常小鼠一樣多,它們也會因為無法消化所有的食物而進入飢餓模式,從而身體會開始分解其他組織,特別是脂肪。

科學家們發現,當他們將胰腺腫瘤細胞植入身體其他部位,小鼠體重不會減輕。這表明,胰腺腫瘤細胞並沒有過度表達循環於血液的「減肥因子」。只有位於胰腺組織,癌變細胞才會引發體重的下降。

Nature推翻舊論:胰腺癌患者日益消瘦,另有原因……

ISTOCK, DR_MICROBE

消瘦與生存率無關?

逆轉這一「飢餓模式」是否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研究團隊希望找到答案,他們通過補充替代酶扭轉了患癌小鼠的體重下降的趨勢,但是,這些小鼠的壽命卻沒有延長。

這一結果讓研究團隊很驚訝,但是它與限制熱量能夠降低癌症和其他疾病風險的小鼠研究一致。

Vander Heiden進一步解釋:「事實證明,這種組織衰退機制實際上可能發揮著保護作用,至少小鼠試驗是這樣的,與限制卡路里保護小鼠健康是一樣的。」

仍待臨床研究

這一系列動物試驗促使研究團隊挖掘體重減輕與人類癌症患者生存之間的關聯。他們分析了782個癌症患者的血液樣本和病例數據,結果並沒有找到組織衰退和存活之間的聯繫。但這一發現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讓患者放心:體重下降並不意味著病情加重。

「有時候,患者對消瘦毫無辦法。現在,這一新研究可能意味著,僅僅因為吃得少,體重下降,並不一定就是活不長久。」 Vander Heiden解釋道。

Vander Heiden強調:「這項研究局限於動物試驗,還需要投入更多的臨床試驗進行驗證,以確定他們在小鼠身上發現的機制是否同樣適用於人類癌症患者。」而且,鑒於胰腺腫瘤的特殊性,它可能與其他類型的癌症以及艾滋病等引發的組織消耗機制不同。

另一篇研究:胰腺細胞尺寸與壽命長短呈負相關

Nature推翻舊論:胰腺癌患者日益消瘦,另有原因……

DOI: https://doi.org/10.1016/j.devcel.2018.05.024

6月18日,《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新發表一項研究揭示了胰腺細胞的又一特殊性:哺乳動物的胰腺細胞大小與壽命有關。

來自於以色列-加拿大醫學研究所、希伯來大學Hadassah醫學院的發育生物學家Yuval Dor和團隊以小鼠為模型發現,相比於成年小鼠,他們需要更高的放大率觀察幼鼠的胰腺細胞,這意味著,這些細胞的體積在增大。

這與人類不同——出生後,人胰腺細胞大小沒有變化,但是數量在增加。這表明,成年細胞的尺寸相對較小,並不比嬰兒的胰腺細胞大。

Nature推翻舊論:胰腺癌患者日益消瘦,另有原因……

圖片來源:Developmental Cell

這些差異讓Yuval Dor團隊分析了24種不同哺乳動物的成熟胰腺組織。他們發現,較大的胰腺細胞與更短的壽命有關,而較小的細胞則與更長的壽命有關。舉例來說,小鼠的胰腺細胞更大,壽命一般只有3年,而同樣大小(身體)的果蝠、裸鼴鼠的胰腺細胞更小,壽命分別達到25歲和30歲。

「我們尚未找到原因。」 Yuval Dor表示道,但是他們推測,相比於複製, 細胞生長可能更會促進小鼠提前進入繁殖期,而代價就是加快衰老。

責編:悠然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基因到底有多少個?近20年學界「大爭議」帶來最新結論|Nature
CDMO「新秀」再次詮釋蘇橋速度,助力「好鄰居」研發ADC藥物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