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導演的引路者論壇舉行,發布「導火線」計劃
6月19日上午,由烹小鮮聯盟、導演幫承辦,安吉力諾影視聯合舉辦的以「問道先師:青年導演的引路者」為主題的2018上海國際電影節分享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正式舉行。此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圓桌討論、「導火線」計劃發布以及「」導火線「計劃青年導演頒獎揭幕。
圓桌討論,真知灼見
在活動論壇環節,幾位大咖嘉賓就如何挖掘新人導演,在挖掘之後如何更好的為青年導演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等話題展開討論,並且以現在市面上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開展,來深入探討現在的各大扶持機構到底在青年導演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並是否能夠有效的被青年導演所接受。現場嘉賓就「引」「路」「者」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在「引」這個環節,資深監製導演文雋跟大家分享了現在香港的一些比較有名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在這些扶持計劃里可以有一些青年導演用有限的成本撬動比較大的資源來完成一部作品,但是真正可以脫穎而出的還是那些有水平有真正才華的年輕人。
張楊告訴大家20年前自己遞劇本無門的境地,那時候電影的門檻是非常高的,而現在有著很多平台和機構,雖然可能300個項目裡面30個被挑選出來,仍然比那個年代的機會要大,其實現在真的是青年導演的黃金時代。張楊導演希望青年導演都要在製片上有一定的概念,這樣才能從預算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電影有一個更好的把控。並且張楊導演也表示:「如果我真做監製,我是一直要投入的,我是真的要幫到具體的工作,而不是掛個名的概念。」
在「引」這個環節,劉開珞作為平台方也跟我們分享了一些跟青年導演合作的經驗,在操作一個項目時,青年導演未必是他的第一選擇,但是他鼓勵青年導演發揮自己的特長,對於青年導演,尤其是第一部長片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第一部片掙不掙錢不是那麼重要,但是把自己最長的特色表現出來,被後面的投資者、好的監製和製作公司的發現可能未來的路走得更順暢。在資金層面的問題,這個是所有的新老導演都會遇到的問題,有時候小成本的電影對資方來講更安全放心,所以放給導演的自由度也就更大。
而First創始人宋文先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中國新一代的導演的作品參與世界範圍內話語權的爭奪,宋文說這個世界最不可理解的是這個世界是可理解的。
內地知名女演員顏丙燕在和青年導演合作的過程中,是看片子、看角色。不管導演多有名,盤子多大,她比較看重劇本。顏丙燕本人比較喜歡文藝片,青年導演做文藝片的勁頭比較足,有時候是憑藉著自己的一腔熱情,其實本質上是缺乏經驗的,她建議年輕導演在第一部、第二部之初做自己年齡範圍和經驗之內的題材。李睿珺導演作為一個成長起來的青年導演,在經過五部作品的打磨之後,他認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條件下,青年導演應該充分的挖掘自己不同階段的潛力,比如在有了資金之後,在工業化上的一些嘗試來一步步突破自我。
在「路」這一環節,大咖們共同探討了青年導演的扶持和操作,談論了青年導演如何權衡電影的商業性和作者性。導演文雋說到香港青年導演怕賠錢比較不敢嘗試文藝電影,並且他認為導演在拍小成本電影和大成本電影上都應該對預算的態度是一致的,要學會控制預算,其實導演可以從小片開始拍,對自己進行一個磨練之後再去嘗試更大的創作。
文雋還希望青年導演可以好好打磨自己的劇本,用好的故事去撬動好的演員資源助力自己有更好的作品產出。張楊導演則給了青年導演如何小成本拍攝具有獨立性電影的建議,有時候只有簡單的配置和設備還有團隊,反而能獲得拍攝電影的自由,有一些青年導演從短片開始做,慢慢的做起來做成熟,是金子總會發光。
First的宋文說影展有點像做平衡木,影展是支架,希望作品和資本之間有一個平衡木,支架不能太左太右,支架要做的是說一句公道話,在資本的逐利性更強的時候,我們把支架移一移,等作者太奔放、自由時,我們也要站在資本的角度再過來一下。
劉開珞提到阿里A計劃時說,青年導演最重要的是前期的選擇和資本的打動。有些個別導演的項目很好,也有很高的成本,但是更多的年輕導演的作品適合在中小成本,讓投資方覺得更安全的狀態,適合的項目和導演的適合的狀態,平台就會心甘情願投。
顏丙燕希望導演們即便是有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和平台的支持,在這種條件下還是應該不忘初心,抵抗誘惑。
李睿珺導演認為做導演首先要會寫劇本,也要學會控制預算,其次是作為年輕導演不要什麼都想要,尤其是平衡商業和藝術這非常難,這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人才可以達到的,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認為電影的好壞跟錢沒有任何關係,有時候辦法限制了你的工業感,但是它恰恰給了你新的藝術上的創新性。當你有錢時,會按照思維的貫式實現你的想法,你會很少去想還有沒有可能性,錢越少,思維越大。
在最後「者」的環節,大咖嘉賓們討論了在青年導演的培養中,這些機構和平台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會更好。
文雋導演覺得有些成熟的老導演給新導演做監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也是可以真正幫助的青年導演的。
張楊導演認為老導演給青年導演做監製,是幫助他們實際地工作,實操性的工作,幫助他們沒有經驗的弱的部分你去補強,然後充分發揮他們自己比較強的方面。
劉開珞在資本對創作的干預方面,認為只要是風險可承受,就是良性的。宋文認為扶持本來就是自上而下的,他不認同扶持這個說法,認為平等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覺得應該是一種找夥伴的心態。
顏丙燕認為作為演員來說,跟青年導演是合作,是陪伴,她本人是個熱情的人,而且她認為年輕導演可以給她很多啟發和感受,這是一種相互的關係,是一種陪伴。
「導火線」計劃——彌補青年導演成長之路的缺失
導演幫2014年成立,經過4年運營經歷,積攢了近30萬新生代導演關注,烹小鮮媒體矩陣覆蓋1.2億用戶,已經形成一股巨大的勢能,幾年來,我們通過採訪報道與眾多大咖導演建立聯繫,又將這種聯結回饋給青年導演,對於青年導演的關注我們也是從未缺失。
「導火線」計劃作為青年導演成長之路的補充,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設立新制、發現新導演、提供新機會。活動當天,烹小鮮聯盟首席運營官李喬從四個方面對導火線計划進行了深刻的闡述:
點燃——尋找新星,點燃微光:實施百位新星上牆、新新導演手冊、導火線創投館等動作,發現和挖掘更多潛力導演;
助力——通過開展大師公開課、技能躍升班、導演練習生,助力青年導演成長,幫助他們打好根基;
導火——鏈接青年導演和扶持機構,為機構提供全程的媒體報道,開通報名渠道,並系統地將各個扶持計劃的匹配需求做規劃整理。目前已達成深度合作的有FIRST青年影展、吳天明青年電影基金會、HISFF華時代短片影展,爭氣機計劃、72變壞猴子計劃等青年導演扶持機構。「導火線」計劃作為青年導演和相關扶持機構的鏈接者,將始終牽引雙方,讓青年導演從星星之火引向燎原。
引爆——助力新銳導演作品宣發,依託烹小鮮聯盟旗下鮮映平台,做百城放映和高校放映聯盟放映,助力電影初上時的口碑發酵;聚合烹小鮮媒體矩陣提供口碑傳播,並為優秀電影打CALL;
發現-培育-輸出-傳播,「導火線」計劃就這樣鋪出了一條完整的青年導演成長之路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