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去感受詩佛王維的佛系人生
慢慢的「佛系少年」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簡單來說就是一切隨緣該來的終會來的這種思想,其實這並沒有錯,只是現在一些人把佛系慢慢變成了一種懶慢的借口,把一切自己的懶慢都推給了「緣」這個字。
其實許多文人墨客中也是有很多是信佛的,甚至可能本身就是佛教徒,例如弘一法師,賈島都是佛教徒,而王維更是有著詩佛之稱!今天我們見去感受下詩佛的佛系人生。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眾所周知王維中年信佛,詩中多有禪意,。這詩題曰「秋夜獨坐」,就象僧徒坐禪。而詩中寫時邁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虛妄,悟佛義根本,是詩人現身說法的禪意哲理之作,情理都無可取,但在藝術表現上較為真切細微,傳神如化,歷來受到讚賞。
首先我們先看看頷聯,頷聯常常會被作為詩詞鑒賞的示範性題目。簡單是詩眼解析我們就不說了,說點別的。
詩人將生命體現在了山果草蟲上,凄涼則是在靜悄悄夜裡的雨聲中。詩人碰到這樣的景象,以詩人的思想境界他感覺到的會是什麼呢,是一份靜謐還是一份自然。這裡並沒有寫出來回或許正應了那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有時候說不說有比說好,好在哪呢?
好就好在,他只把一種外景擺在逼得眼前,讓你自己去領略, 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與富裕詩的無限可能性。
我們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難免會去問此景作者心中的想的是什麼呢?自己又感受到;了什麼樣的含義呢,而這種就叫做鑒賞,就像品茶一樣,每個人都會品出不一樣的味道。這也就是詩詞本身的魅力所在。
我們或許看遍世界,不但沒有悟甚至更多的是迷。在這個時候我們再去讀「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突然心就靜下來了,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那種浮躁彷彿瞬間消失,留下的只有那份靜謐,那份安詳還有那份自然。
卻不知為何,詩的尾聯卻轉為說教,與頷聯的那種自然形成了一種落差,在藝術渲染上也為及得上詩的前兩聯,屬於純粹的說教而已,不知道關於這一點大家有什麼關於自己的看法?
TAG:箋言詩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