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2月股災,預判這次暴跌的反彈時機和反彈主線
昨天跌的很慘,今天盤中創新低後快速回升,尤其是創業板。是不是到「技術底」了?跌的差不多該反彈了?
今天中午我在直播間聊了這個問題,隨著午後進一步回升,我現在想專門寫篇文章,和大夥仔細嘮嘮:這次暴跌何時可能見底反彈?反彈的主線最可能是誰?
離我們最近的上次暴跌,要屬2月份的股災了:從2月初開始加速下挫,到2月9日周五見底,2月12日周一開始反彈。
上午我前後對比了眼下這次暴跌與2月股災的異同,總結髮現有五點特徵可用來預判這次暴跌的後市變化,具體如下:
(1)2月股災在2月9日見底結束,當時幾大股指走勢最多只有5分鐘級別的底背離。說明只盯著指數底背離信號,是很難把握到那次見底反彈的。
今天中午幾大股指都出現了5分鐘級別的底背離信號,且僅僅只有5分鐘級別的底背離,情況與2月股災相似。
(2)創業板指數在2月7日提前於市場見底,2月8日逆市大漲,2月9日被市場拖累重新回落,但未創新低。說明在暴跌期間如出現一個大的群體突然止跌反漲,是暴跌即將結束的先兆。
今天雖然是創業板指數帶頭走強的,但並非像上次那樣獨自逆市,而是與其他股指一同回升,情況與2月股災有所不同。
(3)在2月7日前一直抗跌的上證50指數卻在2月7、8、9日三天跌幅慘重。說明暴跌中抗跌的品種並不一定安全,在即將見底的黎明前反倒是其最危險時刻。
(4)翻看2月12日開始反彈之前的熱點數據,我發現整個暴跌期間一直不缺乏熱點,但超級熱點數量直到2月12日才出現了持續增加,首次進入「++」階段,此前一直有增有減。說明要想搶反彈,等到超熱持續增加的「++」階段更好,看到新熱點就出手,很容易抄在半山腰上。
今天午後雖然市場有所回升,但沒有誕生新的超級熱點,超熱仍然處於「0」階段。後面需要先誕生新超熱,然後維持住並且持續增加新的超熱,才會進入類似於2月12日的「++」階段,如果以此為搶反彈的出手條件,現在還有點早。
(5)2月股災在2月9日見底,2月12日開始反彈,當時美股也與A股節奏一致,同步出現了見底反彈。也就是說,當時美股的見底反彈也對A股起到了助力作用。與之相比,這次暴跌與美股節奏完全不同,意味著A股這次要想見底反彈,難再獲得上次的美股助力。
不過仔細翻看2月股災時的走勢,A股由於時差原因,見底和反彈的時間都比美股提前了半天左右。說明A股當時能結束暴跌更多緣於自身,也說明總結2月股災特徵對預判這次暴跌走勢是有參考價值的。
通過對比這次暴跌與2月股災的異同,我發現支持今天就此見底反彈的理由並不充分,若此時反彈,基礎不牢,很容易曇花一現。等到上面五點特徵大部分都出現之後,或許才是有質量反彈的合適時機。
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後市一旦反彈,主線最可能是誰?
同樣還是對比2月股災。毫無疑問,2月股災後反彈的主線就是創業板,翻看我們當時記錄的熱點數據,反彈過程中的諸多熱點比如晶元、5G、互聯網金融等等都是具有明顯創業板屬性的板塊。
那麼這次一旦反彈,會不會還是創業板擔當主線呢?今天可就是創業板帶頭探底回升的啊。
我覺得不像。因為創業板在這兩個時段所處的狀態極為不同:
2月股災以前,創業板積弱已久,在股災臨近時反倒出現了由弱轉強的跡象,在股災後半段更是明顯顯現出了由弱轉強的局面,比如2月7日提前見底,2月8日獨自逆市大漲;而這次暴跌以前,創業板一直強於其他群體,直到暴跌臨近時才逐漸由強轉弱,比如從5月23日開始的持續加速下挫。
一個是由弱轉強,一個是由強轉弱,後勁是完全不同的。
與之對比,我覺得現在的上證50更像是2月股災時期的創業板,據此判斷,如後市反彈,上證50屬性強的板塊更有可能成為後市反彈的主線。
上證50這個群體主要由白馬股和大周期股組成,白馬股屬於抗跌股,不在討論之列,大周期股包括鋼鐵、煤炭、房地產、銀行、券商、原油等等。
鋼鐵股在這次暴跌初期就逐漸在由弱轉強,今天更是差一點成為超級熱點,與2月股災末期的創業板極為相似。
端午節前鋼鐵股剛啟動時,我在直播間分享了機構研報對鋼鐵股的分析,隨後也發在我的微博「談一會」上了,具體如下:
周期股中為何領漲的是鋼鐵股?我在研報中看到國信證券研報的分析結論,說的有道理,研報認為:以往鋼價上行期間,鋼鐵企業會爭先恐後的擴大產能,因為你不擴產能,別人擴產能使勁賣,你在競爭中就處於劣勢了。而產能擴張之後鋼鐵供給增加,鋼價自然下跌,最終大家又變得都不賺錢了。這就是過去多年鋼鐵行業盈利難以持續的原因。而現在,因為有了環保限產,即便鋼價在漲,鋼鐵企業也不能擴張產能,反而保持住了鋼價高位穩定運行不回落,反而令各家鋼廠盈利持續穩定了。在眾多周期行業中,上述狀況在鋼鐵行業最為突出,因而得到了資金的重點關注。
這樣看來,煤炭等周期股也具備同樣的邏輯,這意味著鋼鐵股的行情一旦延續,很容易向其他周期股分支擴散,由點及面,連成一片,最終成為反彈的主線。
以上是我對後市反彈時點和反彈主線的分析思考,後面我會帶著小夥伴順著這條思路密切跟蹤盤面,發現什麼情況爭取在直播間、微博和公眾號文章全方位分享給大家!
TAG:事件驅動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