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往事:永豐艦事件

民國往事:永豐艦事件

原標題:民國往事:永豐艦事件



甲午海戰大敗後,苟延殘喘的清政府為挽救日漸崩塌的滿清帝國大廈於1910年在日本三菱長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訂購了兩艘戰艦來鞏固其領海的防禦。一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清廷垮台。1913年,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接管了剛剛交工下水的這兩艘軍艦,分別命名為「永豐」和「永翔」。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武昌打響辛亥革命的第一槍,隨即辛亥革命爆發,中國結束了兩千多年以來的封建王朝帝制,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為信守諾言,袁世凱在勸說清皇室與清帝讓賢退位後孫中山也讓出了總統給袁世凱。袁世凱上台後逐漸與民主革命以及三民主義的初衷漸行漸遠,並置《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不顧,倒行逆施的登基稱帝。於是,孫中山先生堅持不懈地在南方組織和率領革命志士們發起「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等討伐袁逆的革命實踐行動,旨在回到民國剛剛建立時那個衝破了封建制度束縛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民主政權制度。


1917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聯合西南地方實力派軍閥發起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反對獨裁的「護髮運動」(也稱「護髮戰爭」)。時任北洋政府海軍總長程光潛因支持被驅逐的大總統黎元洪,反對國務總理段祺瑞,同時更反對張勳復辟而率部起義投奔南方革命政權,永豐艦就這樣從上海駛入廣州,與孫中山先生一同「護法」。最終,因軍事實力差距和西南實力派軍閥為爭奪地盤而背信棄義,「護法運動」在1918年5月以失敗告終。誓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孫中山先生只得謀求再一次的革命……


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經「非常國會」推舉出任「非常大總統」,此時的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與「中華革命黨」經改組已成為「中國國民黨」,在共產國際的協助下孫中山先生聯合盤踞在廣東的粵軍準備「北伐」與「護法」。而在之後成為國民黨另一位最重要人物的寧波人蔣介石因當時在粵軍不受歡迎被排擠索性自行脫離軍隊前往上海,在「遠東金融中心」蔣介石一道與國民黨另外幾位元老張靜江、戴季陶和陳果夫當起了股票經紀人,為孫中山先生在南方的革命賺取經費。


1922年,孫中山先生與此前已經合作的軍事夥伴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因為在出兵「北伐」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4月,陳炯明被孫中山先生一次性免掉了廣東省省長、粵軍總司令與內務部總長這三個職務。

1922年6月16日凌晨,氣急敗壞的陳炯明命令部下包圍並炮轟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辦公地總統府和居住地越秀樓(史稱「六·一六兵變」)。情急之下,孫中山先生化妝成一名西醫大夫攜夫人宋慶齡女士從「陳家軍」的眼皮子底下逃脫。之後的17日在,「永豐艦」艦長馮肇憲的掩護下登上艦艇化險為夷。



登上「永豐艦」後,孫中山先生急電蔣介石來粵,蔣介石便星夜兼程的奔赴廣州。到達廣州以後蔣介石便登上了「永豐艦」,在艦上與孫中山先生風雨同舟。從1922年6月17日至8月9日,共五十五天時間裡,「永豐艦」全體官兵在孫中山先生與馮肇憲艦長的率領與指揮下,多次與岸上的陳逆叛軍對峙激戰。在蔣介石抵穗登艦後的四十幾天時間裡,他奮不顧身的保衛著孫中山夫婦並照料他們的飲食起居,也就是在這四十多天的時間裡蔣介石更進一步深得孫中山先生的信任與賞識,從此也一舉奠定了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


最終在1922年8月9日,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離艦,經轉道香港後在上海登陸,登陸後孫中山先生組織力量對粵軍兵變進行平叛。同時,孫中山先生與蘇聯和中國共產黨開始磋商並宣布「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1月,在蘇聯人的幫助和支持下,桂、滇、粵三方面軍隊組成「討賊軍」一鼓作氣將陳炯明逐出廣東。1925年,再次失勢的陳炯明旅居香港。1933年9月22日,陳炯明病故於港。


「永豐艦事件」又一次深刻的使孫中山先生認識到中國的革命想要徹徹底底達到他所暢想的「三民主義」和「天下大同」還有很崎嶇的路要走,同時也再一次提醒先生想要取得革命成功必須要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現代化武裝力量。也就是在「永豐艦事件」發生後,孫中山先生下定決心要建立一所培養專業指揮作戰的軍事院校,兩年後「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別稱「黃埔軍校」)孕育而生,黃埔軍校也為日後國共兩黨培養了大量傑出的將領。而蔣介石也因為對這次兵變果斷應對、處置妥當、驍勇善戰而在國民黨內和孫中山先生心裡倍受好評,為其之後攀爬至權力頂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5年3月12日,壯志未酬的孫中山先生在北京因病逝世。為紀念孫先生,「永豐艦」被改名為「中山艦」。


2018.1.5


下次內容提示:


民國往事:黃埔軍校建校始末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晨品讀民國 的精彩文章: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