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延誤了突圍?皖南事變的前前後後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04期
作者|張雙智
原題《皖南事變前中共中央與項英的戰略分歧——從新發現的白艾筆記說起》(本文是節選)
圖為1939年,周恩來(右三)在皖南涇縣新四軍軍部和新四軍領導人葉挺(右一)等同志合影。
1939年3月,第二支隊副司令員粟裕參加了周恩來在雲嶺新四軍軍部主持召開的軍部負責人會議,討論新四軍發展的戰略方針,有關內容歷史上並無詳細記載。1978年,白艾協助粟裕撰寫戰爭回憶錄,記錄整理了粟裕口述的皖南事變回憶資料,標題為《皖南事變前,周恩來和項英、葉挺、陳毅、袁國平的對話》。對話詳細生動,是就新四軍發展戰略展開爭論的「現場」再現,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其核心內容是周恩來、陳毅、葉挺主張新四軍應該東進、北上,並儘快地大發展,批評項英一切服從統一戰線、株守皖南的錯誤想法。結合黨中央與項英的來往電文可知,項英即使沒有明確的「三山計劃」,也未能完全執行黨中央東進、北上的戰略方針,沒有認識到擴大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戰略意義,貽誤了新四軍軍部向敵後轉移發展的良機,應為皖南事變的發生承擔一定的責任。不過,項英雖然有錯,但與張國燾和王明不同,不應定性為路線錯誤。
筆者在整理新四軍史料時,發現一篇沒有披露的白艾筆記,標題為《皖南事變前,周恩來和項英、葉挺、陳毅、袁國平的對話》(以下簡稱「對話」),,記錄了周恩來與項英、葉挺、陳毅、袁國平關於新四軍發展戰略的談話,對於探討中共中央與項英在戰略方針上的分歧以及皖南事變的發生有重要參考價值。
《皖南事變前,周恩來和項英、葉挺、陳毅、袁國平的對話》全文如下:
周恩來同志到雲嶺村。葉挺說:「這裡就是雲嶺村,這裡只住軍法處和副官處。」指著村上的鳴鳳石說:「老鄉叫簸箕石。」袁國平說:「像個大簸箕,口向村裡。雲嶺村富商地主多,迷信說全靠大簸箕的風水好,向里扒。」周:「你們新四軍軍部的風水可不好,三面是國民黨的軍隊,住在國民黨的大簸箕里。」陳毅:「彈丸之地。」項英:「就這人家還不想給哩。」陳:「你這是江南特殊論,捆住自己的手腳,聽從國民黨的擺布。不欠閻王債,不怕鬼射門。胸無城府,以誠待人。一團、三團都給你調回去了,給個六團還扣下一個營[1],你這是執行中央方針?」項:「六團主要骨幹都給了。」陳:「好吧,葉飛去了,再加陶勇、王必成,我也能把這盤棋走活。」陳再跟他吵架。項:「從油山[2]吵起,見面就吵,每次來軍部,別處不睡,偏睡我這裡,跟我吵。」陳:「這個人,老保守,在油山,環境緊張,他把全部金子、銀洋捆在自己腰裡。我說,你分散分散吧,小心壞蛋看上你,謀財害命。他說,這是黨的財富!現在他又把上千幹部,延安來的、前方來的,捆在自己腰裡,進了他的教導大隊,就難出去啦!」項:「老實說,六團幹部給你,我還不放心,你老兄要他們鑽到蘇州、上海去打游擊,弄不好傾家蕩產啊!」陳:「周副主席、葉軍長做證人,我立下軍令狀,要是我殺進蘇州、上海去,打好了,你軍部就挪窩,到蘇南茅山來。」周:「這個問題上,我要同陳司令坐在一條板凳了。軍部到蘇南去,比住在國民黨的簸箕里自由。可以執行中央的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方針。」袁:「華北和華中不同,華中到處有國民黨正規軍,一發展就要摩擦。」陳:「蘇南冷欣、蘇北韓德勤兩個反共頑固,我們和他們摩擦不少。」項:「他就愛捅蔣介石的馬蜂窩。同志哥,不要捅垮了統一戰線啰!」陳;「我在蘇南捅了八個月的馬蜂窩,統戰牢固的很。我穿的軍裝,布比你身上的好看。我送來的稅款收到?有不少是蔣介石七大姑八大姨送的。項英同志,你準備什麼時候大發展?」項:「等日寇打通浙干(贛——筆者注)線,國民黨戰區撤退。」葉挺:「白等了一年,錯過了多少向敵後發展機會!」陳:「等待,這叫守株待兔,可別鬼子未等來,卻等來了一豺狼。」陳:「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不敢獨立自主,就是陳獨秀。」周:「列寧在兩個策略中指出;無產者必須掌握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權,我們要掌握抗日戰爭的領導權,就必須大發展。內戰時期,我們黨被困在山頭上,沒有成為全國範圍的大黨,沒有能和全國各革命階級廣泛合作,沒有直接領導他們。現在抗日形勢讓我下山了。毛由井岡山下來擴建江西蘇區,五次反圍剿提出打到浙東、安徽、江蘇一帶,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大發展成全國範圍的大黨,這是一個戰略任務。關係今後革命成敗,不能再搞佔山為王了,要放手發展。項英同志,你的做法很奇怪,一方面處處向國民黨讓步,把蔣的演講編進新四軍的政治教材,把黨領導的新四軍稱為統一戰線的軍隊;另一方面,對群眾,對朋友,卻縮手縮腳,不敢發動爭取。周子昆,你是葉軍長的老部下,只讓他和國民黨打交道,參謀處都不和他住一起,叫他指揮誰?[3]可黨中央尊重他,決定參加中央軍委新四軍分委會。希夷,敵人最怕我們黨的團結。抗日戰爭,蔣介石對紅軍的政策是借刀殺人。我們的方針是向日本收復失地,獨立發展。」
中央的五四指示,1940年5月4日,毛澤東起草指示,指出確定蘇南的陳傳達,皖南的項傳達全體幹部。「在一切敵後地區和戰爭的區域,應強調同一性,不應強調特殊性,各地區雖各有特殊性,但均有同一性,即均有敵人,均在抗戰,因此我們均發展,均應該發展。所謂發展,就是不受國民黨限制。在國民黨所能允許的範圍。」「不要別人委任,不要餉,獨立自主放手地擴大軍隊」,「堅決地建立根據地,在這種根據地上獨立自主地發動群眾,建立黨領導抗日權,向一切敵人佔領區域發展。」「西起南京,東至海邊,南至杭州,北至徐州,一年內擴大十萬人槍。」[4]陳給項的信:「建議軍部率皖南全部主力東進蘇南,我們全部挺進蘇北,和南下八路軍打成一片。第二步,軍部到蘇北建立鞏固的華中根據地,不是背靠國民黨,而是背靠八路軍,然後再南下浙江、江西、福建,則有恃無恐,若高屋建瓴,勢如破竹。」(此段文字不是對話——筆者注)
項:「什麼西起南京,南到杭州?那是蔣的老窩,去一、二個支隊猶可,軍部去,大鬧天宮,雞也飛了,蛋也打了。」葉:「你遲遲不向北發展,老讓我軍替國民黨守大門,討嘉獎。你原來一心想向南發展,到黃山、天目山、武夷山,打自己的天下,搞自己的山頭,建第二個延安。」葉:「子昆,你和北伐時的周營判若兩人啊!那時很勇敢,聽說你被王明路線嚇怕了,差點殺頭,給槍斃?以後寧可在政治上犯自由主義,不敢在組織上頂黨委書記。」
突圍至星潭只有敵兩個營,一個營被我打垮,營長身死,結果未按葉挺的指揮,延誤戰機。全軍覆沒。真實的歷史事件如何貫串虛構的人物故事?(此段是白艾的感慨而發——筆者注)
注釋
[1] 1938年12月,項英將一支隊第一團從蘇南調回皖南;三支隊第六團調蘇南,撥歸一支隊。1939年1月,二支隊第三團劃歸軍部。項英安排中央派來的上千個幹部、知識青年編入教導大隊,並沒有分入各支隊。
[2] 油山是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西北部的一座山,是項英、陳毅領導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的中心區域。
[3] 軍部作戰科參謀顏伏、葉超回憶,周恩來來雲嶺之前,參謀處是在項英住處羅里村大夫第(即項英的辦公室)。參見甘發俊:《雲嶺漫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135頁。
[4] 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寫給東南局的指示,題目是《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通稱「第二個五四指示」。《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橫排本,第711—716頁。
各位進群的讀者
請添加水煮君微信
※六朝古都南京,她才是中國南方的中心!
※一篇文章讀懂:中國古代官職的稱謂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