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趙佗生前曾交代後人一個重大秘密,欺瞞世人上千年,至今無人能破

趙佗生前曾交代後人一個重大秘密,欺瞞世人上千年,至今無人能破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恆山郡真定縣(今中國河北正定縣)人,原為秦朝將領。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

屠睢因為濫殺無辜,引起當地人的頑強反抗,被當地人殺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並和趙佗一起率領大軍平定越地,經過四年努力,公元前214年,嶺南總算順利地划進了大秦的版圖。

隨即秦王朝在番禺(今廣州)設南海郡治,以任囂為郡尉統管一郡的政治、軍事、監察,下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龍川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都極其重要,故委趙佗任龍川縣令。任囂死後,他的位置被趙佗接替了。

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執政期間,由於他一直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越民族的融合,並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趙佗憑藉著他的軍隊揚威於南越一帶,並通過財物賄賂的方式,使得閩越、西甌和駱越都紛紛歸屬南越,領地範圍擴張至頂峰。趙佗也開始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與漢朝對立起來。

公元前179年,呂后死後,漢文帝劉恆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趙佗先人的墓地,設置守墓人每年按時祭祀,並給趙佗的堂兄弟們賞賜了官職和財物。接著漢文帝在丞相陳平的推薦下,任命漢高祖時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陸賈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漢。

陸賈到了南越後,向趙佗曉以利害關係,趙佗再次被說服,決定去除帝號歸復漢朝,其與中央政權的關係又修好始昔,維護了嶺南的社會穩定。一直到漢景帝時代,趙佗都向漢朝稱臣,每年在春秋兩季派人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象諸侯王一樣接受漢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國內,趙佗仍然繼續用著皇帝的名號。

在當時,漢朝鞭長莫及,漢朝暫時無力南征,只能違心地承認南越這個小朝廷。但是,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南越國始終是漢朝統一嶺南的心腹大患。閱歷豐富的趙佗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漢越共處只是互相利用,總有一天會兵刃相見。而且,形勢發展是大漢王朝日益強盛,而南越王國則日益衰弱。所以,趙佗去世後,不可能將自己的陵墓造得非常宏偉巨大,目標顯著。

南越王深恐將來陵墓會被人盜掘甚至拋屍荒野,於是絞盡腦汁將自己的後事安排得非常縝密,墳墓藏得十分神秘。公元前137年(漢武帝建元四年)趙佗去世,享年一百餘歲,葬於番禺(今廣州)。嶺南地區瀕臨南海,都城番禺又是海內外土特產的集產地,珍寶無數。趙佗在世時,搜颳了許多奇珍異寶供自己享用,死後又帶入了陵墓。

據史料記載,趙佗生前曾交代他的後人一個秘密,那就是在他死後要多設疑冢,不能泄露他的葬身之地。趙佗死後,是由第二代南越王趙胡安排殯葬,到如今趙佗陵墓依舊能長期保存不留痕迹,第二代南越王趙胡確實費了不少心機。根據考古學家分析,雖然趙佗墓地是由他生前選定,但在實際的下葬中出現了不少假象和迷霧,令後人不知趙佗墓所在。

關於趙佗墓有大量的文獻記載:「佗死,營墓數處,及葬喪車從四門出,故不知墓之所在。惟葛蒲漳側,古馬知上有云:『山掩何年墓,川流幾代人』。遠同金騾裹,近似石麒麟。時莫解之,但疑其墓不遠。蔡如松云:『舊說即悟性寺也"。今蒲澗之南,枯家數千,人猶謂越王疑家。」(出自《蕃禺雜誌》)葛蒲澗在廣州白雲山,此記載把趙佗陵墓說成在白雲山上:「南越王趙佗,相傳葬廣州禺山,自雞籠崗北至天井,連山接嶺,皆稱佗墓。」

按古史記載,趙佗下葬時喪車四齣,以使人無法確定他墓葬的確切位置。多年來,對於他的墓葬大致有古番禺城的城西南、城西、城西北、城北、城東北等說法。所謂古番禺城,為三國時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所建,大致在今廣州越華路以南、文明路以北、倉邊路以西、吉祥路以東的地區。世人一直在苦苦尋找南越王趙佗之墓,但是由於他的後事安排的相當隱秘,所以他的墓葬一直沒有被後人找到。

趙佗臨死前交代給後人的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處理,古書記載也相當模糊,這個做法欺瞞了世人上千年,使人們至今也沒有找到趙佗墓的真正所在地。但是按漢代陵寢制度和南越合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風俗,考古人員因此推測,趙佗的陵墓就在廣州城附近,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越秀山下。事實究竟如此,這個仍然有待考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來歷史很好看 的精彩文章:

崇禎在南方有一支幾十萬的神秘大軍,為何崇禎至死也不願調其北上
史料發現虞舜死後數十年大禹才敢繼承帝位,那時他到底在忌憚什麼

TAG:原來歷史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