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倖存者偏差與技術創新

倖存者偏差與技術創新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二戰期間,英國曾進行了一項研究:在飛機的哪個部位裝上更厚的裝甲,可以提高防禦能力?後經研究得出:油箱恰恰是最需要增加裝甲的地方。在今天的文章中,郭朝暉老師結合這個例子生動地解釋了「倖存者偏差」,即人們的統計對象,往往來源於特定群體,從而造成認識的偏差。而在許多項目的轉化過程中,因這個概念發生錯誤的問題比比皆是。

國家的政策一直是強調要幫助技術人員進行成果轉化,但這往往是個偽問題:在市場環境下,投資人多而好的項目少。如果不是技術本身有問題,何來「最後一公里的困難」?真正的問題往往出現在「第一公里」的選題、定位,而「最後一公里」則是技術難以交差的表現。歸根結底,還是知識的來源不同。

二戰期間,為了減少戰機的損失,英國進行了一項研究:在飛機的哪個部位裝上更厚的裝甲,可以提高防禦能力?有人研究了那些受傷後飛回來的飛機,建議在彈孔密集的地方增加裝甲——因為這些地方更容易被打中。但有人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油箱下面沒有彈孔。後來他意識到:油箱下面沒有彈孔,是因為油箱中彈的飛機都墜毀了,是無法飛回來的。所以,油箱恰恰是最需要增加裝甲的地方。

這個例子生動地解釋了「倖存者偏差」:人們的統計對象,往往來源於特定群體,從而造成認識的偏差。因「倖存者偏差」發生錯誤的問題比比皆是。

有個段子說:小米手機取得巨大成功後,雷軍用調查小米手機的方法來設計小米電視,效果卻很不理想。雷軍百思不得其解。有人提醒他:小米手機的用戶,有多少家人家有客廳呢?這就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還有人說:看中央電視台的節目,感覺自己生活在共產主義;看微博上的帖子,卻感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剛上微博時也非常奇怪:怎麼突然冒出來這麼多同性戀和反對拆遷的人?後來意識到,這其實就是一種「倖存者偏差」:能上中央電視台的,往往側重「正能量」;而有怨言而無處發泄的人,往往跑到微博上去發帖了。「倖存者偏差」的存在,讓兩者都不是真實的世界。

對於真正的創新活動,成功率非常低。國外統計過,在技術成功的項目中,能夠取得商業成功的不到10%。這也導致了創新的研究者必須重視「倖存者偏差」。事實上,在技術創新領域,「倖存者偏差」隨處可見。

比如,領導要促進科技創新,就去調研校長、院士、專家、勞模等成功人士,問他們有什麼需求。事實上,一個人能成為成功人士,說明其外部環境是不錯的;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卻往往因為沒有話語權,而在領導的視野之外。所以,政策總是不落地、往往是偏向那些情商高的領導。

再如,領導到科技院所調查時,專家往往抱怨「最後一公里的困難」。於是,國家的政策一直是強調要幫助技術人員進行成果轉化。但在我看來,這往往是個偽問題:在市場環境下,投資人多而好的項目少。如果不是技術本身有問題,何來「最後一公里的困難」?真正的問題往往出現在「第一公里」的選題、定位,而「最後一公里」則是技術難以交差的表現。

我講創新課時,內容總是和書本上不一致。後來想明白了:主要是知識的來源不同。我來源於自己的親身經歷,有成功也有失敗;而書本上的很多知識來源於對成功案例的總結。20多年來,我一直在發展中國家搞創新、在傳統產業搞創新,難度總體上更大些、也更容易產生失誤。所以,我特別重視在各個環節防止失誤,而多數書本關注的則是如何正面解決問題、發達國家如何解決問題、互聯網產業怎麼創新,結論自然不一樣。

我在《管中窺道:技術創新的觀念與方法》一書中闡述的理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國內製造業一線的技術人員往往與我有很多共同語言,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因為感受的來源是一致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基督教與「富貴福音」:美國例外的基礎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