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無人酒店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呢?
智能無人酒店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呢?
無人新業態接連來襲,在智能無人酒店,顧客可以通過移動客戶端自主進行預訂、入住、退房等。近兩年來,洲際、希爾頓、海航旗下酒店、飛豬未來酒店不斷地使用智能機器人,不過,在很多酒店人看來,目前無人酒店更像是營銷噱頭,雖然為無人酒店,但成本卻高於傳統酒店。更重要的一點是,酒店的本質是服務,而服務需要溫度和情感。同時由於受眾群體窄,無人酒店僅僅依靠噱頭無法持久生存,未來是否真正能夠落地生根?
變革還是噱頭?
隨著無人超市、無人駕駛的興起,「無人」「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現在流行的熱詞之一。如今,無人的概念已經席捲到了酒店業,國內就出現了不同形式的無人酒店,例如上海的幾家連鎖酒店已經實現了「無人服務」的自助式入住。顧客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預訂,到達酒店之後,只需要在自主服務機器上刷一下預訂人的二代身份證,系統就會調出相應的預訂信息,顧客可以根據操作提示自主完成入住登記,無需酒店前台人員的服務和幫助。同樣,退房也非常方便,只需將房卡插入自主服務機器卡槽,系統會自動找回多餘的押金、列印發票,無需等待前台服務員確認查房清點後的一系列結賬手續。
這樣說來,無人酒店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酒店人不可忽視無人酒店的發展及應用。但是,目前國內的無人酒店還處於試水階段,酒店安全、機器維護等多方面還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無人酒店」更多的是運用智能科技實現酒店的智能化。所謂的「無人」其實是在基礎服務上,讓一些程序代替人工解決顧客的基本需求。
低成本是「真命題」
or「偽命題」?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近幾年智能酒店的概念開始逐漸落地發酵。很多人認為在未來,智能科技將取代酒店服務人員,可以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雖然在「無人酒店」人員配備上有所減少,但為了提高賓客滿意度,不少酒店招聘的人員在成本上卻遠高於傳統酒店的服務人員成本。我們打一個比方,如果一個連鎖酒店可能需要30人,每人工資為3000元/月,共9萬元;但是這種情況下酒店需要僱傭更加高級的15人,月薪在1.5萬元左右,人力成本支出為22.5萬元,每月人力成本反而需要多支出13.5萬元。除此之外,智能科技設備才是高成本,越智能成本越高,還要花費大筆費用進行智能設備的保養與維護。
但是我們也不能小覷人工智慧對酒店業所產生的威力。以前酒店前廳部前台可能需要10個人,現在有人工智慧的輔助,可能只需要4個人左右,降低60%-80%的人力成本,可提高運營效率,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賓客滿意度,並且可使酒店管理更加科學化、精細化,通過對客源進行類比分析,推動產品創新。
如何才能落地生根?
隨著更多無人酒店項目的落地,酒店行業傳統的人力密集型現象或許將逐步被智能化應用改變。其中,酒店行業的人工智慧展現出了極強的發展潛力。目前國內已經有上百家酒店在使用機器人服務,在世界上位居首位。未來,這個數字有望進一步提升。然而,在競爭激烈的酒店市場,智能無人酒店落地能否真正生根呢?
實際上,就當下市場而言,酒店行業競爭激烈,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毫無亮點的住宿體驗,讓不少旅客體驗感平平。而諸如無人酒店、智能酒店的橫空出世,除了增加酒店設計感、產品品質感,飽含「黑科技」的智能產品更能成為酒店差異化,吸引客人、留住客人的利器。拋開成本因素來看,這實際上是酒店營利的很好出發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才能真正落地並生根?
然而,儘管人工智慧化的無人酒店發展潛力無限,可受制於成本問題和科技水平問題,未來發展的阻力依然不小,例如不少四星級以下酒店難以進行相應的成本投入、很多人工智慧設備只是試驗品並未真正大量生產、一些技術難點尚未突破導致制約實際應用受到制約等。
在小主頁君看來,酒店的本質是服務業,酒店的服務需要溫度和情感,這一點,只有員工才能做到。無人酒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產品,而需要不斷迭代更新。科技感其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要把科技與服務結合,塑造「新服務」模式。
智能無人酒店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呢?
你怎麼看?
※終於,麗思卡爾頓游輪正式開放預訂!
※解密音樂新規則 W酒店創新打造喚醒音樂節
TAG:Hotel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