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價值和藝人的職稱究竟有多大關係?
我們在市場上去買紫砂壺會看到有不同的價格,同一把紫砂壺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會標出不同的價碼。外行人很難了解紫砂壺真實的價值,只能按自己的心裡承受價去衡量貴與賤。
紫砂壺究竟有多大價值?構成紫砂壺價值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固定成本、泥料、燒制費,附加費;二是作者的身份價值(名人職稱也稱無形價值);三是作者和經營者的心裡價值利潤。固定成本是不變的基本價值,而身份價值和心裡價值利潤是不確定的,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壺的價值是浮動和靈活多變的。一把紫砂壺的固定價值在當下究竟是多少呢?泥料,燒制費(不包括裝飾、刻字、泥繪,點彩等),大概每把紫砂壺在10-200元左右(特殊情況除外),其他的主要成本就是手工成本了,再加上身份價值和心裡價值利潤,就是一把紫砂壺的售價。購買者想出的心裡價位,關鍵要看賣家願不願意給你。
說到紫砂壺的價格,很多朋友會說:紫砂市場水太深。也就是說人們搞不清楚去市場買一把紫砂壺是不是物有所值。紫砂市場歷來就沒有規範過,根據多年的經驗,了解了一些紫砂壺定價的規律。按常理,紫砂壺應該以質論價,也就是說,什麼樣的質量定什麼樣的價格。但在前幾年紫砂壺狂熱的時代,價格定位一般是以職稱決定的,這也是這幾年來大家熱捧職稱的主要原因。因為什麼樣的職稱,配上證書就可以標上相對應的價格(當時也有人嘲諷說職稱好像是物價局發的)。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紫砂壺的價格主要是以作者職稱來定價的,這已成為行業的潛規則(但時過境遷,以質論價的時代慢慢的到來)。那職稱是如何定價的呢?大體是這樣分的:技術員級幾百元;助理工藝師級幾千元;工藝師級上萬元;省大師、國大師級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購買者大部分沒有鑒別紫砂壺好壞的眼力,同時也不知紫砂壺如何定的價,只能看證書,憑職稱,按自己的心裡承受價去購買紫砂壺,這很難不讓購買者不喝涼水,紫砂壺價格的水深就顯而易見了。紫砂壺價格的水深一直困擾著消費者,使他們越來越不敢去陌生的地方買壺,長久下去吃虧的不知究竟是誰!
在紫砂的狂熱時代,只要有職稱,紫砂壺都能賣上好價錢,對職稱的追捧是不遺餘力的。正因為職稱能給制壺者和經營者帶來豐厚的利潤,似乎到了人無橫財不富的地步,那些掌握評定職稱的官員和專業評委們自然也不會輕易放過靠山吃山的機會,而乾巴巴地望著別人發大財使自己得紅眼病。
在早期那幾年,只要關係到位,拿個職稱也不算是難事。眾所周知,職稱與以往搞假文憑沒什麼兩樣。以職稱斂財的時代也盛行了好幾年,的確幫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在這個時代,有誰不喜呢!隨著反腐鬥爭的深入,公費消費的狂熱也漸漸冷下來,讓別人掏錢買東西從來不會心疼,而真正自己掏錢包,再大的老闆也會手笨!這幾年來,追求職稱的慾望沒有太大的改變,但並不是有職稱就能賣出壺或者說一定能賣出高價,這讓很多有職稱的賣家多少有些擔憂,今後職稱還有用嗎?回答是肯定:有用!但有個附加條件,要與「能力」和「本事」結合才有用,一切虛的、假的、炒作的「職稱」,恐怕是很難再賺錢了,因為人們都清楚地看懂了這職稱背後的虛實。在未來風清氣爽的太陽下,渾水摸魚的時代就真的要過去了。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TAG:紫砂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