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答疑︱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

專家答疑︱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

本輯專家答疑有請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陶四明教授來解答金維,她的提問

提問:高血壓患者應如何進行自我管理?

解答:高血壓是一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危險因素。患者自我管理是高血壓診療模式的核心。根據患者的需求,簡要給大家介紹一些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常識,幫助患者有效管理自己的血壓,提高對高血壓的科學認知,減少對該疾病的過度恐慌及治療誤區。

什麼高血壓?

血壓是心臟將血液泵入血管時血流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血壓常規用收縮壓/舒張壓(mmHg)表示。目前國人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是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根據血壓增高的程度分為1、2、3級高血壓,依據合併的疾病及靶器官損傷程度,識別不同危險分層。

高血壓有哪些表現及危害?

高血壓被稱為「無聲的殺手」,沒有癥狀,不代表不是高血壓。少數可能有頭暈、頭痛、眼花等。沒有癥狀,不代表沒有危害。血壓高得不到救治,它可持續影響全身各處重要器官功能,最後很多患者死於其相關嚴重併發症。

科學認識高血壓,規範自我管理

高血壓是可防可控的,及時早期診斷及嚴格血壓控制達標,可獲得明顯的預後改善。

高血壓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其中包括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及不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年齡及遺傳因素為高血壓的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包括如高鹽飲食、飲酒、超重與肥胖、吸煙、運動少及精神緊張等。

多數人被診斷為高血壓後常常由於疾病本身所致不適,導致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產生影響,如疲勞、心情緊張、灰心沮喪、擔憂將來、擔心中風及藥物副作用,由此,常造成家庭成員對其不理解。其實,這些問題均是由患者及家庭對高血壓疾病的不正確認識造成的。因此,患者合理管理儘可能要做到一下原則:

了解

自己目前的血壓水平及目標水平;自己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如何自己測量血壓?

掌握

高血壓的基本臨床表現及危害,及時提醒自己到醫院複診,規律服藥,不能根據有否癥狀決定服藥。

牢記

自己處於怎樣的心血管危險水平?結合自身的經濟水平及醫生的推薦,判斷目前使用抗高血壓葯是否合理?

日常

照顧日常生活:膳食合理,規律完成您的日常活動(做家務、工作、社會交往等);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管理您因患病所致的情緒變化,保持樂觀、穩定、平和的情緒。總之記住遠離高血壓8字箴言:低鹽、減肥、減壓、限酒。

管理

管理您患的疾病: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注意觀察降壓藥的各種不良反應,最好每天測量血壓,觀察血壓變化情況,及時複診。

誤區

消除服藥誤區:

①「藥物傷肝,傷腎」,所有治療藥物均有充分的臨床安全及療效證據,權衡利弊,其潛在的危害遠小於心梗、腦梗的危害;另外醫生也會根據藥物的特性及患者肝腎功能狀態選擇合適藥物。

②「害怕高血壓藥物一旦用上就不能停」,原發性高血壓是不可能治癒並需終身服藥,動態調整方案,這不是「藥物依賴」,而是高血壓既定的長期治療原則。

③「心痛定模式」,即短期把急劇升高的血壓快速降低,這是多數患者,甚至部分非專科醫生最大的誤區,因為短時間快速降低血壓(即使是正常範圍),可誘發嚴重腦血管併發症,應根據不同合併疾病採用合理降壓策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高血壓診療及隨訪模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進入了互聯網+慢病管理時代,醫患雙方均可利用一些智能APP,實現對血壓的全程管控及科普推廣,彌補認知誤區,消除潛在疾病隱患。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陶四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患者,這個不良習慣,你真的該考慮戒掉了!
終於找到高血壓最怕的食物了,每天吃點,血壓一降一個準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