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上的一些誤區
《宜興紫砂文化十講》系列之十(20170626)
紫砂泥料上的一些誤區
紫砂礦和紫砂泥相當複雜,只有這個領域裡的專業人士的客觀看法才較為可信。很多紫砂從業人員在這個領域內並不專業,再夾雜了或多或少的利益因素,使紫砂泥料方面的誤區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我們用邏輯思維方法去分析和判斷,看其能否自圓其說,此處僅舉如下五例:
1、「降坡泥」是哪種紫砂泥料?
顧名思義,「降坡泥」是因黃龍山附近築路或其他建設,在降低坡度過程中發現的紫砂泥,從命名的本意來說,凡是在「降坡」過程中發現的所有類別的紫砂泥都可以叫做「降坡泥」,因此,它並非特指某一種泥料。但是,因紅泥類紫砂一般位於紫砂礦層的最上面,「降坡」時發現的紫砂泥料絕大部分都是這類紅泥,因此,大眾就把「降坡泥」這個名稱給這類紅泥專用了。其實,從泥料類別或特性的角度來說,「降坡泥」應叫「紫砂紅泥」。
2、「大紅袍」、「龍血砂」、「墨綠泥」等等到底是哪種泥料?
這些稱謂並非某種特定的泥料名稱,而是以燒成後器物的外部表現形態來命名的,至於材質的具體來源以及練泥過程中有無添加其他物質則誰也說不清。
3、「朱泥」是紫砂嗎?
紫砂出自丁蜀黃龍山,朱泥出自丁蜀趙莊、查林、小煤窯等地;各類紫砂的燒成收縮率均在10%左右,而朱泥的則在20%左右;紫砂的冷熱急變性極佳,再冷的環境下都不怕開水澆淋,而朱泥壺在低溫時需預熱,否則遇到開水容易破裂。但是在歷史上已經形成了朱泥壺也是紫砂壺這樣的固有觀點,因此,筆者建議,借用地理上關於河源可以同時採用文化源頭和地理源頭的做法,對這個問題的答覆是否也可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在文化類別上,屬於紫砂;在科學類別上,不屬於紫砂。紅泥類紫砂中有一款代表性泥料——硃砂,這跟朱泥是有明顯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
4、崇尚「老泥」貶低「新料」的觀點對嗎?
筆者用三個層次的設問來回答,請紫砂愛好者們思考。首先,何謂「老泥」?何謂「新料」?如何區分?其次,「老泥」就一定比「新料」好嗎?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是否也應該是各有利弊呢?再次,如果連紫砂的本質特徵——純正性和原礦性都不去關注了,僅僅著眼於「老」和「新」的爭論,有意義嗎?
5、悲觀者認為,「真紫砂」已經沒有了;樂觀者認為,「真紫砂」很多,即使500年都用不完。這些觀點對嗎?
筆者覺得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首先,「真紫砂」指的是存量還是儲量?就儲量來說,黃龍山底下還有許多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數量那是未知的,只要不開採,永遠都在;就存量來說,幾百噸?幾千噸?還是幾萬噸?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有一定的量那是肯定的,關鍵是有無「可追溯性」。其次,拋開儲量不討論,假設市面上所有紫砂壺的原料用的都是現有存量,可能在很短時間內真的就用光了;反之,假設誰也不用這個存量,用的是便宜得多的「外山料」或是「化工料」,那麼,別說500年,5000年也用不完啊!
欣賞:採用「黃龍源」品牌的「鐵砂」泥料全手工製作的「年輪壺」。
(本文是《宜興紫砂文化十講》系列之十,於2017年6月26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具名:睿鼎俊鋒)
TAG:睿鼎紫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