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洞庭漁歌: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的美麗蛻變

洞庭漁歌: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的美麗蛻變

(洞庭漁民)

「八百里洞庭」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這裡不僅擁有秀麗的湖光山色,而且自古以來便是人文薈萃之地。豐富多彩的洞庭漁歌,便是湖區先民們留下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

洞庭漁歌泛指洞庭湖上漁民中流傳的民間歌謠。漁民在捕魚時,為消除疲勞,調節情緒,通常即興抒懷,隨口編唱一段歌謠,慢慢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洞庭漁歌。「只有唱歌不要本,只要舌頭滾幾滾。」長期生活在湖上的漁民,生活較為單調,唱歌便成了漁民最樸素的休閑娛樂方式。

(洞庭漁民)

洞庭漁歌的歷史源流,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流放洞庭湖區,寫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據說屈原詩歌中將詩與歌相結合的表現形式,就是受了洞庭漁歌的影響。屈原投江自盡後,他的一些詩歌又成了洞庭湖區漁民傳唱的歌謠。文化燦爛的唐宋時期,洞庭漁歌也曾精彩紛呈。李白杜甫等眾多文人騷客行吟洞庭,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想必也給洞庭漁歌提供了開闊的思路和充足的養分。北宋范仲淹的千古名文《岳陽樓記》中描繪的「漁歌互答,此樂何極」場景,可以佐證洞庭漁歌在當時已經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南宋洞庭湖區鐘相、楊幺起義時,漁歌還曾作為起義軍互相聯絡的「暗號」和「消息樹」。到了元代,洞庭漁歌融入說唱話本,現編現唱成為一種時尚。明清之際,由於文字獄不斷,一些憤世嫉俗的漁歌演唱內容被官府禁絕,洞庭漁歌逐漸衰落。

(洞庭湖上漁歌會)

改革開放後,洞庭漁歌作為一種文化遺產,重新得到人們的重視。1978年10月,洞庭湖畔的岳陽市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洞庭漁歌會」,150多條漁船、1000餘漁民參加,演唱了18種形式的41首漁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2006年,洞庭漁歌被列為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洞庭漁歌又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一種想唱就唱、張口即來的民間小調,洞庭漁歌的曲調與歌詞都比較靈活,一段曲調可以搭載多種歌詞,一段歌詞也可以配合多種曲調,完全取決於演唱者的心情和靈感。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洞庭漁歌的曲調不僅融入了船工號子的粗亢悠長,也吸收了大量地方小調和山歌的音樂元素,逐漸形成了適合在湖上和岸邊吟唱的漁歌調式。洞庭漁歌的節奏比較自由,節拍中時常運用交替拍子,詞曲結合經常一字一音,每句後增添拖長音,使歌聲在寬廣的湖面上飄揚得更加遙遠。

(舞蹈《洞庭漁歌》)

在岳陽市編寫的洞庭漁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書中,洞庭漁歌的演唱內容被分為勞動、生活、愛情、送別、祈禱等幾大類。勞動類漁歌反映漁民的勞動場景,適合勞動現場合唱。代表作有《絞錨號子》、《趕魚號子》、《拖船調》等。生活類漁歌傾訴漁民對生存狀況的不滿,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代表作有《湖風吹老少年郎》、《養女莫嫁駕船郎》、《十二月漁民苦》等。愛情類漁歌即漁歌中的情歌。代表作有《送郎一條花手巾》、《郎想姐來難開口》、《情妹愛的打魚郎》等。送別類漁歌多在漁船出遠門時演唱。代表作有《水路歌》、《雙腳站船頭》等。祈禱類漁歌是表達自然和神靈的敬畏,祈禱平安、健康。代表作有《洞庭仙》、《九拜水神》等。另據《洞庭湖200年檔案》一書中介紹,目前搜集整理的洞庭漁歌篇目已達上千首之多。

(舞蹈《洞庭漁歌》)

原生態的洞庭漁歌,一直被視為下里巴人,難登大雅之堂。而且,由於洞庭湖區漁民數量的銳減,洞庭漁歌已逐漸喪失其生存的土壤。但是,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洞庭漁歌的歷史文化價值逐漸得到體現和認可。不少文藝工作者通過挖掘和借鑒洞庭漁歌的音樂元素,創作出了許多陽春白雪的藝術作品。如脫胎於洞庭漁歌的《洞庭魚米鄉》、《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八百里洞庭美如畫》等歌曲,都成為了新時代廣為流傳的高雅音樂。洞庭漁歌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的美麗蛻變,說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過程中,要將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不斷為文化遺產注入活力,才能真正將文化遺產發揚光大。(文/笑談古今事)

洞庭魚米鄉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何紀光

00:00/04:02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

山路十八彎

李瓊

00:00/04:38

八百里洞庭美如畫

湘音湘韻

華語群星

00:00/04:52

【參考文獻】

1、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洞庭漁歌

2、洞庭湖200年檔案:洞庭漁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談古今事 的精彩文章:

屈子祠前說屈原:汨羅江因他成為「藍墨水的上游」

TAG:笑談古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