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大考古證據證實夏朝存在,《史記》中的大禹並非傳說

5大考古證據證實夏朝存在,《史記》中的大禹並非傳說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文明之一,《史記》等眾多古文獻記載,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華夏大地自此由新石器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但長久以來,有關夏朝的話題,一直困擾著我國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

在國際上,以索普、艾蘭和劉克甫為代表的歐美學者,認為夏朝只是虛構的神話傳說,並非真實歷史。英國劍橋大學主持編寫的《劍橋中國史》一書,中國上古史也是以商朝為開端的。在國內,也有不少專家學者和考古愛好者,堅持夏朝不存在的觀點。

史記中的夏朝

早在民國時期,以顧頡剛、胡適和郭沫若為代表的「疑古學派」認為,大量先秦古文獻如《尙書》、《左傳》和《竹書紀年》等,均為漢朝以後杜撰的偽書。進而發展到對中國上古史,特別是夏朝和商朝的歷史進行質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疑古學派」的許多理念顯然有些偏頗。但從促進歷史學發展的角度來看,顧頡剛等學者們做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曾經提出,河南地區的仰韶文化就是夏朝。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也提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是夏朝。新中國建立以後,隨著中國考古學的進步,我們已經基本推翻了這2種觀點。從考古學的角度來看,大量先秦時期的文化遺址證實,夏朝是真實存在的歷史階段,它的過程可能非常接近於《史記》等古文獻記載。

大禹治水


一、《史記》中的夏朝世系年表

20世紀初期,河南安陽殷墟和甲骨文的考古發現,出土了大量商朝中晚期的文字證據,使商朝歷史成為信史。國學大師王國維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證據法」,他將殷墟甲骨文的卜辭進行釋讀,發現其中記載的商王名稱和世系年表,與司馬遷《史記》中《殷本紀》的記載基本一致。這在客觀上證明,司馬遷在編撰《史記》的過程中,一定是掌握了準確、原始和豐富的文獻資料。

在《史記》的《夏本紀》中,同樣記載了詳細的夏朝世系年表,它的資料來源應該與《殷本紀》相同。也就是說,《史記》中記載的夏朝歷史,也應該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至少證明夏朝存在是沒有問題的。

商朝甲骨文


二、二里頭遺址屬於夏朝

195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徐旭生先生,根據自己對《史記》的研究成果,率領考古隊在河南西部尋找傳說中的「夏墟」。神奇的是,就在《史記》記載的夏朝中心區域——洛陽地區,考古隊發現了偃師二里頭遺址。1997年,夏商周斷代工程組織全國文史專家,在河南召開學術研討會,大家一致認為二里頭遺址屬於夏朝。


1.時間符合

經過測定,二里頭遺址的起止年代是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恰好填補龍山文化和商朝之間的空白,與歷史上的夏朝處在同一時期。《史記》記載,商湯伐滅夏朝建立了商朝,定都於西亳。數年後,商湯的繼任者太甲荒廢國事,被伊尹流放到西部的桐宮。

二里頭遺址和偃師商城

這兩座商朝早期的城市都已經被發現,鄭州商城應該是商湯建立的西亳。而位於鄭州附近,距離二里頭遺址僅6公里的偃師商城,應該就是流放商王太甲的桐宮。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是最早的商朝城市,但它們的建造年代都晚於二里頭遺址。因此,從年代上說,二里頭遺址建造於夏朝時期。


2.地點符合

眾多古文獻都記載,夏朝人的活動區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迄今為止,我國考古學家已經發現了200多處二里頭文化類型的遺址,它們分布的區域與史書記載基本一致。這說明,二里頭文化極有可能就是夏文化。可能有人會問,二里頭文化有沒有可能是商文化呢?沒有可能。考古學界普遍認為,商朝早期的文化類型是二里崗文化,它廣泛分布於河南、河北一帶,與二里頭文化的風格截然不同。

夏朝文化

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商朝人的起源主要有2支,一支是河北南部太行山一帶的下七垣文化,一支是山東地區的岳石文化。這2種文化在河南東部的商丘一帶融合發展,而後擴張到河南西部取代夏朝。夏朝人的起源可能是陝西地區的石峁人,他們向東擴張,征服和融合了山西襄汾的陶寺人,然後建立了夏朝。從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玉器、陶器等文物來看,二里頭的先民顯然與陝西石峁人有傳承關係,與東部遷徙而來的商朝人不同。


三、夏朝禮器雞彝

雞彝又稱雞夷,是指一種雕飾雞形圖案的酒具。《周禮》傳說為周公旦所創,它延承自夏禮,其中記載「春祠夏礿,祼用雞彝鳥彝」。《禮記》中記載:「夏後氏以雞夷,殷以斝,周以黃目」。殷墟甲骨文中的「彝」字,就是將宰殺後雄雞,雙手奉獻給神靈的形狀。可見,雞彝是夏朝的祭祀活動中使用的禮器。

夏朝禮器雞彝

當代著名考古學家鄒衡認為,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封口盉就是夏朝禮器雞彝,是由龍山文化中的陶鬶演變而來。因源於山東地區的東夷,因此又被稱為雞夷。在二里頭遺址出土雞彝,說明二里頭文化可能就是夏文化。

四、國家的出現

我國幾乎所有的古文獻都認為,夏朝是一個世襲制朝代。那麼,夏朝首先應該是一個國家形態,而不是原始部落。從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來看,我們有2個證據證實夏朝的確是一個國家。

二里頭遺址1號宮殿


1.發現了宮城和大型宮殿遺址

其中最大的1號宮殿,面積超過了1萬平方米,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許多網友曾經見到過1號宮殿復原圖,認為它過於簡陋,像是原始部落的草房子。你不知道的是,採用中軸線布局宮城區共有12座類似宮殿,總面積超過了10萬平方米。這裡不僅有大型的祭祀廣場,還建造了蓄水池和排水設施。

我們不能以現代的眼光看待夏朝。夏朝人生活在距今4千年前,這種宮殿規模在當時代表著最先進的文明,絕不是原始部落所能建造的。另外,據考古學家考證,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宮殿並不是居住用途,而是一座祭祀先祖的宗廟,也是首領議事和行政的場所。

大禹九鼎


2.出現了青銅禮器和生活實用器

青銅器的出現,往往被認為是文明時代的重要特徵。雖然在陝西石峁遺址和山西陶寺遺址中,發現了比二里頭遺址更早的青銅器,但數量稀少,工藝比較原始。迄今為止,在全國各地考古發掘的同時期文化遺址中,二里頭遺址是出土青銅器最多、鑄造技藝最發達的。這裡不僅發現了青銅禮器,還發現了生活實用器。

在上古時期,青銅鼎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我國最早的青銅鼎就出土於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現收藏於洛陽博物館。鉞是首領身份的象徵,我國最早的青銅鉞也出土於二裡頭遺址,鑲嵌著200多顆綠松石,其精美程度堪稱國寶級文物,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不管是青銅鼎,還是青銅鉞,都代表了華夏大地當時最發達的文明水平。

上海博物館的青銅方鉞


五、大禹治水確有其事

說到夏朝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首推治水英雄和夏朝創立者大禹。在我國許多地區都流傳著大禹的傳說,也留下了大量歷史遺迹。迄今為止,我國最早關於大禹文獻記載,出自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遂公盨。它的銘文開頭就是「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印證了《尙書》的記載。西周距離夏朝並不遙遠,周人又號稱是夏朝後裔,因此大禹治水的真實度很高。

青銅器遂公盨

春秋時期的《左傳》記載,大禹治水遍訪華夏,鑄造九鼎象徵天下九州,並將《山海圖》刻於鼎身。九州地名一直被使用到今天,九鼎在夏朝、商朝和周朝交替傳承,一直到戰國時期,仍然保存在周天子手中。因此,才有了楚王「問鼎中原」,毛遂「一言九鼎」的歷史典故。秦武王嬴盪曾經在洛陽舉起了九鼎中的雍州鼎,意外被砸身亡。雖然現在大禹九鼎已經失傳了,但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另外,史前大洪水也能從客觀上證實大禹治水的真實性。在世界各個文明古國的史料中,都記載了大洪水的傳說。比如《聖經》中描述的諾亞方舟,發生時間恰好就是夏朝前期。國內外已經形成了普遍共識,這場災害是全球性的氣候災難,治水的大禹應該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夏朝前期大洪水

綜上所述,所有的古文獻都記載夏朝存在,二里頭遺址證明夏朝是國家,出土文物雞彝是夏朝禮器,夏朝創立者大禹真實存在。那麼,您還認為夏朝不存在,或者僅是一個原始部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琅琊閣 的精彩文章:

紂王不是末代商王?周武王伐商以後,商朝還存在了4年

TAG:文史琅琊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