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說「遊戲成癮」也是病!如何診斷?怎麼治療?
6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把遊戲障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列為疾病。
玩遊戲到什麼程度才算是病?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網友熱議。有人表示,遊戲容易讓人沉迷,應該想辦法進行控制;也有人擔憂,每天都玩遊戲的玩家會不會被界定為精神疾病患者?電子競技行業在未來會不會受到限制?
實際上,這份規定對「遊戲成癮」的相關標準很嚴格,在制定這項分類的背後,也有很多深層意義
遊戲真的是「電子毒品」 嗎?
展開討論的網友里,很多人對青少年玩遊戲上癮一事表示擔憂。有人說:比起玩家,遊戲本身更需要監管和控制,應減少遊戲內可能使人沉迷的內容;還有人表示,遊戲毀了一代年輕人……遊戲,真的是「電子毒品」嗎?
資料圖(圖/視覺中國)
實際上,只要是商業化的電子遊戲,其設計都是以讓人沉迷為目的。不過,只要玩家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就能做好工作、生活、學習與遊戲的時間分配,而不至於「遊戲成癮」。
遊戲是一個把複雜事物條理化的產物,其很多玩法的設計都源於生活,只不過設計者將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更明確、更洞悉玩家的想法。想知道遊戲為什麼會讓人上癮,還得從遊戲本身的特點來分析:
有「遊戲成癮」傾向 如何對症下藥?
在很多因「遊戲成癮」引起的親子糾紛、悲劇事件中,人們往往將焦點對準遊戲本身,而忽略了對每個人沉迷遊戲起因的挖掘,以及對「遊戲成癮」解決方法的探尋。
未成年人在玩手機遊戲(資料圖)
正是因為給予了人們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東西,遊戲才如此讓人慾罷不能。要消除對遊戲的依賴感,明確自己因何種因素而沉迷,繼而在現實中找到替代事物,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
對於廣大青少年的家長,如果孩子有沉迷遊戲的傾向,不妨先了解孩子玩的是什麼遊戲,遊戲在哪個環節上最吸引孩子,繼而分析自己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中是否缺少相應的部分。此外,家長也應多鼓勵孩子參加學校豐富健康的課外活動,並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傾聽、了解他們的想法。這些,或許是引導青少年走出「遊戲成癮」的最好途徑。
更多新聞
監製/楊繼紅 主編/ 李偉
編輯/蔣安琪 黃緒甜
央視新聞
覺得有用請點贊!
※再敲「當頭一棒」!外逃人員哪裡逃!
※美國剛"退群",俄羅斯立刻申請"入群"!留給美國可退的"群"不多了......
TAG: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