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學現實表達的時境與「人設」

文學現實表達的時境與「人設」

文學作品急需要有「人設」的「吸粉」,這樣的「人設」必然不是幻滅和激憤中的人物,我想他們一定是從歷史的隧道中思索而來的人物,與時代並肩和有作家哲學提升的人物。

誠然,在文學表達當中存在著歷史和現實兩個主題,小說敘述和作品經典化過程中呈現出「當下的時間」和「過去的時間」。書寫的時間和書寫者的時間同樣重要,文學表達現實的時境,是文本內外跳躍著的諸多如露、如電亦如霧。

年初,我對長期跟蹤中國長篇小說的同事王春林的文學批評作了一個統計,得出了一些比較富有況味的數據。自2002年起,王春林對長篇小說進行年度綜述已經有整整15個年頭,自2006年起,以小說的表現主題來命名,其中絕大多數採用「現實」作為關鍵詞:《鄉村、邊地與現實生活——2006年長篇小說印象》《鄉村世界的現實關注與歷史透視——對2007年鄉村長篇小說的一種描述與分析》《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主潮地位——2009年長篇小說印象》《現實的批判與歷史的沉思——2013年長篇小說寫作現場》等。以2014年到2017年,王春林三年內發表的123篇文章為樣本,篇名高頻關鍵詞為:「歷史」22次、「現實」18次。綜括可以命名為兩大主題,一或為《「中國問題」的全方位思考與表達》,另一為《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主潮地位》。我想,我們從這些數據部分說明了一些問題,一方面,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樣貌宏闊,作品一直在書寫現實或者隱喻現實;另一方面,體量龐大,執著得近乎偏執的堅持,某種意義上折射出「個人悲傷」,是否隱喻了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符碼。當年伊格爾頓在《批評的功用》中認為19世紀充滿著危機:「在我看來,困擾著批評機構的問題之一是,要麼得打著各種自由-人文主義的幌子徒然地再現不在乎利害關係的知識分子的作用,要麼不得不坦率地承認這個作用已經貶值了,它的時代一去不返,現在應該做點兒別的事。」既然我們的文學作品一直在對中國問題作各種層面的表達,既然我們的批評家又一直在期待著、關注著、認可著這些作品和表達,而且「現實主義」又是無可爭辯的一個主潮的事實,那麼我們那種或隱或顯的焦慮感又從何而來?我們又何以「默認」了新媒體帶來的巨大衝擊和文學書寫現實的疲軟以及影響力的不足?

身處時代中的知識分子(書寫者)的姿態,是一個特別值得討論、但也是難於討論的問題。回想在1920年代末,當中國革命在暗夜中穿行的時候,左翼文學曾經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創作方法,其一是蔣光慈為代表的「憤激小說」,其二是柔石為代表的「幻滅小說」。楊義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對這兩種革命文學分別給予「探索中的迷誤」和「誠實憂鬱的悲劇」的定位,他說蔣光慈的作品:「在革命失敗後某種哀傷幻滅思潮的熏染下,於藝術情調上泛起了帶虛無傾向的偏激和帶羅曼蒂克色彩的憧憬。」而柔石的作品則「抑揚婉轉地揭示了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無力改造黑暗渾濁的世界,反而被黑暗和渾濁所吞沒,因而把自身也置於值得悲憫的地位的嚴酷現實。」個體無法在時代中容身,最終這批作品隨著「中國失去了好青年」的隱喻,而在文壇匿跡。從文學史來看,書寫現實不僅意味著「與現實同行」,其可能更多意味著高於現實,意味著我寫的人物比我高。從當下寫作的狀況來看,失敗者、妥協者、無能的人(「好人」/「老實人」)、將死之人卻部分構成了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在相當多的小說中,作家再度啟動了旅行的敘事策略,但在旅行之中,人物走向「別樣」的生活(「遠方」)就是讓生活終結掉了:「其實什麼都不做,就是摟著這個熟悉的日漸鬆弛的肉身也挺好。」(文珍《夜車》)「他像一條魚,哪怕水變得很渾濁,甚至散發著惡臭,也能習慣性地張開口隨時喝上幾口。現在又被拋上岸,只能徒勞地拍打著尾巴,眼睜睜地大口喘氣。」(楊遙《遍地太陽》)而在網路小說當中,被粉絲譽為「最現實、幾近可能現實」的職場小說卻赫然充斥著「出人意料的結局」、「刺刀上見紅」、「兩年百萬成新貴」這些激憤(「雞血」)的標題。穿越媒體介質,我們發現,在紙張上的「幻滅小說」和在網路上的「激憤小說」正在穿行,彷彿印證著時下兩種青年的流行姿態——「佛系」和「吐槽」。

恩格斯提出了文學的最高評判尺度即融合了美學和史學兩種「最高的標準」。在《致斐·拉薩爾》中,恩格斯特彆強調了其所謂「史學的標準」的內涵,在他看來文學作品史學的意義即是要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命運中的真正悲劇的因素」是身為一個階級的主人公的矛盾方面,「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衝突」,而作家的寫作不應該忽略這個因素,避免「把悲劇性的衝突縮小到比較有限的範圍之內」。現實時境的書寫和被書寫可以轉換為書寫什麼人的問題。當下社會仍然是一個需要塑造主角的時代,而當下的文學也是十分需要談論「人設」的問題。從黑格爾到恩格斯,對作家歷史觀的要求都滲透著對社會總體情況的把握或曰對歷史必然性的把握,一個作家的文本的自我,同時應該是歷史的自我。在中國當代文學之中,從來都不缺乏時代典型,有的甚至成為時代的領軍人物,從林道靜、梁生寶到喬廠長、李向南、孫少平,而如今文學變得不再具有參與性、建構性的力量,這可能與「主角」的缺席有一定的關係。所以說,文學作品急需要有「人設」的「吸粉」,這樣的「人設」必然不是幻滅和激憤中的人物,我想他們一定是從歷史的隧道中思索而來的人物,與時代並肩和有作家哲學提升的人物。

我最近看到義大利共產黨人給薩特寫的信件,談到什麼是主體性。薩特說認識自我,就是自我破壞。拉迪切說,自我認識是自我改變,尤其從一種身份到另外一種身份。兩者都是「向著客體超越自己的主體性」,從主體性走向客觀性,我們和自我的關係就改變了。文學現實表達的有效性,似乎應該首先回應「認識你自己」這一老生常談,特別是回到主體和客觀之間的關係,回到歷史中的自我認識,方才可能解決「人設」的有效性。

文章來源:文藝報

圖片來自網路

這是「學術莫言」推送的第265篇文章

做一個有深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術莫言 的精彩文章:

TAG:學術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