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秦始皇奶奶的墓中,科學家發現「君子帝國長臂猿」

在秦始皇奶奶的墓中,科學家發現「君子帝國長臂猿」

北宋畫家易元吉作品《喬柯猿掛》局部。來源:https://www.npm.gov.tw/dm/album/selection/d069.htm

撰文 | 劉騻(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責編 | 惠家明(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沙為蟲。」在晉代著作《抱朴子》的傳說中,君子的身體會蛻變成長臂猿。假如傳說是真,那麼我們恐怕要反思當代的君子是不是有點少,因為長臂猿在中國已經是珍稀動物了。尤其是海南黑冠長臂猿,全世界只剩下最後20餘只。

在長臂猿種群不斷衰減的同時,人類仍在發現新的長臂猿種類——它們大多藏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中。然而我們從未想到的是:有一天,生物學家會在墳墓里發現一種全新的長臂猿,而墓主人居然是秦始皇的奶奶。雖然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倫敦動物研究所與陝西考古院等機構的最新發現。就在今天,他們的合作論文發表在了Science雜誌上,並宣布將這一新屬新種命名為「君子屬帝國種長臂猿」[1]。

不過很可惜,新種長臂猿剛剛被人類知曉就已經滅絕了,空留一副骨架給後人。對於這一發現,中國靈長類學會理事、長臂猿研究專家范朋飛(未參與研究)評論認為:「它再次證實了全新世以來,甚至是華夏文明以來,長臂猿經歷了分布區的明顯退縮、種群的大規模下降,並且導致了一個甚至多個未知物種滅絕。」


一個滅絕的新屬新種

2004年,為了配合西安財經學院的新校區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掘了西安神禾塬秦陵。陵墓陪葬坑中發現了大量動物骨骼,其中就有君子帝國長臂猿。

我們知道長臂猿是珍稀動物,但長臂猿的骨骼遺存比活體還要稀有。自更新世以降,260萬年的時光只留下了屈指可數的長臂猿骨骼,且多為零星的牙齒與肢骨。此前,國內最為明確的長臂猿骨骼遺存還是90年前在重慶採集的[2]。所以說,此次出土的骨骼相當珍貴。發掘人員顯然意識到了這些骨頭的重要性,並與倫敦動物研究所、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展開合作,嘗試鑒定這具長臂猿骨架究竟來自哪個種屬。

君子屬帝國種長臂猿頭骨。圖片來源:Science

要想通過骨骼來鑒定動物的種屬,目前常用的辦法有兩種:古DNA測序,以及形態學測量。

古DNA研究當下非常時興,但是會破壞骨骼,並且實驗失敗的風險也不小。考慮到這件長臂猿樣本獨特的考古價值,科學家並沒有進行破壞性取樣,而是選擇里幾何形態測量分析的辦法。

藉助三維掃描技術,研究者復原了長臂猿顱骨的3D形態。在建立了16處標誌點(landmark,在研究形態時被用於建立對比的標準)之後,他們將樣本與數百隻現生長臂猿骨骼進行了比較,這其中包括了白眉猿屬、長臂猿屬、黑冠長臂猿屬,以及合趾猿屬。

從面部比較結果來看,墓葬中發現的這隻長臂猿與現生的任何種屬都不一樣。主要的差異體現在,這隻長臂猿的顱骨前上部更寬大,具有更高的前額後緣。同時,它的眉部與眼眶上緣向下移,而顴骨的上頜縫則變短。這導致了顴骨變窄,臼齒更加寬鬆地聚集起來,而所有牙齒在面部的位置也都更靠近下端。

牙齒咬合面的特徵也同樣能說明問題。該長臂猿臼齒的咬合面積與各個現生屬顯著不同,上前牙間角度、齒冠輪廓、牙齒表面各小尖的形態非常獨特,超出了現生長臂猿的正常變異範圍。

這一切都說明,陵墓中發現的長臂猿個體不能被歸入任何現生種屬,它應當來自一個無人知曉的、已經滅絕的長臂猿新屬新種。為此,研究人員給它起了一個富有象徵意味的新名字:君子屬帝國種長臂猿(Junzi imperialis)。


發現之地為秦始皇奶奶之墓?

作為君子帝國長臂猿的發現地,神禾塬墓的建造年代被推定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基於墓葬形制、出土器物風格,研究者認為墓主人應當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此外,也有個別學者猜測墓主可能是秦二世胡亥、周赧王、漢惠帝張皇后或是某個不知名的秦皇子[3-4]。

神禾塬秦陵鳥瞰。圖片來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網站

無論如何,這座墓葬的主人地位極其高貴,就連號稱「天子六駕」的馬匹也出現在墓中。不僅如此,陵寢還有專門安放動物的「第十二號陪葬坑」,集中出土了如金錢豹、猞猁、黑熊、鶴一類的珍奇動物。而殉葬的君子帝國長臂猿,就是其中一員。

可是,在古代墓葬中出現長臂猿是極其罕見的現象。君子帝國長臂猿為什麼會出現在秦始皇祖母的墓中?它是從而何來?又為什麼徹底滅絕了呢?新的發現帶來了一連串疑問。

被稱為「天子六駕」的馬匹遺骸。圖片來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網站


昔時猿聲啼不住

首先我們相信,古人對長臂猿並不陌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描寫的可能就是一群唐朝的長臂猿。前文也提到,《抱朴子》把長臂猿比喻為君子,可見它深受文人雅士喜愛,地位非常高。

儘管古人熟知長臂猿,但是要知道,今天的關中地區是不存在長臂猿的。那麼,它為何殉葬於西安的陵墓中?古人又是在哪裡將它抓獲的?一種觀點認為:古長安是權力中心,而長臂猿可能被作為商品或貢品,從外地運送而來。但實際上,陪葬坑裡的動物遺存可能都是本地物種,長臂猿或許也不例外。漢學家高羅佩在《長臂猿考》中提到,一直至公元10世紀,長安附近都有人捕捉長臂猿。根據記錄,18世紀的陝西境內也仍有長臂猿分布。所以說,昔日的關中地區是長臂猿棲息地,也可能是君子帝國長臂猿的「老家」。

至於為什麼要抓長臂猿做陪葬,人們恐怕很難知曉真正的緣由。參見考古記錄可見,先秦時期北方墓葬存在不少墓內置牲、犧牲的現象(犧牲與置犧區別在於,犧牲與祭祀有關,置牲只是簡單的放置行為),秦始皇陵中也有出土過珍禽坑。這可能是為了鎮墓、祭祀,也可能是用來模仿生前的皇家園林,或是讓墓主在陰間有個作伴的寵物。此外,先秦兩漢時期存在一種風俗,把難以捕獲的野物當做「祥瑞」。或許,這種長臂猿也被當做了「吉祥物」。

遺憾的是,君子帝國長臂猿自身的命運並不吉祥,它和許多不知名的同類都滅絕了。范朋飛告訴《知識分子》:「我曾經和論文的第一作者討論過,中國可能有多種長臂猿已經滅絕。北宋畫家易元吉善於畫長臂猿,栩栩如生。但是他畫的長臂猿和已知的任何長臂猿都明顯不同,意味著畫中的物種可能也滅絕了。」

同樣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教授喬安娜·蘭伯特(Joanna Lambert)談到:「這一發現說明,長臂猿逐步滅絕的歷史比預想的要長得多。」作為一名生態與進化生物學家,她在接受《知識分子》採訪時表示,君子屬帝國長臂猿的發現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了長臂猿種類分化的多樣性,但這也顯示出它在環境中的脆弱處境。

今天,亞洲73%的靈長類正面臨危險。在中國,白掌長臂猿與白頰長臂猿已然絕跡。而海南長臂猿可能已經名列世界上最稀少的動物之一,其物種數量只有區區26隻!根據估算,一萬年來全球已有約11.1種靈長類滅絕,而猿類的滅絕概率已達到了驚人的57%。

動物的滅絕,可能是自然因素所致,也有可能受人類活動影響。不過,在君子帝國長臂猿生活的時期,氣候環境相對穩定,所以人類更可能是罪魁禍首。古長安經歷了大範圍、深程度的森林砍伐,這直接導致了長臂猿棲息地的減少。論文作者分析,長臂猿被迫向不太適宜其生存的高海拔地區轉移,其中一些物種則走向滅絕。既有的研究也表明,中國境內長臂猿種群的滅絕總是緊隨在人口擴張之後[5]。

海南長臂猿算得上是最孤獨的靈長類,全世界僅剩20餘只,圖片來源:erdekesvilag.hu

君子屬帝國種長臂猿是個驚奇的發現,同時也是令人警醒的故事。今天的我們,只能在古人的畫作和骨骼遺存中一窺已滅絕長臂猿的面貌。那麼將來,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只有看到視頻才知道,這世上本有一種叫長臂猿的動物?范朋飛最後說道:「我衷心希望這個發現能引起更多人關注中國長臂猿的保護,不要讓這些美麗的動物徹底從中國消失。」

參考文獻:

[1] ST. Turvey, K Bruun, et al. New genus of extinct Holocene gibbon associated with humans in Imperial China[J].Science,2018.

[2] A Ortiz, V Pilbrow, et al. The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Affinities of Bunopithecus sericus, a Fossil Hylobatid from the Pleistocene of China[J].PLOS ONE, 2015.

[3] 段清波. 關於神禾原大墓墓主及相關問題的討論[J]. 考古與文物, 2009.

[4] 張天恩,侯寧彬,丁岩. 陝西長安發現戰國秦陵園遺址[N]. 中國文物報, 2006.

[5]ST. Turvey, JJ. Crees, et al. Historical data as a baseline for conservation: reconstructing long-term faunal extinction dynamics in Late Imperial–modern China[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15.

製版編輯:斯嘉麗 |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余艾冰:計算是理解顆粒體系的強有力工具
今鳥類憑什麼逃過生物大滅絕?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