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真的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嗎?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真的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嗎?

右束支走行表淺,十分脆弱,而左束支走行較深,粗大結實。在多數人眼中,LBBB就像一個大灰狼,危害巨大;而RBBB就像一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遠期預後良好。但RBBB,真的都是良性的嗎?

作者:何金山

單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指的是希氏束以下的右束支出現傳導障礙,導致激動只能按照先左室後右室的順序激動,從而出現傳導延遲和QRS波增寬,心電圖上表現為V1或V2導聯出現R』波,I、V5、V6導聯終末部出現增寬的S波,QRS波寬度>120 ms,並伴有繼發性ST-T改變(圖1)。

圖1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心電圖表現

右束支走行在心內膜的表面,十分脆弱,在右心室內進行電生理檢查和治療時,導管的「摩擦」也可能誘發暫時性的RBBB,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劇烈咳嗽或打噴嚏,都能導致RBBB。而相比右束支,左束支粗大,且走行在心內膜的深面,左束支要「結實」得多。而一旦發生了LBBB,常為病理性,說明心臟結構和功能出現了問題。

多數人眼中,LBBB就像一個大灰狼,面露兇相,危害巨大,不但提示基礎心臟結構的異常,長期下去也會導致心臟擴大、心功能下降;而RBBB就像一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遠期預後良好,並未增加心衰發生率和心源性死亡率。但RBBB,真的是良性的嗎?

看看臨床研究怎麼說

一項納入53197例受試者的研究經過14年隨訪發現,RBBB並未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而哥本哈根城市心臟研究中,對既往無心肌梗死和心衰的18441例受試者隨訪20年,發現RBBB是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預測因子。也有部分小樣本研究發現,在心衰和心肌梗死患者中,RBBB和全因死亡率相關。

有人針對RBBB遠期預後的問題進行了Meta分析,發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RBBB可增加住院期間死亡率及30天死亡率,在心衰患者中,RBBB可增加全因死亡率;而在普通的無心肌梗死和心衰的患者中,RBBB輕度增加全因死亡率,但未達統計學差異。

總體來看,RBBB可能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尤其在心肌梗死和心衰患者當中,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良性。

RBBB與室顫、Brugada波,是什麼關係?

拋開「冰冷」的統計學數字和結論,我們再來看一個鮮活的例子。一項在日本進行的多中心的關於特發性室顫的研究,1998-2011年間共入組了96例特發性室顫患者,發現其中10例(11.4%)存在RBBB(圖2、圖3)。

圖2 特發性室顫患者中,10例存在RBBB

圖3 合併RBBB患者發作室顫心電圖

也有研究發現,部分表現為RBBB的患者,其心電圖形態存在動態的變化,在RBBB部分緩解後,顯露出Brugada波的形態特點,最終確診為Brugada綜合征(圖4)。

圖4 初診為RBBB的患者,心電圖發生動態變化,顯露了Brugada心電圖改變

RBBB和特發性室顫之間的關係尚未完全闡明,但至少已經明確了RBBB在特發性室顫患者中的高發性,RBBB可能是部分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預測因子。

總 結

RBBB容易發生,總體預後較好,但它並非真正的「良性」病變,在合併心肌梗死、心衰的患者中,RBBB與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增加相關。在特發性室顫患者中,RBBB出現比例較高,可能和部分患者的心源性猝死有關。

下次看到RBBB,不要一味地被「無辜」的外表迷惑,需要注意識別高危的RBBB患者!

參考文獻:

[1] Eriksson P, Wilhelmsen L, Rosengren A. Bundle-branch block in middle-aged men: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over 28 years. The Primary Prevention Study in Go?teborg, Sweden. Eur Heart J. 2005; 26(21): 2300-2306.

[2] Stein R, Nguyen P, Abella J, et al. 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xercise-induced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m J Cardiol. 2010; 105: 677-680.

[3] Zimetbaum PJ, Buxton AE, Batsford W, et al. Electrocardiographic predictors of arrhythmic death and total mortality in the multicenter unsustained tachycardia trial. Circulation. 2004; 110: 766-769.

[4] Zhang ZM, Rautaharju PM, Soliman EZ, et al.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bundle branch blocks and related repolarization abnormalitie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 Am J

Cardiol. 2012; 110(10): 1489-1495.

[5] Yoshiyasu Aizawa, Seiji Takatsuki, Takehiro Kimura, et al.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ssociated with 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Heart rhythm. 2013; 10(7): 1028-1035.

[6] Cinca J, Mendez A, Puig T, et al. Investigators of the Spanish Heart Failure Network. Differenti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fec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 J Heart Fail. 2014; 15(8): 877-884.

[7] Manzano L, Babalis D, RoughtonM, et al. Predictors of clinical outcom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Eur J Heart Fail. 2014; 13(5): 528-536.

[8] Abdel-Qadir HM, Tu JV, Austin PC, et al. Bundle branch block patterns and long-term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 Int J Cardiol. 2011; 146(2): 213-2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心內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醫脈通心內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