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是一代虎將,其子擔任伐蜀先鋒,還未立功,卻被鍾會斬殺
讀過《出師表》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在為劉禪舉薦賢才的時候,僅提到了一員武將,那就是向寵,因為諸葛亮稱讚他時,用了「將軍向寵,性行淑均」一言,很多人誤認為向寵是陸遜一類的儒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三國志》中提到,他曾擔任過牙門將一職,而牙門將是需要親自上陣搏殺的,需要絕對驍勇的人,才能擔任,例如蜀漢的趙雲、魏延等曾擔任過。
說到此處,也許有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意識到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幾個牙門將,都混的不是特別好——趙雲一生不受重用;魏延死於內鬥,被夷滅三族;向寵則死於,與蠻夷的鬥爭之中,馬革裹屍而還。不過,比起他們,曹魏有一個牙門將,顯然更加悲催。他是名將功臣之後,在滅蜀之戰時,擔任先鋒,結果還未到達前線,便死在了主將鍾會手中。這個人是誰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不是別人,正是虎痴許褚的兒子許儀。提起許褚,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陌生。他是曹操的第二任保鏢,對曹操忠心耿耿,為了避嫌,甚至連曹仁等宗室名將的面子都不給,到了曹操去世的時候,他則哭到吐血——「太祖崩,褚號泣歐血。」而且他不僅忠心,武藝也非常高強,潼關之戰的時候,僅一個眼神,就讓馬超不敢妄動,之後兩軍交戰,他也斬殺了不少敵人。正是因為他的忠勇雙全,在官渡之戰、潼關之戰等戰爭中,他數度救曹操於危難。
如此看來,他的忠義、他的勇武、他的功績都不容抹殺。可是他的兒子,為什麼輕易被鍾會斬殺了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主要與以下兩個原因有關。
一、辦事不利
我們都知道,軍中一向法不容情,例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馬謖違命導致街亭失守,縱使諸葛亮將馬謖當作繼承人培養了多年,縱他與他馬謖私交還不錯,被馬謖稱為「尊兄」,他還是斬殺了馬謖,給了眾人一個交待。許儀被斬,也有同樣的緣故。《三國志·鍾會傳》記載:「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先命牙門將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後行,而橋穿,馬足陷,於是斬儀。」
意思是說,滅蜀之戰的時候,鍾會讓許儀在前面開路,目的就是偵查和修復路況,可是鍾會就跟在他的後面,卻在經過一座橋的時候,發現橋面有坑,並出現了馬失前蹄的狀況,也就是說許儀並沒有很好的完成任務。因此鍾會斬殺許儀並不為過,只不過許儀是許褚之子這一點,讓很多人覺得他此舉有些過分。
二、震懾諸軍
另外,鍾會原本一直是一個謀士的身份,在滅蜀之戰的時候,突然擔任主帥,可能很多人都不服氣,再加上他是司馬家族的心腹,忠於曹魏的勢力,例如許儀,估計更不服氣,甚至會偷偷給他找麻煩。而鍾會不但想著要立下滅蜀之功,還懷有異志,因此他必須在軍中立威。而許儀這樣的官二代,是殺雞儆猴最好的下手目標。因此他並沒有看在許褚的面子上,對許儀網開一面,而是直接將其處斬,從而達到了震懾的目的。《三國志》記載:「儀者,許褚之子,有功王室,猶原不貸。諸軍聞之,莫不震竦。」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許儀作為許褚的兒子,卻在伐蜀的過程中,死於鍾會之手,一是因為他的確辦事不利,二是因為鍾會想殺雞儆猴,在軍中立威,他恰好撞在了鍾會手中。當然了,因為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因此橋面上那個坑,到底是許儀沒發現,還是鍾會有意陷害,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三國名人的後代,都在做什麼?孫權後人當總統,劉備後人卻賣草鞋
※呂布被擒殺之後,赤兔馬歸關羽,他的方天畫戟去了什麼地方?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