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僅次於原子彈的機密」 中國印鈔造幣產業世界第一
來源:中國新聞網
過去40年來,中國印鈔造幣產業規模已經從小到大、由弱到強,躍居世界第一。
資料圖:山西太原,銀行工作人員清點貨幣。中新社記者 張雲 攝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董事長劉貴生2日撰文稱,40年來,中國印鈔造幣歷經恢復整頓、布局調整、快速發展、轉型升級等重要階段,走出了一條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現代化企業振興之路。今天,中國印鈔造幣已經發展成為擁有23家大中型企業和1家國家級技術中心的產業集群,在全球同行業中產業規模最大、門類最為齊全,成為國際貨幣印製舞台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造幣廠走出大山深處進入「快車道」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根據國家對大小「三線」進行調整的決定,多家印鈔造幣企業走出大山深處,先後在石家莊、南昌、成都、南京、崑山等地實施重建;保定鈔票紙業公司、西安印鈔公司亦在此階段收歸人民銀行管理。經過一系列布局調整,印鈔造幣行業生產能力大為提升,產業布局更為合理,逐漸步入了發展壯大的快車道。
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數字技術的發展和非現金支付手段的興起,印鈔造幣行業開啟了全面轉型升級之路。制定了「主業為基、多元發展」的經營策略,規划了「現金製造、現金服務、貨幣文化、數字貨幣」四大業務板塊的發展戰略。
其中,確立了實現「四個轉變」的發展路徑,即: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單一的產品製造商向貨幣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從僅盯國內市場向緊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轉變,從現金生產的提供者向數字貨幣的建設、運行、維護、管理者轉變。
解密「僅次於原子彈的機密」
貨幣製造技術曾經被稱為「僅次於原子彈的機密」,國外一直對關鍵技術採取封鎖政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雖然中國取得了以「145甲」印鈔機、固定水印鈔票紙為代表的一些技術突破,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印製人民幣的設備和技術仍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後發行了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幣,印鈔造幣行業藉此在設計能力、防偽技術、裝備水平、生產工藝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幣逐步向可自由兌換貨幣方向發展,從而要求人民幣在券別結構、票面材質、製版印刷技術、機讀性能及防偽措施等方面都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這些新的要求在第五套人民幣身上得以集中實現。
以第五套人民幣壹佰圓券為例,經過從1999年版到2005年版、再到2015年版的兩次提升,光彩光變油墨、全息磁性安全線、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計算機輔助設計製版、數字白水印等諸多國際先進技術得以成功應用,實現了人民幣防偽技術集成化、系統化,提高了人民幣的整體質量。第五套人民幣在公眾防偽、專業防偽、機讀防偽水平、流通耐性、綜合品質等方面均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掀開神秘面紗 中國印鈔走向國際舞台
一直以來,作為「特種行業」「保密單位」的印鈔造幣行業,對社會公眾來說都是一個神秘的存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中國印鈔造幣行業除完成指令性生產任務之外,越來越多地以市場經濟主體的身份進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參與競爭。
「中國印鈔造幣」「中鈔」品牌應運而生。特別是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牢牢抓住這一大好契機,確立了國際化發展戰略。
2015年,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在尼泊爾市場首次以投標方式獲取國際印鈔商業訂單,先後中標100盧比、1000盧比和5盧比印鈔訂單。從第一單與國際印鈔企業合作,到第二單版、墨、紙、線全過程的國產化輸入,再到第三單設計、工藝、技術、材料全部採用中鈔標準。尼泊爾鈔票訂單實現了從「中國出口」到「中國製造」再到「中國標準」的「三級跳」,成為中國印鈔造幣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標誌性成果。在此期間,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還成功中標泰國、孟加拉、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巴西、波蘭等多個國家的貨幣生產項目,成功實現了全產業鏈輸出,在國際貨幣舞台發出了中國聲音。 (記者 魏晞)
※作為我們的母星,你真的了解地球嗎?
※為何從來沒有任何國家敢去佔領南極洲
TAG:綜合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