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溫病臨證病案之伏暑病

溫病臨證病案之伏暑病

前言

溫病學是數千年來人們在防治疾病中積累的經驗結晶,既傳承了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的理論,又發展和填補了中醫防治熱性病方面的許多空白,在歷代防病治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溫病臨證病案及其相關解析,對於師承學員和中醫愛好者學習並用好溫病學知識、領會其臨床運用、解決臨床問題具有實用價值。

伏暑病 衛氣同病證

武林陳某,素信於豐,一日忽作寒熱,來邀診治。因被雨阻未往,伊有同事知醫,遂用辛散風寒之葯,得大汗而熱退盡。

詎知次日午刻,熱勢仍然,汗多口渴,痰喘諸恙又萌,脈象舉取滑而有力,沉取數甚,舌苔黃黑無津。

豐日:「此伏暑病也,理當先用微辛以透其表,荊、防、羌、芷過於辛溫,宜乎劫津奪液矣。今之觀症,伏邪已化為火,金臟被其所刑,當用清涼滌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細地、洋參。」

服二劑,舌苔轉潤,渴飲亦減,唯午後尚有微熱,故照舊方,更佐蟬衣、薄荷,又服二劑,熱從汗解。但痰喘依然,夜卧不能安枕,改用二陳、蘇、葶、旋、杏,服之又中病機。後議補養常方,稇載歸里矣。

(清?雷豐,時病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4.)

病案解析

衛氣同病的臨床表現常見發熱惡寒,肢體酸楚,心煩口渴,小溲黃赤,腕痞苔膩,脈濡數。發熱惡寒、心煩口渴、腕痞苔膩為本證辨證要點。

本案患者病發雨濕之季,初時忽作塞熱,服用辛溫發散葯後,次日熱勢仍然,汗多口渴,痰喘諸恙又萌,舌苔黃黑無津,脈滑數說明伏署衛氣同病,化火傷陰。

衛氣同病證為伏暑初起所常見,內有暑濕,外有表邪,表裡同病之病候。暑熱內鬱氣分,故見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脈數等症;濕邪困阻氣機,則脘痞,肢體酸楚,苔膩,脈濡;時邪郁表故見發熱惡風寒等症。

本案陳某初病寒熱,乃伏暑暑濕郁於里,外邪在表之象,但其同事誤以風寒外感論治,投以辛散風寒之葯,葯後雖腠理開泄得大汗,而熱退盡,但終因內有鬱熱,加之誤汗傷津,以至次日熱又復起,且汗多口渴,痰喘諸恙又萌,舌苔黃黑無津,脈滑數有力,呈現出一派里熱化火,陰津受損之象。

衛氣同病證與秋冬季節外感風寒而引起的傷寒、感冒均有衛表見症,初起有相似之處,但風寒在表者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等表證為特點,並無口渴、心煩、脘痞、苔膩等暑濕內部之里證,此與伏暑既有表證又有里證有顯著的差異。另外,本證與春溫初起發於氣分而兼有表證者,均為表裡同病,在臨床表現上有一定相似之處,亦應鑒別。其主要區別是里證不同,春溫為鬱熱在里,而伏暑為暑濕內蘊;其次在發病季節上也不同,春溫發於春季,衛氣同病證則發於秋冬,可辨之。

治宜疏散表邪,清暑化濕。方選雷氏清宣溫化法(連翹、杏仁、瓜蔞殼、陳皮、茯苓、制半夏、甘草、佩蘭葉、荷葉)(《時病論》)。

本證外有表邪,當予疏散表邪;里有暑濕,又當清暑化濕,此當用表裡同治之法。雷氏清宣溫化法方中以連翹寒而不滯,清宣瀉熱;杏仁辛潤不燥,溫散表邪;配以佩蘭、荷葉芳化疏透;陳皮、瓜蔞殼宣暢氣機;半夏、茯苓化除里濕;甘草調和諸葯;合用可使表裡之邪各得分解。

本案在初起時,若能以雷氏清宣溫化法疏散表邪,清暑化濕,表裡之邪則可分解。惜其同事誤以風寒論治,則伏邪化火,金臟被刑。雷氏在接診時,抓住伏暑過服辛溫,化火傷陰。這一主要病機,投以清涼滌暑法(青蒿、連翹、白扁豆、白茯苓、通草、滑石、甘草、西瓜翠衣)去扁豆、通草,加細地、洋參清熱生津利濕之劑。服2劑後,諸症即減,因汗後有微熱,乃以原方加蟬衣、薄荷以投熱外泄。又服2劑熱從汗解之後,因痰喘未除,故又轉手化痰平喘,切中病機後,終以補養常方善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承大家談 的精彩文章:

TAG:師承大家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