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各宗派對「心與外境」的不同認識

佛教各宗派對「心與外境」的不同認識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佛教各宗派對於外境和心的認識是不同的,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中說:「證彼唯詮境,正住現唯心。」意思是說,一切外境,除了心的顯現之外,沒有絲毫實有存在。

小乘一切有部和經部認為,我們凡夫在不觀察的時候,認為外境都是實有的,但是如果深入觀察分析,就會發現,任何事物都是由無數個微小部分組成的。例如一張桌子,是由桌面、桌腿、釘子等組成的,進一步來看,又是由木頭和鐵的分子、原子等組成的。不僅是這些物品,我們人體也是一樣,由各種器官、臟腑、肌肉、神經、血管等組成,而這些器官組織等又是由細胞組成的,再進一步又是由分子、原子等組成的。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由各種條件組合而成,即因緣和合而成。只有各種條件具足後,才能顯現出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境。

小乘二部就像這樣去拆解分析各種事物,只要能被拆解分析的,就屬於是世俗諦,他們一直分析到無分微塵,就無法繼續拆解下去了,認為無分微塵就是構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單位,這就是小乘的勝義諦。所以對於小乘來說,粗大的外境是不存在的,但是微細的外境——無分微塵是實有存在的。小乘對於心的認識也一樣,認為粗大的心相續不存在,比如一小時、一分鐘的心相續,只是由很多微小的心相續組成的,但是最後拆解分析到極為微細的心相續——無分剎那,小乘的認識就止步於此了,他們認為無分剎那的心是實有存在的。

唯識宗是不承認小乘的無分微塵和無分剎那的,他們會問,既然說有無分微塵的存在,那麼這個無分微塵有沒有上下、前後、左右呢?如果有,就可以繼續拆分下去,那就不是「無分」了;如果沒有,就等於說沒有任何東西存在,那無分微塵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唯識宗以這種邏輯推理,就將一切有部和經部的理論推翻了。

唯識宗主要依據《楞伽經》《解深密經》等四部經典,提倡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認為一切都是心的顯現,將外境實有的觀點徹底打破了

中觀的見地不但打破了對外境實有存在的執著,更進一步認識到,心本身也不是實有存在的,這是唯識宗所沒有突破的。唯識宗分為真相唯識宗和假相唯識宗,假相唯識宗的觀點稍微接近中觀,但二者都沒有破除對自心實有存在的執著。真相唯識認為,外境雖然是心的幻化顯現,但心是真實存在的。假相唯識認為,外境與心都不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心的覺知是存在的,因此才能夠感受到心與外境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證彼唯詮境,正住現唯心。爾後現量證,法界離二相。慧知心外無,復證心亦無。具慧知無二,住無彼法界。」意思是說,在證得了外境是心的顯現之後,也證得了心並非是實有存在的,所以說「復證心亦無」。具有智慧的人,徹底破除了對於能取和所取的執著,既無外境,又無內心,那會成為什麼樣的一種狀態呢?就會安住在遠離二取執著的大法界之中,即「住無彼法界」。這就是中觀的見地

與此相同的,第三世大寶法王讓炯多傑在《了義大手印祈願文》中說:「觀察境時無境唯是心,尋找心時無心心性空,觀察二者二執自解脫,願能了悟光明心實相。」即以智慧觀察外境的時候,發現沒有任何自性實有的外境存在,外境只是心的顯現而已;而進一步觀察心的時候,也無法找到心的實有存在,心的本性也是空性;因此對於能取與所取這二者的執著,自然就解脫了,就像一條蛇打結後,它自己就會解開了;最後是祈願,願我能證悟心的本來面目——光明。這裡的「光明」並不是我們肉眼所見的光亮,而是指徹底消除了所有執著、破除了無明之後的狀態,就稱之為「光明」,這是證悟的功德,即我們常說的「涅槃寂靜」。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沒有發財,也許恰恰是佛菩薩的加持【朗讀篇】

放下的力量【朗讀篇】

關於中陰【朗讀篇】

你的內心強大嗎?來看看佛法中的「強心秘訣」

你想過嗎?吃素也可能吃出惡業【朗讀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