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所有佛法都可以完全信任和依靠嗎?

所有佛法都可以完全信任和依靠嗎?

四依和四不依(下篇)

上篇內容回顧:我們信佛,究竟「信」得對不對?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依智不依識

一切萬法的本性、一切諸法的究竟實相就是勝義,勝義遠離一切戲論。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觀根本慧論》中講了八種戲論,即生與滅、斷與常、一與異、來與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就是從遠離戲論的角度來說的。勝義的境界中不存在八種戲論,是超越二元對立的。通常我們所說的「二元」就是佛法中所講的「戲論」。二元對立無處不在,譬如高低、長短、大小、好壞、胖瘦、黑白等等,但是能夠障礙我們解脫和成就的最大的二元對立就是上述八種戲論。八戲論就代表了一切戲論,代表了一切二元對立。所以佛法中說的遠離戲論,就是遠離一切二元對立。

中觀中還有一個說法叫「遠離四邊八戲」,除了八種戲論,還有四邊,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種邊見。中觀的見地一定是遠離有、無、亦有亦無和非有非無這四邊的。譬如有人說空性就是什麼都沒有,這就是偏執了四邊中的「無」,這種執著是最可怕的。大成就者薩惹哈說過,執著「有」的人像豬一樣愚痴,而執著「無」的人比豬還愚痴。因為執著「有」的人還會相信因果的存在,因而生在三善道中,而執著「無」的人會因為不信因果而墮落在三惡道。很多人將「空性」誤解成什麼都沒有的「空」,這是完全錯誤的。例如在藏文《心經》中,對於五蘊的描述是「五蘊自性空」,而不是「五蘊皆空」。所以「空性」中的「性」字很重要,是「性」空,性空就不妨礙顯現,但顯現的本質沒有實有的自性,不是實質的存在,所以稱之為「空性」或「性空」。

具備這樣的中觀勝義諦的見地,就叫做「智」,就是「依智不依識」的「智」。

佛陀在第一轉法輪時講的無我的智慧和空性的智慧是「智」。在第二轉法輪時所講的勝義諦實相,即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超越一切二元對立、超越四邊的見地,能達到這樣境界的智慧也是「智」,以這樣的智慧能夠證得人無我和法無我。在三轉法輪時,佛陀講了「光明如來藏」,是毫無顛倒的究竟實相,或者大手印教法中所講的「俱生智」,這些都屬於三轉法輪所講的「智」。上面這些都是「依智不依識」中所應依止的「智」。

另外,通達一切萬法顯現的廣大智慧稱為「盡所有智」,通達諸法本質、究竟實相的深度智慧稱為「如所有智」。佛陀既具備能夠自利的如所有智,也具備能夠利他的盡所有智,以如所有智證得法身果位,以盡所有智證得報身和化身果位,成辦任運利益眾生的事業。如所有智與盡所有智也是所應依止的「智」。

還有我們常說的「轉八識成四智」,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加上四種智的載體——法界體性智,這五種智慧也是我們所應依止的「智」。

我們應該依止上述的各種「智」,而不應該依止自己的「識」。具體來說,「識」有哪些呢?主張此身實有、永恆、有自性的見地,如勝論外道和數論外道的見地,都屬於「常見」,都是不能依止的「識」。執著「我」與「五蘊」為實有存在,執著「人我」和「法我」實際存在,這也是錯誤的見地,也是不能依止的「識」。另外,執著世法的五種妙欲,貪執衣食住行的享受,貪吃、貪喝、貪玩、貪睡等等,這都是屬於不能依止的「識」。總之,在無明與我執支配下所產生的錯誤見解,包括不信因果、不信正法、不辨善惡等,乃至各種世間的成見、觀點,都屬於不能依止的「識」。

「識」就是無明的產物,從根本上就是錯的,所以不能依止。就像一棵有毒的樹,樹的葉子、花、果自然也都有毒,都不能食用。不要以為我們看到、聽到的就是真實的,我們對所看、所聽的事物進行判斷就是依靠主觀的「識」,而不幸的是,這個主觀的「識」正是建立在無明和我執之上,所以都是不可靠的,是不能依止的。

「智」是覺醒的,「識」是迷惑的。覺醒的智是可靠的,迷惑的心識是靠不住的。覺醒的智讓我們解脫,證悟佛果;迷惑的心識只能讓我們墮落輪迴,飽受痛苦。諸佛菩薩、大成就者們,他們有那麼偉大的度生事業,有那麼多無法描述的功德,都是由「智」而生;而我們之所以從無始以來遭受那麼多痛苦,有那麼多染污煩惱,甚至有那麼多難以懺悔清凈的罪業,全都是因「識」而成。因此,我們一定要「依智不依識」!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了義」是指究竟的法義;「不了義」就是不究竟的法義,為了讓你能夠接受了義法,而根據你的因緣和福報所宣說的,適合你目前的智慧和根器的法,就是不了義法。了義法與聽聞者的根器、智慧、福報等都無關,所表達的就是究竟的境界、見地,是勝義諦的法。

對於世間的學者、科學家、哲學家、知識分子等,包括聲聞、緣覺,了義法是他們無法接受、無法想像、無法通達的,超越了他們的概念、理解,其智慧無法企及,因此不能直接對他們宣說了義法。在十八條根本菩薩戒中規定,如果向聲聞種姓的人宣說大乘法是不允許的,或者向無法接受空性見地的人宣說空性,也是破戒的行為。所以了義法不是能夠隨便宣說的,聽者必須要能達到相應的因緣、智慧、根器才可以。

譬如兒童生病時的服藥方法與成年人不同,成年人直接服用就可以,但是孩子往往會拒絕服用苦藥,所以孩子的父母就會用善巧的方法,將葯加入到牛奶或飲料里讓孩子服用,而不會告訴孩子牛奶或飲料里有葯。一點點的藥物加入到大量的牛奶、飲料里,這就像是不了義法。而了義法就像是直接吃藥或者做手術一樣,不會考慮苦和痛的問題,直搗病灶。

初學者一定要打好基礎,要生起出離心,觀修無常、四共加行等前行法,為通達了義法而做好準備。幾年前圓寂的寧瑪派大成就者夏扎仁波切,從來不會直接傳授弟子加行、大手印、大圓滿這些法,如果想向他求法,他會首先要求你在八年內念滿一億遍蓮師心咒。我的好幾位朋友就是這樣,他們都不是普通的居士弟子,都是出家的修行者。他們前往尼泊爾與藏地之間一個叫幽摩(Yolmo)的地方去拜見夏扎仁波切,那是一處雪山聖地,要走很多天才能到達。夏扎仁波切還是讓他們念蓮師心咒,所以在八年的時間內,我的這幾位朋友每天都是晚上九點入睡,凌晨三點起床,除了吃飯解手,一直不停地念誦蓮師心咒。在八年內念完了一億遍蓮師心咒後,他們又去覲見夏扎仁波切,才得到許可開始修持五加行。那時候他們再修加行法,與普通人的境界已經截然不同了,修完加行之後,夏扎仁波切才會根據弟子的情況決定是否傳授他大圓滿法。所以了義法不是隨隨便便就宣說的。

了義法極其深、廣,不可思議,只有利根者才能領受。顯教中的中觀自空見、他空見、般若、如來藏、光明等法,密教中的俱生智、大手印、大圓滿等法,都是屬於了義法。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並不是說讓你直接依止了義法而不去學習不了義法,而是應該知道,現在學習的不了義法是方便法門,雖然是不得不修的,但我們的究竟目的是要通達了義法。

譬如果農種蘋果,他要悉心照料蘋果樹,樹根、樹榦、樹葉都要照料好,但是他的目的不是要樹根、樹榦和樹葉,而是為了獲得蘋果的果實,但是如果沒有前面照料樹木的過程,是不會有最後的結果的。如果他從來不播種、種樹,每天只是對著空中祈禱:「我要蘋果,我要蘋果……」這樣能收穫蘋果嗎?所以前面的過程很重要,不但能否收穫蘋果取決於果農是否種樹,而且他照料果樹的情況也決定了以後蘋果果實的質量。

正如密勒日巴尊者在道歌中所唱的,佛陀是說謊者,因為他為眾生宣講不了義法,這就是佛陀度生的善巧方便。為了能夠通達了義法,我們必須好好修持不了義法,建立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所以不了義法是了義法的基礎。佛陀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而成佛,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的修持中付出了無量的勤苦,繼而證悟初地、二地直到八地,十地圓滿之後才最終證悟成佛。在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中,很多都是不了義法的修持,但是沒有前面不了義法的修持,就不會有最後在菩提樹下證悟了義法的時刻。

講出離心的法就是不了義法,是為了讓我們生起出離輪迴的決心。當年佛陀在凈飯王的王宮時,就已經有了出離心的種子,後來經過幾個城門時看見老、病、死的三個人而生起出離心,這就是示現出離心的不了義法。

佛陀教導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小乘、大乘的次第法教,都是為了令弟子通達了義法而宣示的不了義法。以及教法中分成一切有部、經部、唯識宗、中觀自性、一乘等,前面的不了義教也是為了給後面學習了義法打基礎。譬如通達了一切有部之後,再學習經部教法來提升見地,繼而再學習唯識宗的觀點,等智慧更加成熟了再學習中觀自續派、應成派,然後才能接受一乘法,進入密教金剛乘,學習四續部的見地,修習無上瑜伽、大手印、大圓滿等。佛教的整個教育體系就是為了一步一步逐漸引導學人,前面所學的都是不了義法。

即便是中觀見地中將萬法抉擇為空性時,也分為無遮的空性和非遮的空性。無遮的空性是將諸法抉擇為空性後,不承認再存有任何一法;非遮的空性是將世間的煩惱、我執等一切顯現抉擇為空性後,承認還有佛陀的三身、五智、如來藏等存在。在藏傳佛教中,有些教派承許的是無遮的空性,有些教派則承許非遮的空性。蔣貢康楚仁波切是弘揚他空見的代表人物,所以他說,在自宗內,哪怕是無遮的空性見,也應認定為不了義法。

總而言之,為適應眾生的智慧、福德、因緣而暫時宣說的法都是不了義法。所以見地很重要,如果沒有正知正見,沒有通達佛法的甚深法義,根本就無法甄別哪些是了義法,哪些是不了義法,所謂的「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也就無從談起了。所以,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努力學習,要能夠真正明白何為「不了義」、何為「了義」。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佛法是內道,別讓形式代替了本質【朗讀篇】

因果與善惡【朗讀篇】

智慧和慈悲是佛教的精髓【朗讀篇】

讓靈魂找到美好的歸宿【朗讀篇】

沒有發財,也許恰恰是佛菩薩的加持【朗讀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與佛法結惡緣者也會從輪迴中解脫朗讀篇
說不上是個好人,能成為佛弟子嗎?朗讀篇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