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科院科研成果全球居首 創新葯成果初現

中科院科研成果全球居首 創新葯成果初現

中科院科研成果全球居首 創新葯成果初現

來源:中國醫藥信息網

隨著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呈現爆炸性增長,中國的科學精英也正在世界各地的著名科研機構中不斷嶄露頭角。

6月,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發布,中國學術機構繼續位居榜首,且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學術機構佔據了多數的名額。美國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伯克利大學均排名在前十。

根據上一年度高質量研究成果的數量統計,榜單前15家機構如下:

中科院科研成果全球居首 創新葯成果初現

榜單全部500家機構的鏈接: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8/institution/all/all

其實中國科學院今年是再次位居榜首,而中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也在今年排名中有所前進。據新華社報道,南京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也從去年一躍進入頂級行列。

儘管如此,中國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0的學術中心只有16個,而2016年僅有11個。

排名真的是最重要的嗎?重要的應該是科研能力的轉化,讓技術落地。

第一批中國生物技術企業主要是瞄準美國合作夥伴批准的藥物許可證和處於臨床後期研究階段的藥物,這種商業模式似乎很好。同時,籌集資金,推動已知商品的開發,國內企業也可以在試驗設計上提出清晰的想法。但現在看來,這已經遠遠不夠了。

在近幾年葯政改革不斷落地後,默克和阿斯利康等大公司的研發成果持續享受著我國監管措施調整的紅利,在新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不少進展。

在此期間,國內各地的研發企業也致力於填補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藥物研發差距。我國現在已有自主研發的藥物獲得批准,「第一波」創新藥物從研發管線中篩選出來,國內一直缺失的原研藥物開發、市場化的工作正在快速推進。

目前恆瑞醫藥、復星醫藥、石葯集團、綠葉製藥等國內葯企的成果已經初見成效,已有近30個1.1類新葯產品處在三期臨床階段。「研發一哥」恆瑞除了19K(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已經上市外,還有吡咯替尼、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等10億元以上的品種處在三期階段。

預計到2030年,以研發出的「新活躍成分」計算,中國對全球醫藥創新的貢獻將從目前的2%提高到12 %,進入全球第二梯隊;中國企業在全球醫藥研發的金額佔比,將從目前的5%提高到20%,超過英國而位居全球第二。

從成果角度去看,未來十年,中國將每年產生1-2個全球首創(First-in-Class)新葯,10年中出現3-5個全球銷量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品種。而創新葯銷售20%將來自海外市場。

中國生物製藥業的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不僅僅是因為獲得融資,更多的變化應該是直線前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重磅|一個小小的麻醉醫生的建議,導致一篇引用量達到1759次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文章撤稿,另外又破天荒的重新再發表了一次
3篇10分文章,10x Genomics帶你玩轉腫瘤研究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