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這4頭牛,每頭重達40噸,修建於1200年前,彰顯「大唐盛世」

中國這4頭牛,每頭重達40噸,修建於1200年前,彰顯「大唐盛世」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大致意思是你就算沒有吃過豬肉,也肯定講過豬跑,不過這老一輩的俗語了,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不再適用,因為現在很多在城市裡長大的人,還真就只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但對於牛這種大型牲畜,大家肯定不會陌生,畢竟這在電視節目、廣告(牛奶)也能常看到,可你見過重達40噸的文物牛嗎?

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所屬古蒲州城管轄範圍內的黃河著名古渡口,該渡口始建於公元724年,也就是說距今已有1200多年(接近1300年),此渡口之上建有一座連接黃河兩岸的新蒲津橋(最早蒲津橋存在於春秋戰國時期,後因隋唐時期年久失修毀壞),為了新建蒲津橋能足夠承載處於最強盛時期的唐朝的黃河兩岸人民貿易來往(唐玄宗時期),國家當時決定舉國之力打造這條長安(首都)通往黃河以東的交通樞紐橋樑。

蒲津橋全場360餘米,以木船作為基石,在船面鋪上木板,本定為竹索浮橋,結果被霸氣的唐玄宗親自下令改建鐵索浮橋,並在兩岸各修有兩頭長3.3米、高1.5米、重約40噸的鐵牛,作為索樁來穩固浮橋。可能你還不清楚以當年冶金條件,修建這麼一座大橋是什麼概念,更加不明白為什麼修建蒲津橋能算是動用舉國之力,筆者簡單告訴你:蒲津橋總體用鐵量,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國家唐朝年產鐵量的五分之四!(放在今天就是美國花了全國五分之四重要資源做了件事)

蒲津橋的誕生令原本不算出眾的古蒲州城地位一漲再漲,一直到成為全國六大城市之一(相當於今天北上廣深地位),這項當年的超級工程足以彰顯大唐盛世。可好景不長,大家都知道自唐朝之後,長安城就已經逐漸在走下坡路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老話便是誕生於蒲津橋黃河兩岸的百姓嘴裡,當時指的是國度遷都於開封、北京、南京等東部地區,未再回來西部的長安城,蒲津橋兩岸繁榮景象也慢慢消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起來。

隨著時間推移,古時人們根本就不注重保護環境,亂砍亂伐導致黃河兩岸生態破壞嚴重,改道現象時有發生,洪水夾雜著大量泥沙席捲大地,蒲津橋也最終消失於人們視野之中,被黃泥給掩埋。近代中國學者在史書記載內得知蒲津橋消息,為了再次使其重見天日,一位博物館館長獨自在黃河兩岸奔波一、兩年探訪當地老人,1989年終於在古蒲州城外找到那4座鐵牛,挖開周邊泥土,找到被埋沒多年的蒲津橋。

且不論古橋本身價值,就這4頭鐵牛一經面世,便自動成為全國最重文物、國之重器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草原鷹 的精彩文章:

這個村落名字「埋在地下」,由一群挖煤礦工挖出,用以命名
中國這5個景點「好不正經」,看著就令人尷尬,不適合男女同游

TAG:綠草原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