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原生內容井噴 網綜如何深耕產業鏈?

互聯網原生內容井噴 網綜如何深耕產業鏈?

網綜產業正出現井噴現象。《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13年網綜產業規模還較小,2014年開始出現產業升級現象,而到了2017年全年出現了159部網綜,新上線播出的網路綜藝節目較2016年同比增長53%,播放量同比增長120%。

2018年6月16日下午,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的「網綜的產業化升級」主題論壇舉行,阿里大文娛大優酷MAD工作室總經理宋秉華在現場介紹,2015年土豆的自製內容投入達到3億元,而到2018年製作預算超過3億元的網綜已經超過8個,今年下半年製作預算超過5億元的項目,也將有1到3個會出現。除此之外,網綜的招商規模也在增長,宋秉華預測未來冠名費在10億元甚至更高的網綜將會出現。

文娛與互聯網交叉結合

阿里大文娛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兼CTO庄卓然認為,2017年整體來看,互聯網原生內容是井噴的一年,平台對內容的投資規模增長率超過100%。同時中國整個文娛產業不斷地跟互聯網技術進行交叉結合,出現大量互聯網原生的綜藝內容。

本報記者注意到,在互聯網平台加大內容投入下,一批優秀的傳統內容製作人、編劇也加入到了網綜、網劇產業。比如著名編劇張巍,曾創作出《杜拉拉升職記》《陸貞傳奇》等熱播電視劇,其目前也在創作網劇;比如日月星光傳媒創始人、董事長、著名電視製作人易驊,她曾是《快樂大本營》的創始元老,製作過《年代秀》獲年度綜藝大獎,開創性引進《The Amazing Race》製作《極速前進》,目前也加入了互聯網內容的製作行列。

張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傳統平台和互聯網平台對內容創作的影響,她表示不太會有這種思考,因為原來寫給傳統平台的戲也會在互聯網播出。她認為編劇不應以開放尺度來吸引觀眾,如果題材、內容、情節、人物都很有意思,無論在哪個平台播出觀眾都會喜歡。

庄卓然強調,相比過去的電視綜藝而言,網路綜藝的包容性和創新性更強。且互聯網對於頭部內容營銷能力更強,能看到更多元的商業機會。

以去年優酷的自製網劇《軍師聯盟》為例,優酷針對《軍師聯盟》做了一系列基於阿里文娛板塊的宣傳推廣。而在今年的大熱的網綜《這就是街舞》與阿里體系的電商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么、口碑、盒馬進行了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宣推聯動,使《這就是街舞》增加了40%的曝光效果。

而記者了解到,優酷將世界盃的宣發以同樣的方式來做。僅在世界盃第一天,優酷新增會員數增長160%,日活躍用戶增長20%。庄卓然強調:「這不僅僅是用戶之間的聯動,更多的是世界盃內容在淘寶和天貓怎樣做出更多的衍生品的消費,使大的宣發矩陣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同時,庄卓然認為,文娛產業的互聯網化不僅體現在消費環節,生產和分發環節同樣可以利用機器智能。據其介紹,優酷目前的技術可將正在直播的視頻中的人物、動作、行為做識別與分析,快速將其中精彩的片段截出。目前優酷平台上有關世界盃的短視頻,20%是通過機器剪出。

產業化深耕

此前,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各大平台不斷加大對於自製內容的投入,平台間的競爭將會進入差異化競爭階段。

而不同平台的自製內容也給產業化升級帶來更多想像空間,平台也在思考如何深耕產業鏈。

6月16日,網綜《這!就是街舞》總導演、燦星製作副總裁陸偉在現場說道,《這!就是街舞》是燦星製作第一次做超級網綜。其中給他最大的感觸是,互聯網平台與傳統電視相比,互聯網平台在內容製作過程中會根據播出過程中用戶的反饋進行修正,修正的效果會立竿見影地出現在點擊量和下一集的拖拽率上。

在產業化的思考上,陸偉表示在《這!就是街舞》製作過程中,定下核心文化主題以後,就開始思考如何為節目的產業化發展留下空間。比如給節目設置符號,「該節目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是符號化和標識化,第二是給符號和標識賦能,經過賦能的符號和標識,可能會成為產業發展的基礎,比如節目中用到的兩個道具和四個隊名,毛巾代表勝利,瓶子代表誰能出戰進行挑戰,是命運的象徵,是核心標誌物。」陸偉說道。該節目後期藉助天貓平台開始做節目核心產品銷售,包括隊服、毛巾等。

而在節目結束後的後端發展上,優酷或者優酷的投資方會簽約藝人。在該節目賽制設置中,一直呈現的是一個具有很強個人能力的舞者,每個隊里個人能力最強的人才能走到最後。陸偉說道:「這個節目如果要在產業化當中走得更遠,就要定義中國街舞行業標準。」在他看來,中國街舞如果要走向國際,成為街舞強國,肯定需要更強更好的個人舞者,需要引領中國街舞標準的人。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愛奇藝和優酷播出《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新形式網綜後,讓「網綜出道」成為可能。通過劇情化、真人秀養成感,為藝人孵化和偶像打造提供了新思路。據優酷介紹,此前阿里和優酷已成立經紀公司,優酷希望能將節目中有潛力的舞者,推出成為中國有影響力的舞蹈明星。阿里大文娛旗下的藝人經紀公司酷漾娛樂還簽約了部分優秀節目選手,延長了IP的生命力。

而優酷在2018年下半年即將推出「這就是」系列的另一檔綜藝《這!就是灌籃》,據悉,該檔節目已經開始很多延伸動作,包括遊戲開發、音樂作品開發等。該檔節目製作人易驊在現場表示:「原來做節目就想90分鐘如何做好內容,現在想內容的同時,要拿出一大部分時間想整個內容的產業規劃是什麼。現在要想節目的系列球該如何做,除此之外,還要想包括球服創新、明星陣容、配套公仔、隊名等在內的其他東西。」記者了解到,除了線上的節目,《這!就是灌籃》已經誕生兩個線下賽事,將隨著節目播出每年定期推出。

而《吐槽大會》的出品人、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兼CEO賀曉曦也認為,喜劇形式的節目在台上被很多人認知,但是在線下很少有機會參與。他認為綜藝做完之後,一定要到線下深耕產業,讓更多人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

「我們做文化產業的時候,要多參考體育產業來思考,將綜藝理解成賽事直播,把更多訓練或者人才培養機制的邏輯對應起來。我們通過綜藝讓大家看到年輕喜劇里有《吐槽大會》這樣類似歐冠級別的比賽。而在線下將各個層級比賽區分並且產品化,這個過程更難,因為這個市場沒有人做。這是很難的地方,但是也是很有價值的地方。」賀曉曦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經e商圈 的精彩文章:

小米八年進擊:迎「雙線」作戰大考
燦星文化上市在即 引機構競相分食

TAG:中經e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