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學種菜?聰明人有不為之事
「
導讀
《荀子·天論》:「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這句話的大意是:一個能乾的人不去做不該做且不能做的事情,一個聰明的人不去考慮不該他考慮的事情。
」
作為社會個體的人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學習和處理問題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求我們做事情考慮問題要有所側重,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慮有所不慮,抓住主要矛盾,以點帶面,成功的幾率就大得多。
《論語·子路》記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對於樊遲向他求教種莊稼和蔬菜一事非常不滿,並對他進行了一番批評。
孔子的意思是:樊遲作為我的學生,應該先學好「仁義禮智信」的大道,這種要緊的事情你還做不完學不好呢,怎麼會有心思去學習如何耕地種菜呢?你樊遲如果真想學,可以去找農民朋友而不必問我。
孔子作為教育家,他教育學生並不是想要把學生們培養成擁有某種技能的專門性人才。他的目的是使學生「成人」,教育的內容是怎樣「做人」,類似現在的基礎性教育工作。
具體到如何種地種菜,因社會分工不同,孔子沒有精力研究,也是個門外漢。樊遲作為學生沒有把握到孔子學問之道的精髓,沒有做到「有所不為」和「有所不慮」,這是讓孔子失望和生氣的根本原因。
與孔子相反,現代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雖然也是大學老師,但作為我國雜交水稻的領軍人物卻幾乎天天要與土地打交道。
他要經常與學生們一起下地查看水稻禾苗的長勢、病蟲害的情況等,以便掌握生產的第一手資料,為培育出更優良的品種做準備。
袁隆平先生說:「我夢見我們種的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和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這個禾下乘涼的夢先生做過兩次,而關於水稻的夢則幾乎一做就是一輩子。
種地,是農業專家袁隆平先生的強項,卻是教育家孔子的弱項。事業側重點的不同,讓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大不同,這正是他們的偉大之處,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結果。
有所不為有所不慮,是為了更好的讓一個人「在其位,謀其政。」抓大放小,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否則本職工作做不好,渾渾噩噩、尸位素餐地混日子,終會害人害己。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也是才女謝道韞的丈夫,他篤信五斗米教,雖官居會稽太守,但整日渾渾噩噩,在其位不謀其政。
公元399年,同樣信奉五斗米教的孫恩率眾造反,兵臨會稽城下。作為太守的王凝之只知道鑽在道室里禱告,祈求神靈的保佑。
當屬下請求他趕快出兵時,王凝之卻說自己已經向大仙請示過了,大仙已指派數萬鬼兵駐守要塞,不必擔心反賊。因為沒有任何的防備,叛軍於十一月攻陷會稽城,王凝之和子女全部遇難。
王凝之作為太守,本該組織軍民積極備戰抗敵,而不是將希望寄托在所謂的「大仙」身上,但他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卻做了,這讓呆板昏庸的王凝之付出了沉痛代價,也讓我們後人唏噓的同時痛恨他的迂腐。
一個能幹的人懂得哪些事是該做的,哪些事是不應該做的。一個聰明的人知道有些事是自己不能考慮也不該考慮的。
發現自己的聰明和不足之處已經很不容易,如能做到揚長避短、有所不為有所不慮,則已經上升到人格的更高境界,成功指日可待。
※生活未必全是苟且 詩意不必尋到遠方
※做菜如做人:過猶不及 最要緊是恰到好處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