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事業成就的重要原因不在於天生的智商,而在於思想管理
最近,兮君愛上了看傳記,想給大家分享一些心得。想起之前查理?芒格說他最喜歡看的書是名人傳記,而且最喜歡研究別人是怎麼失敗的,因為他是一個逆向思維的人嘛。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角度,但是研究怎麼成功還是很有必要的,只不過應該再深入一點,我們應該研究別人是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的。
沒有人天生就具備成功的基因。如果說成功是一盤上色香味俱佳的菜(原諒我的比喻這麼接地氣,哈哈),那麼這盤菜會成功的原因包括:
良好的驅動力(本身很想做這道菜)+思想獨特(對做菜的工藝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心理素質好(不毛燥)
以何為人生的驅動力?
你把什麼作為自己人生的驅動力?
在《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洛克菲勒特別提到了小時候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不公平之事。
「一個晴朗的下午,老師對我們說,有位攝影師要來拍學生上課的照片。對於我這麼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而言,照相太奢侈了,儘管以前曾照過,次數也少得可憐。所以,攝影師剛出現在教室,我頭腦中已經開始幻想如何能讓自己在照片中顯得英俊一點、自然一點,該怎麼站位,怎麼擺姿勢……我用渴望而愉悅的眼神一直盯著那位正在取景的攝影師,希望趕緊出現在他的鏡頭中。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令我失望至極。他直起彎著的腰身,用手指著我說,老師,能讓那位學生不拍照嗎?他穿得太寒酸了。老師聽從了攝影師的建議,命令我離開自己的座位。我當時非常弱小而且很聽話,只是默默站起來,然後走出鏡頭,好讓那些穿戴整齊的富人家的孩子美美地拍照。」
也正是從那時起,洛克菲勒握緊著手心裡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要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人!」歷史的進程證明,洛克菲勒通過改變貧窮這一驅動成就了夢想!
以前有一段時間我常把看書學習的重點放在專業技能的提升上,後來我發現我個人的最大阻礙是某些在小時候沒有建立起來的自信上,因此我後來的目標就改成尋找所有的辦法來改善我的自信。
人,天生有自我進化的傾向,所以我們應該找到自己的短板,把改善自己的短板作為自己人生的驅動,其煥發出來的力度反而是最大的。
如何管理自己的思想?
首先,你的思想體系一定是要與你的性格、愛好、行動力契合的,不能是矛盾的。比如說你愛好自由,在辦公室坐一整天你哪哪都不得勁,你就一定要給自己制定一套不用給別人打工也能帶來收入的流程模式。
正如洛克菲勒在給他兒子的第十封信里寫的:「你必須清楚,好的設計構思總是基於兩點:首先,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達到的目標和打算成為怎樣的人有清楚的認識;其次,知道自己能力的大小,人脈關係,擁有的地位和財富等資源。」
其次,你要懂得如何利用好自己及別人的才智。《人類簡史》中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即物種的高級性不在於智商而是合作性,如人相對於其他生物的優勢是合作性,而AI相對於人類最大的優勢之一也是合作性,而非智力。洛克菲勒就在給兒子的信中總結自己的成功來源於「擅長在合作中實現獲利和共贏」。
要具備何種心理素質?
要擁有良好且正確的心態。這句話聽起來是心靈雞湯似的老調重談,但真理往往就是這麼樸素和簡單。洛克菲勒就曾這樣告訴自己的兒子,「我並不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一個人信心的強度與成就的大小成正比。在洛克菲勒向兒子極力推薦的書《奮力向前》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前人能做到的我照樣也能做到,」在常人眼裡沒有機會的男孩迪斯累利這樣說,他後來成了英國首相,「我不是一個奴隸,我也不是一個俘虜,憑著我的精力,我可以戰勝和跨越一切障礙。」少年鬥志猶如燎原之火,深深紮根於迪斯累利的現實生活之中。在他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遍布荊棘和坎坷,世人的指責、白眼、蔑視、嘲諷以及眾議院里的噓聲,他都一一領教了。然而,什麼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腳步。面對所有的挑戰,他只是冷靜地回答:「總有一天你們會認識我的價值,這樣的一刻終會到來。」是的,這樣的一刻真的到來了,這位世人眼坦克根本沒有機會的人終於出人頭地。在整整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他主宰了英國政治的沉浮。
消極的人會在等待機會中流失光陰,而心態積極的人會抓住有利時機創造機會;消極的人只有在確信所有條件都成熟時才敢去嘗試,而心態積極的人會在有一半條件時去爭取,去創造條件滿足;消極的人在失敗時抱怨環境或他人,心態積極的人找出問題原因及解決方案……
因此,你要在首先允許的範圍內積極地、冷酷無情地去為了達成你的目標而全力以赴,不懈努力。
TAG:愛故事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