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王看三國之三國最佳CEO 曹操

大王看三國之三國最佳CEO 曹操

CEO的職責是什麼?那就是定製度,平天下,安內亂,開疆擴土征戰天下,實現良好業績和企業治理。核心就是管理,善於制度建設、選將用人、運營指標、戰略決策、職能管理,五個方面。

李世民說過,一將之智,足以平天下,定內亂;而萬乘之才,是聖王明君的境界。董事長需要萬乘之才,而總經理需要一將之智。曹操勝之不武。

歷史上曹操的死忠粉很多,李世民就是其中一個,他還專門為曹操寫個祭文,但是李世民不是腦殘粉,他對曹操有過這麼一句非常中肯的評價:「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其中也說明了曹操為何更適合做總經理而非董事長。

李世民本人是曹操的一個忠實粉絲,為曹操作《祭魏武帝文》,裡面說「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給予曹操了高度評價。

他對曹操有興趣的原因正如他的那句名言所說:「以史為鑒」因此,他需要對曹操做立體式的分析,從中得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其實這也大多數人學習歷史應該做的事情。歷史都是過去式,讀史的目的是為了明智。除了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之外,大多數人看歷史不應該是尋章摘句,而是看看裡面的東西可以對自己有什麼啟迪。所以,李世民一方面肯定了曹操的才能,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以此為戒,不讓自己犯同樣的錯誤。曹操,最大的不足就是唐太宗的那六個字:「將萬乘之才不足」。

來看看他怎麼個不足法。

1、說起唐代最著名的軍事統帥,你會想起誰?

2、說起明代最著名的軍事統帥,你會想起誰?

3、說起魏國最著名的軍事統帥,你會想起誰?

相信這三個問題,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如下

1、李靖,李績

2、徐達,常遇春

3、曹操

曹操才能之不足,就隱含在這組問答里。李世民會打仗不?會,而且打的很好,但唐代最著名的統帥不是他,而是部下李靖李績。朱元璋會打仗不?會,而且打的很好,但明代最著名的統帥不是他,而是部下徐達常遇春。曹操會打仗不?會,而且打的很好,於是……魏國最著名的統帥是他本人。

換句話說,曹操,一直就沒認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忘了自己是一個領袖,而不是一個名將。作為一個領袖,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領導力。什麼叫領導力?所謂領導力,指的就是「在管轄的範圍內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在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簡而言之,領導所需要的能力,就是兩個字。用人

作為領導,他最重要的要素,不是說個人在某一方面有多麼高超的能力,而是可以把多少有能力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後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而曹操並沒有認清這一點。當然,這並不是說曹操不會用人,他沒有領導力。在三國時代,他的用人能力自然是頂尖的,出類拔萃的。但作為他這樣一個人物,他應該比的不只是同時代,而是整個歷史上的傑出人物。相對於那些創立了豐功偉業的帝王們,曹操的「萬乘之才」,確實是不足的。他這方面的不足,始見於赤壁之戰。說始於赤壁,並不是說因為赤壁敗了,所以他就不足。赤壁之敗,敗於戰爭之後,而他的「領導之敗」,敗於赤壁之戰開始的那一刻。敗在哪兒呢?敗就敗在,赤壁由他本人來指揮。從他本人親自出任總司令的那一刻,他的一統天下之夢,似乎就已經划上句號了。赤壁戰前的曹操勢力,已經佔有天下大半的土地,是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大勢力。曹魏公司最初的困難期已經渡過,現在是文臣猛將齊聚,天下如在囊中,完完全全上了軌道。我們來看看類似的情形下,李世民和朱元璋是怎麼做的。李世民,面對東突厥的強大威脅,毅然決定出兵。他這個時侯做的事是:任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動攻勢。又任命并州都督李績、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統率十幾萬軍隊,分道出擊突厥。朱元璋,面對北元的心有不甘蠢蠢欲動,派出徐達和常遇春橫掃北邊,徐達和北元名將王保保也展開了數次宿命對決。而曹操呢?大筆一揮,桌子一掀,「老子自己上!」這就是曹操和李世民朱元璋的差距,也是他們為什麼能一統中國,而曹操卻不同的重要原因。曹操不敢放權。

李世民,朱元璋,曹操,這三個人都有著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然而前兩者在利用自己的才能,幫公司渡過了最初的打拚期之後,都果斷放權轉型,把自己從一線業務上解脫出來,調動屬下的積極性,自己居中思考更多的宏觀問題。而曹操則不然。面對王保保,朱元璋是拍拍徐達的肩:「阿達,看你的了,你行的!」而對周瑜,曹操則是光脊樑一扒:「我來!」朱元璋明白,王保保再強,他也只是一個將軍而已,應該和他對話的是徐達,而不是自己。而曹操,則是把自己降到了一個和周瑜同等的位子上。這基本就相當於一個教練,放著全局謀劃不管,拼了命的上場和對方大前鋒爭籃板。當然,可能有人對此提出一個假設:曹操手下一群笨蛋,沒有一個能拿出手的,歷史開了個大玩笑,在這一刻人才集體凋零,所以他不得不親自挂帥。對此,也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不是沒有天才,而是缺乏培養天才的土壤。」千里馬,從來是不缺的,缺的是發現千里馬的伯樂。天才,也從來是不缺的,缺的是培養天才的機制。天才,不是神鬥士,一出生自動神級小宇宙,動一動就秒人。天才也是人,他需要學習,需要進步,更需要的,是鍛煉。而曹操給過部下鍛煉的機會嗎?沒有。

縱觀曹操一生,那真的是革命的一生,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全部是自己親自挂帥。全部手下都是他的提線木偶,他怎麼說,部下就怎麼做。幾次大的戰役,官渡之戰,北邊之戰,赤壁之戰,潼關之戰,再到現在的漢中之戰,清一色的全是曹操自已出任總司令。他壓根兒就沒給過部下指揮大兵團作戰的機會。事實上,真的不是沒有人才。一旦這種機會出現後,北方英雄們馬上顯示出來了卓越的才能,比如司馬懿,比如鄧艾,比如羊祜,比如杜預,甚至於,那個未等命令擅自出擊的夏侯淵,一旦放開韁繩,那也是虎步關右。敢於放權,確實是一個大本事,因為他必須懂得「容許錯誤」。很多不敢放權的人,尤其是個人才能卓著的人,都容易犯不敢放權的毛病,因為他們太過完美主義,不能容許錯誤。

諸葛亮有一句話,很好的說明了當事人的心態:「恐他人不似我之盡心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當領導更是如此。放權之後,不錯,錯誤很有可能比你自己做要多,但是,創造力也肯定比你自己做要多的多。在「多的錯」和「更多的對」之間,遊刃有餘,靈活掌握,讓每一個員工都高度發揮自身積極性,這才是一個領導的責任。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是---你就能保證你自己永不犯錯,永遠正確嗎?過分的集權之下,你犯一個錯,那才真可能是毀滅性的。我們來假設一下,赤壁之戰,曹操不親自出任總司令的情況。假設,赤壁之戰,王二麻子出任總帥。第一種情況,勝了。然後結果自然是三麻子四麻子都爭著上,不統一天下誓不罷休。這種情況是完美情況,也就不多做討論了。重點在於第二種,敗了。同樣是赤壁之敗,王二麻子任總司令,和曹操任總司令,會出現巨大的差別。王二麻子敗了,他本人會怎麼樣呢?春秋時代的孟明視給了這個問題以答案。孟明視是秦國大將,對晉國也有一場大敗---「崤山之敗」。那一戰,秦國全軍覆沒,據說很長一段時間都能聽到崤山鬼哭。此後,他又對晉國作戰,結果是屢戰屢敗,但秦公始終對他堅信不疑,既不免也不罰,還安慰他勝敗兵家常事。孟明視看作生平第一大恥,家不要了,住軍部辦公室去。財產不要了,全發給士兵---「老子不血此恥,誓不為人!」最後,終於一戰定乾坤,大敗晉國,一舉奠定秦國的霸主地位。這就是王二麻子敗和曹操敗的區別。王二麻子敗了,他可以舍家舍業,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只做這一件事----你曹操可以嗎?你舍家舍業了,魏國誰管?好,我們再退一步講,假設王二麻子沒這個壯志雄心,就是軟蛋,他也不想著雪恥。那麼其他人呢?王二麻子敗了,又不想著復仇,其他將軍那裡還不炸了鍋?各部隊玩了命訓練,各將軍玩了命請戰,讓王二麻子滾蛋,老子們上!全軍上下同仇敵慨,不破江東誓不還。這就是王二麻子總司令敗了的「好處」。但曹操敗了呢?誰敢說話?誰敢讓曹操滾蛋?各部將軍相互之間只能說一句話:「曹丞相用兵如神都敗啦,咱能怎麼著?等著,等他老人家的英明決策就好了,今天……先洗洗睡吧。」過度的集權,造成的就會是這樣一種後果:自已累的像熊,屬下閑的蛋疼,勝了高呼領導英明,敗了回家抱孩子洗奶瓶---反正不管我的事兒。這,就是曹操的「將萬乘之才不足」,秦始皇有王翦蒙恬,劉邦有韓信,李世民有李靖李績,朱元璋有徐達常遇春,他卻只有自己。這就是他作為一個領袖,才能不如這些偉大帝王的地方。

如何授權才能做對事?

1、授權的層次

根據員工的情況,對不同的事情應該選擇不同的授權層次。以下幾種授權層次依次逐漸加深。

調查權:對事情進行調查的權力。

推薦權:對事情的決定提出各種方案並推薦其中的一種選擇。

決定後上報批准:對事情具有決定權,但是需要報上級做最後的檢查。

行動並且通知上司:對事情進行決定並有實施權,再上報決定和實施狀況。行動而不必通知上司:對事情有絕對的決定和實施權。

2、授權、激勵、控制三力平衡

選擇授權層次,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能力是授權的基礎,能力這根橡皮繩越長,管理的重心越要靠近授權。但授權的層次如何、是否給予足夠的授權還要考慮其它兩個因素:意願和忠誠。

如果不顧及員工的意願,授權可能被視為忽視或推脫責任。當員工工作熱情降低時,意願這根橡皮繩太短,領導的重心就要從授權轉成激勵。

如果不考慮員工的忠誠,授權就可能變成放縱。當員工的自覺性和職業道德喪失時,忠誠這根橡皮繩太短,領導的重心就要從授權轉成控制。

因此,只有把握好授權、激勵、控制三力的平衡,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而把握這三力平衡,就要留心觀察人才的能力、意願和忠誠。

曹操如此雄才大略之人,為何統一不了三國呢?除了一將之才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曹操集團沒有明顯的優勢可言,制度創新和經濟實力沒有決定性優勢,所以曹操統一三國不是能力不夠而是三國一統是個持久戰而非速勝戰。但是魏最終統一三國,靠的就是制度創新和經濟實力的強大,制度+實力決定了戰爭走勢。

從東漢末年至隋文帝統一中國,持續了300年大混亂,三國時期,兩晉才維持了30年,而後又是五胡亂華,南北朝直至隋文帝統一中國。晉朝的統一非常短暫。而後就是300年的大分裂,大亂世。

所以自三國到隋唐這三百多年的歷史可以看作是分裂為主題的時代。

這個時代很自然地讓人聯想到了東周戰國,事實上那也是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我們不僅要問,這兩者到底有何相似?一個很重要的相似之處就在於,戰亂結束後,帝國都在制度上有了極大的創新。

中華帝制的兩根支柱就是在亂世終結時被建立起來的。一根叫郡縣制,一根叫科舉制。這兩個制度不是一拍腦袋就出現的,制度的改變,牽一髮而動全身。利益受損者必然拚死抵抗,不惜玉石俱焚。但如果制度確實能夠起到作用,那麼國家就會再次安定下來,大家都忙著發財生娃,沒功夫打打殺殺。郡縣制打壓的是世襲貴族,科舉制打壓的是所謂士族。士族得以存在的基礎是查舉制。

回顧三國時代,東漢的滅亡有多方面因素,但門閥權貴,士族持朝政,國家收不上稅算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三國中國總人口是五百萬左右,相比漢代鼎盛時期的將近三千萬人口差了很多,但這個數字並不準確,事實上士族的家丁,農戶甚至私人武裝都是不計入這個數字的。南北朝的皇帝經常會殺,本質原因就是皇帝掌握的力量極為有限。查舉制的重大漏洞已經凸現,但當時的人並不這樣認為。

三國早期,戰事頻發,各方勢力急需人才,而人才在生死存亡的戰爭中能夠非常容易就辨別出來。這個時候,士族(當時只具備雛形)勢力不得不讓出一定權益。等到三足鼎立,各方誰都奈何不了誰。士族又重新上場。蜀國依然通過北伐來施行軍政體系。也即是為才是用不論出身。但魏國為了儘快統一,開始了收買士族。創立了九品中正制,徹底承認了士族的權益。而吳蜀均未進行其政治制度改革,依舊沿襲舊制,而魏國自陳群九品中正制以後人才輩出,這一制度對於國家統一作用極大,吳蜀的大地主和潛在士族都翹首以待,等待王師。可以說吳蜀的滅亡跟九品中正制大有關係。

從邏輯上講就是誰爭取到了更多的有錢人,誰出讓給有錢人更多的利益,誰就能最終得到更多的支持而統一全國。但問題在於,東漢的滅亡本質上就是政府給這些有錢人利益太多導致的。如今再次出讓更多不就是抱薪救火嗎?火雖然一時被壓下去,而後就會以更大的形勢燒起來。事實證明,歷史就是這樣發展的。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這樣看待問題。亂世的本質是制度和實際不符,也就是制度腐朽落後。舊制度雖然腐朽,可新制度卻不那麼容易被建立,亂世就是新制度的試錯階段。僅當新制度被探索出來,亂世才會被結束。否則就算短期統一,也會快速再分裂。中華帝制一直都在進步,從秦漢只能支持兩千多萬人口,到清朝可以統御三四億人口,制度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事實上,在通訊落後的時代,沒有電報機,連紙張都稀缺的時代,能夠統御上億人口幾百年,全世界也僅此一家。中國帝制中的很多東西的優勢和作用其實是被長期低估的,因此中國近些年所謂的崛起不僅僅是學習西方那麼簡單,還有很多內在的深層的東西。

回到問題上來,曹操的時代,舊制度尚未徹底被摧毀,新制度也還未被探索出來。因此無論曹操多麼雄才大略,他也不可能終結亂世。小子必須再指出一個問題,科舉制度的建立並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成的。就算你穿越到曹操身邊,讓他相信科舉制度是未來的必然,他也不可能在三國時代將其推行下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士族(潛在)並未經歷三百年的亂世,並未經歷五胡亂華,君臣相害。他們不會輕易出讓世襲的權益。我們今天所習以為常的每個共識都是鮮血凝結而成,沒有流過血淚,不會有人願意出讓自己的權益。

事實上,我們可以類比晚清的政局,在中華民國建立之初,倘若富者濟貧,軍者輔政,政者為民,自然不至於三十多年兵荒馬亂。但囚徒困境下,各方相互碾壓,不斷自戕,導致整個國家非但不進反而倒退,各方利益都受極大損害。到了一定時候,各階層都損失巨大,人心才能思定,國家才能再次統一。這時候如果政策得當,那麼國祚綿長,反之則亂世再起。

太平天國運動為何會失敗,這場運動也是「打土豪,分田地」為何不能最終勝利?太平天國後來內部的腐朽是一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在於,舊制度的活力還未耗盡。大部分的人依然站在清廷那一邊。也即是,最終有效的手段若時機不對,無法取得好的效果。所以三國就是一個亂世的開端,劉,曹,孫,司馬都無法終結亂世,他們也不過是歷史的大潮拍岸的浪花,潮漲時「捲起千堆雪」,潮落時「江平未有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寧經濟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王寧經濟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