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實的地道戰是怎樣打的?

真實的地道戰是怎樣打的?

原標題:真實的地道戰是怎樣打的?


NO.496 - 地道戰


作者:黃道炫(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本文轉自歷史研習社,有刪節,如侵權立即刪除


80後記憶中的抗日神劇,非《地道戰》莫屬了。這電影看了不下10次,每次看都覺得過癮,通過盤根錯節的地道,與日寇周旋,讓人大呼過癮。

想想,地道戰既有魔幻色彩,又來源於真實戰鬥,烘託人民智慧,比手撕鬼子之類的橋段高明多了


但電影畢竟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我們又是否曾考慮過,在抗日戰爭中,面對兇殘的、裝備精良的日本帝國主義,抗日軍民是如何通過地道與敵人進行鬥爭的呢?通過當代歷史學家的研究,我們來走進真實的地道戰。



地道戰油畫,來自雅昌藝術網


地道戰何以產生?



地道鬥爭最早的發源地在冀中地區(河北中部)。冀中平原坦蕩,日軍機動好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幹部、民兵、婦女和日軍周旋的難度較之山地要大得多,向地下發展是一個容易想到的選擇。


在歷史上,華北地區就有挖掘地道的記載,河北永清、霸縣等地多次發現地下古戰道:「古戰道結構十分複雜,既有寬大的藏兵室,又有窄小的迷魂洞,還有掩體、夾壁牆、閘門等軍事專用設施。


單從地質條件言,冀東、冀南及豫北、豫中、豫東、魯西北地區均可滿足挖掘地道的要求,地道之所以在冀中濫觴,主要緣於其獨特的歷史和現實環境。冀中是華北平原上中共武裝力量的發祥地。


作為中共在華北發展最為迅速的根據地之一,冀中直逼日軍在華北的控制中心平津地區,距河北重鎮保定更是咫尺之遙,可謂日軍的肘腋之患


1939年,隨著武漢、廣州相繼失守,日軍開始將重心放在鞏固其控制區域上,冀中作為日軍眼皮底下的敵對地區,首當其衝受到日軍連續攻擊。


儘管在抗戰初期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中共造就了一個強盛的冀中根據地,並充分調動根據地的人力、物力和政治資源以運動戰、游擊戰的方式和日軍周旋,但面對日軍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持續保有根據地還是力所難能。



電視劇《地道戰》劇照


和日軍爭奪異常激烈的特殊態勢,催生了冀中地區挖掘地道的動能。


和日軍交叉拉鋸,互有進退,從總的趨勢看,由於雙方力量上的差距,在日軍的蠶食進攻中,地區逐漸被蠶食,武裝也處於相對被動狀態,要承受日軍一波波治安強化運動的持續壓力,尋找游擊和躲避的空間至為關鍵。


在冀中這樣的平原地區,客觀而言,地理環境對游擊和躲避並不有利,地道的出現可謂適逢其時。如果缺少了拉鋸這一背景,條件太好或者太壞,地道鬥爭都很難產生。


地道是不穩定環境的產物,如果對手方完全控制局面,則地道和地道鬥爭失去存在的基礎,而自身如果處於安定環境中,挖掘地道則不免畫蛇添足之嫌


拉鋸是催生地道的外在環境,地道和地道鬥爭的產生及發揮功能,更重要的還在於人的因素即民眾的態度。


對此,中共有十分清楚的認識:地道鬥爭必須依靠於群眾的力量,否則是不可能進行的。」地道挖掘必須依靠民眾,同時民眾是否為地道保守秘密,是否通過地道幫助掩護中共幹部和武裝人員,是地道能否有效的關鍵。


地道基本是依村而建,民眾挖掘地道不僅要付出人力、物力,相應的村莊還要承擔被日軍發現地道後展開報復的風險,沒有政治上的支持和信任是難以想像的。



中共與民眾的關係,日方留下了不少記載,日本人承認,由於血緣和地緣的關係,民眾與中共黨軍的關係非常堅固,不可輕視


中共在冀中表現出的非同一般的力量,除其本身成功的政治、組織和群眾動員工作外,冀中獨特的內外在條件也提供了不少助力。


冀中是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最早佔領的地區,為顯示威力,日軍在初期佔領地區,燒殺特別嚴重,就華北總體言,呈現北重南輕的態勢。



沒有硝煙的戰爭(修訂版) (團購,請致電010-57993380)


作者:鍾琳,劉少武

冀中作為日軍燒殺政策首當其衝的被難地區,也因而成為對日抵抗的堅定支持者,而這又反過來招致日軍進一步的屠殺。


五一大掃蕩後,由於中共的堅持以及瀰漫在民眾中潛在的反抗和敵意,日軍的統治相當困難,屠殺成為其強化統治的重要手段。屠殺固然可以嚇阻於一時,卻也激起民眾更為強烈的敵意。


由於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頑強抵抗,加之八路軍在敵後戰場的韌性堅持,日軍不得不把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被動防禦上,其對華北地區的統治始終處於不安定狀態


這就決定了日本對中國的進攻和統治是有限的、戰略性的,控制區域集中於大城市和交通線附近。相對而言,眼皮底下的冀中地區控制雖較為嚴密,但也必須依靠密集的碉堡和據點完成。



日軍碉堡


地道鬥爭的活躍



1943年年中以後,華北乃至冀中的中日對峙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隨著日軍開始準備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戰役,冀中兵力不得不進一步予以壓縮。


9月至12月,日方在冀中撤去點碉400餘個。1944年後,隨著豫湘桂戰役的展開,日軍兵力抽調更加急迫。根據日方自己的統計,1944年秋,華北方面軍佔領地區,有139個縣差不多未部署兵力,佔總數的31.5%。

日軍兵力大批被抽調,為趁勢反擊提供了機會,地道鬥爭在此背景下重新活躍並進入高峰期



隱蔽的地道


地上和地下是抵抗的一體兩面,只有成功的地上抵抗環境的造成,才能為地道的挖掘和戰鬥提供可能;而地下鬥爭的開展,又大大豐富了地上抵抗的手段。


這樣的解釋既回答了為什麼在五一掃蕩後地道鬥爭趨於沉寂,也可以幫助理解1944年後出現的地道大發展局面


日軍對民眾的掠奪,既源於其侵略戰爭的本質,同時和中國的持久抵抗對日軍形成的壓力不無關係。


日本侵華,激發了中國民族的抵抗意識,而日軍的燒殺姦淫更增添了民眾的民族仇恨。當民族情懷和中國軍民抗戰的現實與宣傳結合,就足以成為日軍控制中國的巨大負擔,使日本人不得不長期面對著敵對的人群,消耗其統治資源。


地道的隱蔽功能與戰鬥功能



不誇張地說,抗戰結束前,冀中的地道已成為一座地下長城。不過客觀看,1944年前,除局部地區、個別地道曾經發揮作戰功能外,地道更多還是以其隱蔽功能而存在。


地道戰概念圖


1944年後,形勢明顯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變化,不再滿足於挖掘地道用於隱蔽,地道的戰鬥功能被特彆強調,戰鬥地道逐漸得到推廣。


地道要發揮戰鬥作用,必須和村落戰、爆炸戰等戰鬥方式結合。事實證明,單純的地是起不了多大作用,必須以武裝鬥爭、爆炸運動來掩護。只有廣泛的游擊戰很好開展起來,地道運動才能廣泛開展


地道鬥爭之所以能夠進行,就中共本身言,民眾的支持不可或缺;就對手方言,其被牽制的現實則是中共力量可以發揮的關鍵。



在普遍的敵意和有領導的武裝反抗下,日軍有限的兵力,決定了其只能局限於控制交通要道和核心地區,要想全面控制力所難能,這就給各種形式的抵抗提供了空間,地道鬥爭是其中富有效能的一種。


但是地道鬥爭畢竟有其被動挨打的一面,因此和各種形式的鬥爭結合顯得至關重要,對環境和條件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否則,就難免遭遇挫折。


地道戰一般投入小兵力,如果遇到對手大兵力、持久性襲擊,而又無法順利轉移,周邊村莊也不具備協助打擊敵軍的實力,則有可能遭遇困難,和中共所有的敵後抵抗措施都一樣,地道鬥爭必須放在抵抗系統中的一環予以使用


結語


縱橫於冀中地下的地道是中國抗日戰爭史的奇蹟,也是日軍難以想像的腳底下的噩夢。對日本人而言,過大的戰爭企圖使他們很難腳踏實地,以有限的兵力,從事一場沒有邊界的戰爭,日本人的捉襟見肘幾乎不可避免


冀中地底下的抵抗,本質上是一場關乎士氣的較量,征服一個地道或許不難,但要征服成百上千的地道就難上加難,何況在這些地道後面,還有令征服者膽寒的抗爭意識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像美國一樣,想打誰打誰?
近代以來客家人為何特別能打仗?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