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觀心,讓內心更有力量

觀心,讓內心更有力量

學誠法師

我們心裏面所緣到的東西,實際上面也是我們心裏面所變現的東西。這什麼意思呢?我們一個人的眼睛看東西,我們這個眼睛就猶如照相機一樣,你照到外在種種的景色,然後變成照片,這個照片和外在實物是有差距的。那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面所認識到的是我們內心裡邊的照片,不是外在的真正的東西,外在的真正的東西我們沒辦法認識。

我們一座房子,那麼就是泥土、磚頭、水泥堆起來的,你怎麼去認識呢?它是色法嘛,我們是心法。它心法跟色法它怎麼能夠放在一起呢?它必須要轉變成相,就轉變成我們的心相,轉變成我們內心的名相,我們才有辦法去緣。如果沒有轉變,我們緣不了。反過來說,我們所緣到的這些東西,本身是我們內心自己所變現出來的東西。

那每一個人所變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啊。

那為什麼會變不一樣呢?是每一個人業感不一樣,每個人因果不一樣。那你如果到處廣結善緣,那肯定人緣好,人緣好,我們到哪裡大家都歡迎,那你看到大家都親切。那我們內心如果沒有大眾,那我們走到哪裡,你就怕人多,那就麻煩了。人多這個也找你,那個也找你,你就麻煩了,這是肯定的事情,至少你要跟人家打招呼或說什麼,那我們慢慢慢慢就會越越來越孤立。

所有這些它都跟我們的心有關係的。所以我們要讓外在的這些環境的變化,那麼首先要從我們內心的變化開始來改變外境,那這個跟我們很多的這種世間法剛好相反的東西,世間法認為說外境能夠影響內心,我們佛法講內心能夠影響外境。

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內心我們想著要去改變外境,他才會去改變外境,而不是說外境來逼迫那我們要怎麼想,我要怎麼學,那這個是一種被動了。

那實際上面,我們現在的所處的這種環境,所擁有這個依報的環境,它不僅僅是我們現在的人創造出來的,我們常常講共業所感。所謂共業所感,就跟無始以來所有的眾生佛菩薩一切都是有關聯。你說怎麼有關聯,跟死去的人有什麼關聯呢?跟一千年、一萬年、十萬年前也有關聯了?有關聯。一萬年、十萬年前的那些有情,他也在這個地球上活動,他也在我們這個環境當中生存過,那麼生存過,那個時候的環境就跟那個時候的人,跟那個時候的動物有關聯,所以它持續下去。

那我們現在在這個空間當中生存,能夠有這麼多的樹木啊,世間環境這麼好啊,跟昨天跟去年跟前年都是有關聯的,所以這些都是一種共業的等流。但是我們不會去認為說這些東西都是跟過去的人有關係,我們都認為說這些他本來就存在在這裡,這樣的話我們對古人、對過去的人的種種的勞動,種種的努力,我們就會很忽視。那現在更是容易忽視了。

那我們只有真正去觀察到說現有的這一切和古人和現代的人有關聯,那要讓以後的環境更好,以後的未來更好,那我們怎麼去改變呢,我們怎麼去影響呢,我們怎麼去努力呢?這樣它是能夠起一個借鑒的作用,以史為鑒嘛,就能夠起一個借鑒的作用,然後我們自己就知道怎麼辦。

所以學這個佛法都是觀心為上。那麼觀心為上,它不是說好,我坐在這如如不動,那麼就觀心,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呢。

就要從生滅相上觀到它的不生不滅,從它的不生不滅上,再觀察到它的生滅相,就是一個生滅,一個不生不滅,生滅就是相,不生不滅就是性,就是性跟相的一種關係。那如果我們沒有真正諦觀,沒有真正達到不生不滅相,那麼我們認為說,諸法都是平等吶,那就會出很大的問題。實際上面我們還沒有證入到諸法的平等性,沒有達到不生不滅,最後我們對所有的外境的觀察是模糊的。就是看到任何的東西,我們內心已經失去反應。

就如說我們這個照相機本來能夠照出非常清晰的這種照片,那麼因為照相機內在有故障,你照出來就是一個顏色,要麼你照出來就是空白,就你不去緣吶,我們內心已經不去緣這些境界去,所以我們觀心的目的就是要讓內心更有力量,有力量對外在事物的觀察能夠更加明確,能夠更加清楚,更加有力量,而不是說我們要同外境斷絕關係,我們怎麼能夠斷絕關係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隨佛學 的精彩文章:

福報決定你的生活狀態,怎麼做積累福報最快?

TAG:常隨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