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把武則天比作周朝亡國的褒姒,武則天卻這樣做

此人把武則天比作周朝亡國的褒姒,武則天卻這樣做

褚遂良被貶之後,武則天的目的便是長孫無忌,可是長孫無忌是元老重臣,耿介剛正,忠言直諫,武則天要想扳倒他一時半會還不夠,於是武則天便先從他身邊的人下手,讓長孫無忌孤立無援,到時候動他也是易如反掌。

武則天便想起了侍中韓瑗,他是第一個挨武則天手裡馴馬的鞭子的,因為他往槍口上撞了給武則天一個抽他的機會,那就是韓瑗替褚遂良求情時冒犯了武則天。

一天,韓瑗細心繕成一本,上朝說了一番話

「朝廷貶謫賢良之臣向為政風敗壞之徵。遂良殫畢生之力以事先王,廉潔自矢,光風霽月。先帝引為知己,視同兄弟。遂良不言則已,言必公忠體國藎言讜論,先帝受益亦多,是以臨終選擇,以受遺詔。此事陛下盡知,固不待臣之嘵嘵也。臣承恩充侍中,夙夜警懼,深恐小有不慎,貽大患於來日。今正義不行,賢臣遠謫,臣縱慾默默,豈可得乎?」

大體意思無非就是說國家之衰亡,政治之腐敗,皆因為疏遠賢直忠諫之臣。古代賢主明君莫不獎勵偉論, 渴望忠言。因此希望高宗李治皇帝效法先帝。他結論稱:「遂良雖有忤君之罪,然已受有一年之苦。陛下其憐而赦之乎?」

高宗李治說:「你說的話我很敬佩。只是我以為你把事情看得太嚴重,我知道遂良為人正直,不過對我過於無禮。他對我如此大不敬,我貶謫他難道錯了嗎?」

韓瑗斬釘截鐵地回奏說:「臣意不以為然。一國之興,在於選用忠良之臣,在使忠良之臣能在其位。問題是究竟陛下需用奴才,還是需用人才。所謂一蠅之微也會使白布玷污。如今臣深懼小人之勢長,君子之道消矣。」

韓瑗也不知道武則天就在屏障後面傾聽,竟然打了個比喻,引用《詩經》上說:『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臣不願見唐室之衰亡也。」這下不得了了,把武則天比作褒姒,武則天聽到後自然是不高興的。

高宗怕他越說越過分,於是怒吼道:「你下去吧!」

韓瑗十分沮喪,回家之後,修本辭官,但是皇帝不準。他這次求高宗赦免褚遂良,反倒使褚遂良立即被貶往更遠的地方——廣西桂林。

武則天又怎能輕易放過韓瑗,不妨看看武則天的做法,她想,既然你給褚遂良求情,嫌我們把發配了褚遂良,那好,我也找個理由把你也發配到荒蕪之地。於是第二年,武則天便羅列了一個罪名,說韓瑗結交燕王忠,圖謀造反,把韓瑗發配到瓊崖(在廣東海南島),那裡是夷民之地,蠻煙瘴雨之鄉。

【撰文:羽評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駕崩前天發異象,或許和「史前文明」有關
被親弟弟拖下水的封疆大吏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