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坤: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陳坤: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陳坤是靠修鍊往前走的一個演員|第21期」

文|敏兒 特約撰稿人

陳坤,帶著《脫身》回歸了!

在這部諜戰劇還未播出之前,「九年熒屏回歸之作」、「2018影視首秀」之類附著在陳坤身上的宣傳噱頭吊足了觀眾的戲癮。曾驚艷於陳坤「盛世美顏」的80後、90後時刻準備著開啟「舔屏」模式,95後、00後則對這個演藝圈「如雷貫耳」的名字倍感好奇。

6月11日《脫身》播出,充滿表演靈氣的陳坤再次牢牢抓住觀眾眼球,「雙生兄弟」的角色設定,讓人從double角色中感受到了他的double演技。而這距離陳坤上次出現在小熒幕上已經過去九年時間。

1

主角的糾結與配角的釋然

早年小熒幕是陳坤活躍的「舞台」,他在電視劇處女秀《像霧像雨又像風》中的表演一鳴驚人,精彩詮釋了倜儻不羈、不務正業、頑皮活潑,身處社會底層的鐘錶店小夥計陳子坤,年輕的靈魂、滿腔的熱血,在殘酷生活的磨礪下飄蕩搖曳。

兩年後陳坤的角色地位大顛覆,從生死有命的貧窮小人物變身高門大戶的紈絝少爺。在這部奪得當年中央電視台年度收視冠軍,並拿下陳坤目前為止主演影視作品豆瓣最高分8.3的經典電視劇《金粉世家》中,洒脫不羈、讓人愛恨交加卻又欲罷不能的男主角金燕西,至今仍是萬千女性心中的「白月光」

陳坤最後一次出現在小熒幕是2009年播出的電視劇《故夢》。他挑戰了一個年齡跨度極大的角色,將養尊處優的清朝貴族公子遭遇變故,飽嘗顛沛流離之苦的生存啟示錄,緩緩展開。

暌違九年,陳坤重返電視劇《脫身》,這也是他的首部諜戰劇,但並未見其「跨屏」後的不適應,反倒是多了一份自在與成熟。陳坤是一個適應力極強的演員,只要給他一個環境、一個角色、一個對手,他便可以在「命題」內超常發揮。

《脫身》首播收視告捷,豆瓣7.3開分,第二日陳坤的藝人新媒體指數闖進榜單前十,甚至力壓迪麗熱巴、歐豪等當紅流量花生。劇集口碑、藝人熱度,一應俱全!

這是電影咖迴流電視圈勝利的信號嗎?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在陳坤看來,他選擇《脫身》並非跟風之舉,而是真正被喬智才、喬禮傑這對孿生兄弟的角色所吸引。

哥哥喬智才是街頭浪子,弟弟喬禮傑是物理學家,一門雙出,性格卻南轅北轍,前者跳脫,後者沉穩。當講規矩的市井智慧與講道理的新派哲學碰撞交織,兩兄弟如何在思想層面彼此融合、互相信任,這是《脫身》借雙生設定傳遞的由「核裂變」到「赤子心歸一」的深刻主旨。

這樣的表演機會對陳坤而言,無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可以說是我分裂成他們,放大了自己身上的兩種品性,比如有時候在一些場合我更像弟弟,人模人樣,但生活中,我可能更像哥哥一點,會很煙火氣。我只是把自己生活中的兩種樣子,放大、放進這對雙胞胎角色里。哥哥喬智才喜歡使勁兒動眉毛,表情豐富,小動作也很多,節奏比較快;弟弟喬禮傑就完全不動眉毛,不動表情,聲音也是緩緩的、輕輕的。」

《脫身》導演林柯曾表示,「陳坤雖然作品產量不高,但對作品質量卻把關嚴格,在挑選作品時,對題材、劇本、合作班底都有要求。」

於是耗時九年打磨的《脫身》劇本成了編劇汪啟楠與陳坤在一次飯局上「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最大「功臣」,讓陳坤決定轉換表演賽道。「當時看了劇本,我特別感動,因為很久沒有看到這種水準的諜戰情節,還帶著一些幽默感,劇本非常完整,而且裡面雙胞胎的設置,我沒有嘗試過,很想試試。」

這讓汪啟楠至今都有些難以置信。「我沒覺得陳坤會接電視劇,甚至他接了之後我都還有一些疑慮,畢竟之前觀眾對於他的印象都是富家公子的帥氣,而我的主人公是一個市井小人物。」

陳坤加盟《脫身》,也為自己找來了一個強大的表演對手——。兩人在角色之間展開一場勢均力敵的博弈,這種「棋逢對手」為陳坤帶來了表演上的酣暢淋漓之感。

編劇汪啟楠毫不避諱地說,「陳坤和萬茜的對手戲會讓觀眾震撼。」導演林柯也回憶道,「陳坤和萬茜到了後來基本只走位和默詞,只有在真正開拍的時候,兩個人才知道對方如何表演,而二人之間的『交鋒』也都是真的。」

好演員對戲就像高手過招,每次出招不在於致命,而在於見招拆招,這也是表演的最大樂趣。

與陳坤首次合作的萬茜,對這位男演員讚譽有加。「他能夠在大喬小喬兩個性格差異巨大的角色中無縫切換,很厲害。我印象最深的是家裡離別那場戲,坤哥想要聽聽孩子的心跳。當時他把頭靠在我的肚子上,我看不見他的臉。但是他的情緒我是完全能感受到的,那場戲拍下來很感動。坤哥身上有一點我特別喜歡,在很多男演員的身上很少見到,就是他有一種少年氣。」

在拍攝後期,汪啟楠和陳坤曾對喬智才的結局發生過爭論。汪啟楠說陳坤因入戲過深,甚至脫口而出「我就是喬智才,我知道他會如何選擇」。最終汪啟楠被陳坤說服,敲定了主角的結局。

如今的陳坤享受每一次表演,但曾經的他卻一度無法接受和認可演員這個身份,甚至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漸喜歡上自己所從事的這個職業。

早年懷揣設計夢想的陳坤,為了生存考入北影學習表演。大學期間,陳坤主演了兩部影視劇。一部是吳子牛導演的電影《國歌》,另一部就是讓他聲名大噪、由趙寶剛執導的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

雖然初嘗演員「甜頭」,但那時的陳坤卻從未想過自己會一直在演員這條路走下去。他拿著《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幾萬塊片酬去歐洲遊歷,試圖重拾設計夢想。然而現實的殘酷,讓陳坤清醒認識到,只有演員這份職業才能維持生計、贍養母親。

從歐洲回到北京後,陳坤拍了《金粉世家》,在絕對的主角光環加持下,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名利雙收的爆紅滋味。他開始不停地買房,一套接著一套,讓母親和弟弟搬進新家。這場與過去貧窮生活的盛大「告別儀式」,是陳坤的一種心理慰藉。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心底滋生的躁動不安,他甚至對這份帶給他榮耀與財富的演員職業,產生愧疚。

夢想與現實的割裂,讓陳坤感到既陌生又害怕。1999年出道、2002年紅遍大江南北,做演員,對陳坤似乎是一件唾手可得、輕而易舉的事。他被旁人艷羨,內心卻獨自承受著煎熬。

也許陳坤的一炮而紅,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產物」,但演員這條路越往後走,就越沒有捷徑可言。2003年到2007年,陳坤主演的大部分電視劇似乎都與「爆款」無緣,電影成績單上也只有《雲水謠》這一部風評不錯的作品。他幾乎整夜失眠,不知人生意義何在,就像一隻將自己鎖在牢籠里的「困獸」。

2008年,陳坤主演的電影《畫皮》上映,他憑藉該片獲得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然而正是這部與周迅、趙薇一起合作的高票房電影,讓陳坤的恐慌再也無所遁形——他看到自己的演技已經明顯落後於同代演員。

「我拍完《畫皮》以後,看到了我跟同行演員的差距。他們每個人都很自律,在做到一個程度的時候,還依然每一秒鐘都在很認真地演戲。我覺得我有一點掉隊了,那不行,我又是一個比較好強的人,所以我想了想,最後決定休息調整狀態。」

之後的八個月,陳坤沒有接戲,他把自己關在家裡,思考自己與表演的關係。終於陳坤想通了,要走出逆境就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如果不熱愛演員這個職業,那就放棄它以及與它相關的一切;二是如果要繼續做演員,那就付出百分百努力,成為一名真正值得被尊重的好演員。陳坤希望能用後者治癒自己。

讓他重新點燃演員激情、跟演戲「和解」的是電視劇《故夢》。「那時候我每天都覺得真正是在演戲,在考量每一個鏡頭,拍完我會去監視器後面看一看,然後再想想,有時我會說這個戲有點過,導演我們再來一次吧。那幾個月我活得很快樂。我們也很累,但那個累是身體上的,我心裡特別特別高興。」

《故夢》之後,陳坤開始專註大銀屏。同年在眾星雲集的《建國大業》中飾演了蔣經國一角,戲份不多,卻十分出彩。這部電影讓陳坤懂得了配角的重要。「當主角有一個很大的空間讓你表達更複雜的東西,有可能在那個時候你想多了,力量可能更弱。如果我們狀態還沒有很好的時候,其實演一些場次少一點的戲也未嘗不可,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此後,陳坤的戲路更加寬廣,對任何角色都不設限。他接連出演了《讓子彈飛》里陰險狡詐的胡萬,《建黨偉業》里正義凜然的周恩來,為觀眾帶來一個個經典配角。

無論主角還是配角,陳坤全都一視同仁,通過自己精湛嫻熟的演技賦予每個角色不同的靈魂。

「《讓子彈飛》爭涼粉那場戲,前一天我們已經拍完了,第二天早上起來我跟姜文導演說『導演,反正我今天還有一些沒有補完的鏡頭,我今天的狀態更好,再演一次給您看吧』。我演完以後,導演說昨天全部作廢,那個浪費的膠片可能有上萬尺吧。還有一次韓三平帶了一堆人來現場看我們,他跟我打招呼我完全不知道,我就在那兒坐著,完了一轉身就跑,啪就摔了,流血,繼續演。那一刻沒有人知道我的快樂。如果影片呈現出來好,那就好了,如果呈現不好,我也收穫了我該收穫的東西,這隻能來自於你自己內心的狀態。」

陳坤演藝事業的分水嶺出現在2010年,此前他的所有工作事務均由經紀公司榮信達負責打理,十年合約到期後,陳坤成立了「東申童畫」工作室。從前一直被保護,如今方知人情世故。

「我感覺到自己以前不太像個正常人了,我十年,美其名曰就為塑造角色去體會,我體會什麼呀?我出去有經紀人帶著,不管大紅小紅,虛榮心都是經紀人幫我爭取著。我生活在一個真空的環境里,要不是我離開經紀公司自己做團隊,我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多人情世故。」

2011年,陳坤攜手徐克,在《龍門飛甲》中分飾兩角,俊美邪魅、狠戾冷酷的西廠督主「雨化田」和活潑不羈、詼諧逗趣的大盜「風裡刀」,他還因前者收穫了「廠花」的名號。

徐克以「霸氣」二字點評雨化田,稱戲中陳坤打敗李連杰「易如反掌」。為了徐克這句話,陳坤不僅進行了長達八個月的體能及武術訓練,還特意苦練「以眼殺人」。陳坤苦笑說,「為了有范兒,我給雨化田設計了一個從眼睛兩邊瞥人的習慣,一部戲下來,都快得散光了。(笑)」

在經歷過配角的「修鍊」後,陳坤再演主角,感悟已與十年前截然不同。曾經因主角糾結掙扎,如今通過配角釋懷,陳坤找到了情感平衡的最佳方式。

2

爆紅的恐慌與不甘的反抗

回顧陳坤的表演生涯,如果說趙寶剛是陳坤懵懂時期踏上演員之路的「引路人」,那麼陳國富則是幫助陳坤度過「演員危機」、重獲自信的恩師。

2012年上映的電影《畫皮2》創下了當時華語電影的票房紀錄,也被視為陳坤的巔峰之作。觥籌交錯間,他再次陷入了迷茫,「劇本隨便你改,那種順利,讓我突然覺得像是臨死之前的迴光返照。」

前所未有的恐懼佔據了陳坤的內心,他想逃離這種「正常又不正常」的狀態。於是這次,他停了近兩年。

「大家都很喜歡我的時候,我也不是故意起范兒,不是因為我在高位了,片酬漲了,故意不接。而是因為任何一部戲的成功都不是一個人的功勞,這是導演、監製、編劇、合作演員、美術、攝影等所有劇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創作的,我不想把這個東西變成我一個人的,我覺得這樣人會膨脹的。」

《畫皮2》監製陳國富驚嘆於陳坤敢在高處止步的勇氣,「中國演員做到這種決然太困難了。因為誘惑太多,壓力太大,過於焦慮,過於想變現。」

對陳坤而言,「停下來」,並不是直接服務於「提高演技」這個目標。僅僅是因為若非如此,他將陷入「做明星」與「做演員」的內心交戰之中,陳坤不想變成被自己所厭惡的那種矛盾的人。

於是他將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室發起的心靈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上。用腳步丈量土地,這是一場身體的磨鍊,更是一場精神的升華。正如陳坤所言,「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行者,在行走的過程中會慢慢變得堅強。」

從青海到西藏、從喜馬拉雅到敦煌、從香格里拉到康定川藏區……陳坤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完成了一次次艱難卻收穫頗豐的心靈旅程。他在《2016行走手冊》的扉頁里曾寫道:「行走什麼都不是,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方法,但,只要你真的踐行行走這種方式,你就會知道,通過行走,你會成為你心靈的主人」。

心靈沉澱後,陳坤決定復出、繼續表演。這次他選擇了《鍾馗伏魔:雪妖魔靈》,不料這部由陳坤參投並主演的特效大片票房慘敗、口碑崩塌,給他帶來巨大的打擊。

面對《鍾馗伏魔》的失敗,陳坤像一個任性的孩子被搶走了糖果,黑臉面對周圍的世界;又像一隻刺蝟,用滿身的「刺」保護著自己,不被外界的惡意所傷害。

這時候,曾合作過《畫皮2》的導演烏爾善來找陳坤,希望他能主演自己執導的電影《尋龍訣》。因為在拍完《畫皮2》以後,烏爾善就與陳坤約定,要為他做一部能發揮他男性魅力的作品。

胡八一的角色遞到陳坤手裡時,他還陷入在低落的情緒當中,加上每天都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劇本,陳坤完全提不起演戲的興緻。我那時候專註力全部在做Mook和室內設計的學習上。因為只要我去了劇組,完完全全不會想其他事,那麼公司就癱在那裡了。但是那個時候我其實可以不用演戲,可以跟團隊的人打成一片,這是另外一種生活體驗。剛好這個時候烏爾善給了我一個角色,你會覺得才過了兩天好日子,我不想這麼折騰,再加上我害怕這個時候的狀態有點兒懈,不像個演員。

是迎難而上,還是選擇逃避?演胡八一,就意味著要看《鬼吹燈》原著、要看劇本。更重要的是,摸金校尉胡八一是一個外表粗狂、性格果敢、男性荷爾蒙爆棚的角色,與陳坤以往塑造的人物大相徑庭。

當時烏爾善只對陳坤說了一句話「這個角色我沒有第二個人選」。因為在他看來,能駕馭18歲到38歲年齡跨度的男演員寥寥無幾,陳坤具有極大的表演潛力與爆發力。

看完劇本,陳坤開始找自己與胡八一的契合點,因為這樣一個角色表演起來的確難度較大,陳坤坦言:「這個角色催眠起來很難,不像鍾馗、不像雨化田,我說的催眠是有一種戲劇的模式性在裡面,他們雖然也是離我很遠的角色,但是反倒會簡單一點兒,因為我們的生活里沒有他們,大家只是靠想像。但胡八一是生活中真正存在的,再加上《鬼吹燈》是非常成熟的小說,每個原著粉心中都有一個胡八一,所以看完之後我挺頹的。」

粉絲基礎強大的超級IP、2.5億投資的頂級製作、與國內一線實力派演員黃渤對戲,多方面壓力讓陳坤猶豫不決,甚至產生一絲膽怯。

最終讓陳坤邁出關鍵一步的是這部影片的監製陳國富。陳國富罵他:「老跟你覺得有安全感的演員在一起演戲,你是不可能往前走的。為什麼你不可以跟能刺激你、完成你想像的演員一起呢?他會讓你有種如履深淵的危機感,但這種危機感可以刺激你往上攀。」

對於真正的演員來說,生活是他們最佳的練功場、藝術養分的來源。一個好演員的養成,並不只是片場的發力,而是將努力用在每處細節。無論是在提升演技、體驗角色還是感悟生活,演員職業已經完全融入在他們的生活中。這也是好演員賴以生存的職業精神。

開拍後,陳坤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著表演,甚至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創意。在電影最高潮的片段,胡八一在第三層幻覺里,面對丁思甜時,按照原劇本,兩個人就僅僅是站在同一個空間里對話而已。但陳坤要求導演把自己吊起來,「如果站著表演,不能達到我的整個瘋狂、紊亂的極致」。這場戲是在殺青前一天拍的,陳坤在空中整整翻滾了一天,嘗試在這種極端環境下觸摸癲狂和崩潰的邊緣。他成功了,導演烏爾善對這次的表演效果讚不絕口。

《尋龍訣》斬獲了16.82億票房,超過36萬人參與豆瓣評分並打出7.5高分。陳坤把對角色、主創、劇組,以及這一階段工作的滿意通通寫在臉上。他對自己的表演有著嚴苛的評價,「以前我不好的地方在於,我只把我認為好的那一面拿出來。也許我認為不好的那一面拿出來別人也可以接受,因為真實是最有魅力的。」

陳坤認為在表演事業上,他沒有丟失作為一個演員該有的自信,但也從來不是一個很張狂的人。「我是一個非常平均分的人。所謂『平均分』,就是當我強的時候,我會停下來,當我太順利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說,陳坤你不要太張揚,你是幸運鑄就的。當我覺得我自己泄氣的時候,我會鼓勵自己。同樣我也會去找導演、其他身邊的人來鼓勵我。在我弱的時候,我需要這種鼓勵。」

演員需要安全感,這點在陳坤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當《火鍋英雄》導演楊慶「三顧茅廬」後,陳坤無意中得知陳國富也參與了這個項目,再加上自己對角色命運的感同身受,於是他主動提出了合作。

楊慶從來沒有問過陳坤接下這部電影的原因。直到某次電影路演時,他聽到陳坤說:「如果自己沒有去北京,沒有成為一個演員,留在重慶,可能就是電影里的劉波。」

在《火鍋英雄》拍完之後,陳坤又休息了將近一年半,才進組拍攝《脫身》、《天盛長歌》。

雖然用「懶懶散散」形容自己,但回溯過往的所有作品,陳坤對每個細節都有著精準記憶,甚至可以隨口說出每部作品的具體時間。他承認自己與「演員」的身份和生活較勁,想要逃離卻又一次次被拽回。「你說我真的放得下演員的虛榮心嗎?我又不會。因為十幾年它給了我這麼多。我感恩我是一個窮孩子,因為演戲,而被大家喜歡,給予我財富和關注。這提升了我的自信心和虛榮心,同時它也拿走了我生活中的某個部分。因為得到,必然會失去某些東西。」

3

表演的和解與匠心的傳承

陳坤希望自己是一個被大眾認可的好演員,這個念頭在早年與老藝術家焦晃徹夜長談時便已種在心底。他的表演軌跡,隱約透露出一股「隨心所欲」和「以柔克剛」。

與多數明星不同,陳坤不願意給自己營造一個完美男神的公眾人設。他厭惡偽崇高,寧願真實,哪怕看上去不夠圓滑世故,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在陳坤看來,明星與演員完全是兩個不同個體,如果能二選一,他一定會不假思索選擇後者。

對一個表演要求甚高的人來說,讓自己滿意遠比讓別人滿意更難。這也是陳坤的演員道路走得坎坷的原因。

與陳坤先後合作過三次的陳國富見證了他的成長蛻變,「陳坤入行時不被歸於演技派,但他『天生麗質』,而且非常努力、非常較勁。他不是天才型的演員。有些演員好像是生下來就應該去演戲,但陳坤是靠修鍊、靠練苦功往前走的一個演員。」

因為太過忠於內心,陳坤會對自己取得的表演成就感到名不副實和莫名惶恐,然後陷入自我掙扎。還好現在的陳坤已經學會與演員這一身份和解,而且還與好友周迅和恩師陳國富聯手創辦了山下學堂。

用陳坤的話來說,創辦學堂的動機就是「希望分享,也希望再創造,希望有這麼一個地方,我們可以真正只談表演,並且讓表演重新過爐」。

如今大環境較為浮躁,演員在資本裹挾下「揠苗助長」,「沒有演技顏值來湊」也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一面是需求量極大的演員市場,一面是表演水平參差不齊的鮮花鮮肉,在供給需求失衡的情況下,好演員則顯得越發珍貴。因此,從根源抓起,培養德藝雙馨的演員或許會是一方「良藥」。

「我心裡有一個學堂。辦這個學堂我們並不是想去改變什麼,只是從自己做起。本來我們想做成一個成熟演員間互相交流和學習演技的平台,後來看到很多弟弟妹妹們對表演的渴求,也覺得這個行業可能需要一些更新鮮的力量。」陳坤說道。

山下學堂從對表演的再思考開始探索,是一個打破教育常規、行業常規的實驗。它對一切表演人才都是開放的,成熟演員、新演員、專業院校學生,都可以到這裡重新體驗表演。

一直以來,陳坤都非常看重演員的自我修養。於他而言,表演是需要終身學習、用心感受,甚至心懷敬畏的。「我在拍攝現場看到很多年輕人,他們已經完全失去了禮貌,他們更願意聊天,不願意背台詞。身為演員,對自己、對表演的敬畏呢?所以我們在嘗試做一個接近理想主義的學堂。在每個老師上完課的時候,孩子會站起來給老師鞠躬,我們希望他們去見導演有基本的禮貌,見了兄長、師哥有尊重。不是說覺得自己學了兩個月就可以出去拍戲了。我覺得一個好的表演態度是,拿到一個好的機會,會反問自己,我能創作好這個角色嗎?而不是覺得自己沒什麼可以畏懼的。」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確實有一些人迷失了初衷,但是依然還有少數人在堅持自己的追求,陳坤就是其中之一。年輕的陳坤有稜角、有鋒芒,成熟的陳坤則變得內心柔和、多了份人性的溫度。他懂得急流勇退,更懂得如何在演員這個名利場中生存。

《脫身》小說開篇寫過這麼一段話:

「人若在黑暗裡待久了,

就會忘記光明。

但光明,遲早會來。

你會選擇在黑暗裡苟延殘喘,

還是選擇成為刺破黑暗的一把劍,

或是一束光?」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陳坤已經與曾經那個放蕩不羈、桀驁不馴的自己握手言和,歸來依舊是記憶中少年的美好模樣。

悅幕Star「明星來信」

國內首檔明星朗讀原創書信及文章的高品質新媒體

為讀者分享明星內心故事、演藝經歷以及生活觀念

展現明星情感素養、藝術造詣、人文情懷

「製作團隊」

總策劃:蘇毅 | 商務總監:李斯

特約撰稿人:敏兒 | 視覺設計:李豐屹

編輯:王佩喬 |新媒體運營:若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幕Star 的精彩文章:

TAG:悅幕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