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個以守為攻的道家超級智慧,給你不一樣的制勝之道!

三個以守為攻的道家超級智慧,給你不一樣的制勝之道!

老子開創出了道家,他的哲學也是一種低調的哲學,歷來主張和光同塵,以防守取代進攻。那麼,對於人生,我們如何進行以守為攻呢?如何通過這種防守策略獲取人生的勝利呢?答案就在道家給出的三個超級智慧,請看:

1、守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老子的哲學是低調的哲學,他歷來主張和光同塵。「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真正智慧的人,從來不輕易賣弄、顯露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是隱藏自己的光輝,與大眾同塵。

《史記》記載,年青的孔子向老子請教道理,老子說了那句經典的話:「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說,高人從不張揚。頭腦精明的商人懂得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像空無所有,因為他們知道張揚會引來盜賊。一個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內守、內藏的道理,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因為聰明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引起爭鬥,很容易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老子告訴孔子,要去掉驕傲之氣和貪慾之心,如此才能成為聖人。這便是所謂的「大智若愚」。正如《論語》中稱讚顏回「有若無,實若虛」。

2、守靜——每臨大事有靜氣

老子說: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一杯渾濁的水,只有慢慢靜下來,才能變渾濁為清澈。人的心也如此,心緒不寧,就像渾濁的水,什麼都看不清,理不順。只有清澈的水,才能像鏡子那樣,映照萬物,我們的心才能看清事情。

《道德經》上說,靜為躁君。靜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氣,讓人慢慢恢復理智。一個「靜」的人與一個「躁」的人在一起,必然處處佔優,佔上風。

在古代,歷代皇帝帽子上都有垂珠,這一裝飾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讓垂珠保持有序,讓皇帝保持靜的狀態,不會急躁。

曾國藩說:「心靜則體察精,克治亦省力。」意思就是說,只有心靜的人,才能夠細緻地體察事物,發現事物、事情的精微之處,這樣做起事情來,才能夠事半功倍,省時省力。

3、守柔——柔弱勝剛強

相傳,老子八十歲壽誕的時候,很多人都來慶賀。人們紛紛向老子請教長壽的秘訣。

老子卻沒有說話,他只是張開嘴讓大家看,人們大惑不解。老子隨後解釋說:堅硬的牙齒都沒了,而柔軟的舌頭卻完好無損。這就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

老子讚美水、嬰兒、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為他看到了柔韌、柔順的力量。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是生命的大智慧。一棵枯樹,很容易被風刮斷,而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樹,卻懂得隨風搖擺。人和草木都一樣,有生命的時候,身體都是柔的,死了會變僵硬。

水滴石穿。柔更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世界上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但是水卻最能剋制剛強。「兵無常形,水無常勢」因為柔的東西能變化,所以能適應外界的變化。而剛強的東西總是缺乏變通、變化。這也是《孫子兵法》中,無形勝有形的道理。

生活本來很簡單,有生活智慧的人,都會選擇智慧生活的人生。有了道家的這三個智慧法寶在手,我們或許能夠更好的應對各自的或複雜或多艱的人生。

最後送上道家的清心口訣,只要照著勤加練習,肯定能達到清心寡欲的純潔之境。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塵垢不沾,俗相不染。

虛空寧宓,渾然無物。

無有相生,難易相成。

份與物忘,同乎渾涅。

天地無涯,萬物齊一。

飛花落葉,虛懷若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愛的5種能力,自測下你具備幾種!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