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空間:密度符陣

應空間:密度符陣

去碑營:密度符陣

地點:應空間,北京

時間:2018年5月20日至6月30日

「去碑營:密度符陣」展覽現場

觀看應空間的展覽「去碑營:密度符陣」的過程,像是行走在人為的圖像迷宮——「為什麼?」的疑問從空間布局開始浮起,直到作品選擇和布展方向;時而密集時而疏離,策展設計好像將三維空間當成了二維的畫布,以作品做筆觸展開了一幅巨大的點彩風景,在這風景中很難說我們到底看到了什麼,每一件作品都服務於這巨大的、難以言喻的人工「符陣」

這樣密集的展陳似乎只在學生畢業展上找到過痕迹,然而顯而易見這不是一個「畢業展」,由是我們只能跟著導覽文章里那神秘的道教符陣說明進行一場「殭屍捕獵」(亦或是我們作為殭屍本身被展品符陣捕獵?)。白色的方形空間被從天而降的坐標式的生鏽鋼管、內容物不明的玻璃裝置、長方形或不規則四邊形的繪畫、人脊骨裝的金屬零件……分割成了無數個細小的「結界」。在這一個又一個世界中更小的世界的尺度變化里,我們對展陳的感受也從整體滑向個體——再回到整體。我們被整個場域的氣息替代,我們輕易淪為人類/殭屍的一員。展----覽空間的魔力在這一秒徐徐擴張,無限推進,而在推進的盡頭終結在無限之中。

「去碑營:密度符陣」展覽現場

在凝神看過幾分鐘的展覽入口處的影像之後,魔音繞腦式的道教吟誦和「植物大戰殭屍」的動次打次使人不由自主的抖動雙腿,「圖像」的魅力不單由這鋪天蓋地的圖像數量散發——也由「我」這個個體感受對於展覽中這獨具一格的圖像排列方式而反觸發——個體被這圖像的數量所帶來的魔力激發了集震驚、抵觸、接受、沉浸而一體的氣場,最終被「物」的魅力物化。

應歆珣

《別怕 Don"t Worry》,2015年

金屬、感光纖維、彈力棉

500 x 70 x 35 厘米

「去碑營:密度符陣」展覽現場

主展廳中這種「圖像」的幾何級數感幾乎爆棚,在空中以一定神秘意味存在的鋼柱和四周牆上密密麻麻的繪畫作品形成了一種粘稠的、無可躲避的固態結界,視野的任何一個方向都充滿了圖像,這種「強制性」的觀看恰恰與「密度符陣」這個具有東方意識形態的展覽名形成了一種耐人尋味的對比:圖像的排列並不遵循東方美學中的「疏密有致」。由是,繪畫作品的展陳與展廳中央那個不屬於任何人作品的攜刻著「無人知我來,朱頂鶴聲急」的神秘「白盒子」似乎真的形成了策展人所陳述的那種「符陣」,於虛空中擒事情,猜疑中立規矩。而這個神秘的「符咒陣眼」四周,由胡勤武、孫策、張嗣、戈子餘等人的抽象作品交相呼應,以二維的點線面在陣眼四周製造出結界和「蹤絲」(trace);而應歆珣的雕塑《don』t worry》和空間里其他的雕塑則像是「鎮符獸」,小心翼翼的平衡著空間中氣壓和繪畫作品的密度。

王楫

《Indoor 001》,2017年

布面丙烯,LED燈,75 x 100厘米

歐陽蘇龍

《一塊退休的水泥在曬太陽》,2016年

白水泥 ,52x25x25 厘米

布出主展廳之後經過依然布滿圖像的其他三個展廳,單張繪畫所形成的「索引」(index)漸漸鏈接成了一個關係鏈的總和,這些不同圖像、不同形式的繪畫作品已經通過展陳的魔力完成了「去語言化」,這「時空中的網」所能表述的已經不再是風格抑或主題的凸顯,而是通過展陳的「魅惑技術」自行發展出了生命,無論是章犇那細緻入微的繪畫技法,還是王楫那嚴正規矩的色塊……每一個單張作品都是這「網」中的一個索引,如神經元一般綿延出令人驚嘆的魔力。同樣在空間中陳列的雕塑作品(如歐陽蘇龍的《一塊退休的水泥在曬太陽》)則被這繪畫的魔力二維化,也默默貢獻出自身的生命力,甘願成為這神經網路中的一個神經元。

「去碑營:密度符陣」展覽現場

然而當我們經過一樓的「技術的魔力」之後,二樓的展廳則看上去像是隱形的「殭屍」被捕捉之後的陳列場。四壁的繪畫作品看上去介於表象和具象之間——像是康定斯基和巴爾蒂斯結合後的異形,這傳統的展現方式逼迫我們只能以傳統的方式來審視這些作品:然而無論是技法還是理念都顯得陳舊而僵硬。德勒茲在談到繪畫如何祛除本性的歇斯底里時,強調必須以兩種手段:要麼保存有機再現的形象化元素,要麼徹底轉向抽象並喚醒繪畫中的純繪畫性的智能(《感覺的邏輯》,2017,理想國)而二樓四壁的這些作品則顯現了一種陳舊的「沙龍」式展覽方式,我們顯然無從尋找其中的智能和一樓那種難以復刻的魔力。我們所有已經被「反觸發」的浪漫想像,在此都不得不面對這被風化的「殭屍」骨架。

「去碑營:密度符陣」展覽現場

再次回到一樓展覽開始時的影像處時,這道教吟誦配植物大戰殭屍的荒謬諷刺感仍然可以讓人偷笑五分鐘。感謝這個非典型導覽視頻的存在,我們得以抖落不知何時粘在身上的魔力結界的碎片——這個「密度符陣」的密度和符陣顯然都起了明顯的作用,繪畫藉由數量而隱身,繪畫語言藉由展陳而三維化。而繪畫的魔力何在?繪畫——這傳統的,小小方圓之上的人類技術在這個空間的被隱形和解構,也許對藝術家而言不甚友好,然而對觀眾而言,卻著實是一片樂土。

「去碑營:密度符陣」展覽現場

文 | 郭錦泓

*正文圖片致謝應空間。

? LEAP | 獨家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藝術界》2018年春夏刊現已全球上市!

▼點擊封面了解本期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界LEAP 的精彩文章:

剝奪庇護的掩體——談「文化的負擔」

TAG:藝術界LE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