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軍新彈藥吹得神乎其神,原來是滑翔制導炸彈,中美早就裝備了

俄軍新彈藥吹得神乎其神,原來是滑翔制導炸彈,中美早就裝備了

原標題:俄軍新彈藥吹得神乎其神,原來是滑翔制導炸彈,中美早就裝備了


近日,俄羅斯方面稱研發了一種新型航空武器,號稱既能作為制導炸彈使用,又能作為巡航導彈使用,可以讓載機在更遠的距離發射,提高自身安全性,作為一種防區外使用武器使用,採用慣導+格洛納斯複合制導方式。


說的雲山霧繞,等真尊一現身,才發現這玩意兒實際上就是中美早已經研發成功並裝備部隊的滑翔增程制導彈藥,在發射後其摺疊彈翼彈開後,利用滑翔增加射程,也可以安裝火箭發動機進一步增加射程,其瞄準誤差控制在11米範圍內,重量從488公斤到598公斤不等,估計這增加出來的重量就是火箭發動機。


現在大出風頭的GBU-39小直徑制導炸彈SDB實際上也是這種設計,重量僅113千克,雖然沒有安裝火箭發動機,但其射程也達到了110公里,早在2006年就在阿富汗投入實戰,不僅美國海空軍大量裝備,以色列等國也大量使用,最近敘利亞境內發生的不明空襲,很可能就是以軍F-35I戰鬥機投射了這種炸彈。類似的JSOW炸彈重約476公斤,射程64公里(無動力)/200公里(有動力)。



中國也早就推出了類似產品,代表就是雷石-6,系由普通低阻航空炸彈改裝而來,為其增加了制導尾翼和彈翼,重500公斤,最大射程65公里,與JSOW性能相似,此外,中國還推出了不同型號不同重量的類似滑翔增程制導彈藥,甚至出口相關技術,讓非洲的蘇丹都發展出了自己類似武器。


從這種滑翔制導彈藥看,俄羅斯實際已經落後中美差不多10年,這還僅僅是研發而不是量產裝備。隨著歐美的制裁,俄羅斯已經無法獲得歐洲生產的可軍用高性能電子零部件,此前,俄軍的高技術精密武器上,超過9成的電子零部件來源於進口,雖然俄羅斯每年都從中國進口超過10億美元的電子零部件,諸如晶元之類,但大多為民用或者工業用級別,至於是否有軍用級別零部件就不好說了,即便能夠進口,也得看是否有足夠資金,從駐敘俄軍現在主要投擲各類無制導炸彈看,俄軍缺乏精確制導彈藥,不僅沒有關鍵的電子零部件,更沒有足夠的採購資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眼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敘軍在蘇韋達省圍剿IS,不敢靠近美軍基地,跨越紅線就被炸
談判不用延期了,德拉武裝直接拒絕和解,敘軍最大攻勢還打不打?

TAG:鷹眼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