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曆皇帝鼠目寸光,做出一個錯誤決定,現在仍對我國影響至深

萬曆皇帝鼠目寸光,做出一個錯誤決定,現在仍對我國影響至深

今人在觀摩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時,經常會注意到位於我國南邊的幾個鄰國,其中一個並不是特別起眼的小國卻牢牢佔據著印度洋的出海口,這個國家就是緬甸。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數百年前,印度洋出海口在真正意義上屬於中國,確切的說屬於明朝,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明朝政府丟失了如此具有價值的出海口呢?

如若要揭曉這個答案,就必須從萬曆皇帝在位的時候講起。

1368年,一代平民皇帝朱元璋橫空出世,過關斬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大明,後經歷代皇帝勵精圖治,明朝一度強盛,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國,四方來朝,在京城之人的眼中亦是不足為奇,但此時封建制度的弊端已經很是明顯,一代王朝由盛轉衰也就是發生在了萬曆時期。

當時明政府在邊遠民族地區設立宣慰司,扶持當地土司來進行治理,由於明官員壓榨少數民族以及明朝所屬藩國的日漸強盛,雙方之間的矛盾衝突加劇,叛亂時有發生,最顯著的就是明廷直接面對來自東北後金和朝鮮的壓力。

萬曆年間,在經歷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這三大征之前,與雲南相鄰的緬甸東吁王朝,卻悄悄的向大明露出了獠牙。

緬甸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其所建立的政權大多與華夏文化有著深切的聯繫,在元朝征戰天下時,曾經一度覆滅,明朝建立後又重新復興,而東吁王朝的國王莽應龍更是一代梟雄,不僅統一了緬甸全境,而且對明朝所實行的宣慰司制度感到強烈不難,在對中國富饒雲南的覬覦下,莽應龍不顧自己藩屬國的下屬身份,公然起兵侵擾雲南。

明廷自不會坐以待斃,萬曆皇帝派遣鄧子龍、劉鋌二位將軍率領大軍征討緬甸,並與當地緬甸土司裡應外合,給予莽應龍一個狠狠的打擊,在明朝強大的實力面前,理虧的緬甸唯有歸順一條路可走,而明朝也是為顯寬宥,並未徹底消滅莽氏的勢力,只是退出緬甸,班師回朝了。

但是明朝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強盛的帝國中早已種下一顆崩塌的種子,他們太過於自信明朝對於緬甸的絕對控制,太過於相信緬甸人虔誠的歸順之心,萬曆皇帝也不知道自己的這一道聖旨,會讓中國白白損失了印度洋出海口。

東吁王朝是不會打心眼裡屈服的,明軍一走,立馬重新積聚力量,不斷騷擾明朝邊境,雖然明朝一次次打敗緬甸這不成氣候的進攻,但是此刻明朝已經開始將目光轉向崛起的後金了,再加上萬曆三大征之後,國家急需休養生息,萬曆皇帝更不會在緬甸問題上分攤過多精力了。

明朝這座大廈仍舊繼續崩塌著,崛起的後金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帶領下猶如虎狼一般兇猛,明朝內部的天災人禍頻發,各地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1636年清朝建立後,處於內憂外患中的明朝再沒有了一絲可以征戰天下的實力,明朝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望著李自成進京後的煙火,悲嘆著祖宗的江山丟失,自己作為君主,煤山上的老樹也是一種歸宿。

清軍入關之後,明朝殘餘勢力退居東南沿海,建立南明小朝廷,奉朱由榔為永曆帝繼續抗清,卻是大勢已去,當朱由榔逃入緬甸,希望曾經的僚屬緬甸王莽白能提供一個庇護之所,可是莽白在吳三桂的軍隊壓境下,很是自然的交出朱由榔的性命,用來交換戰事的消退。

萬曆皇帝僅僅由於自己的一念之仁,對緬甸之狼子野心短視如此,不僅丟失了印度洋入海口,還丟掉了自己子孫的性命,如若能重來一次,怕是大明朝的命運會有另一番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世界第一的大明水師,能否打敗同時期的西班牙無敵艦隊?
為什麼明朝這麼偉大卻流民四起、老百姓起義不斷?答案終於被說出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