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煤礦工程師搞循環農業,變廢為「寶」,養肉牛致富

煤礦工程師搞循環農業,變廢為「寶」,養肉牛致富

張明文,原是一家煤礦的總工程師,前年,他放棄了職位和高薪,回鄉當起了牛倌,讓鄉親們感嘆不已。張明文今年40多歲,年輕時曾養過水牛,最近10多年一直在外地一家煤礦當總工程師,有著地位,拿著高薪,但煤礦的特大的安全壓力,使張明文心裡並不很輕鬆。張明文回家探親,發現村裡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山上的林地雜草叢生,密不透風。

想起在外地曾經見過在山上養牛,牛都長得特別好,肉也比圈養牛肉好吃,便覺得山坡是放養肉牛的天然草場,萌發出了回家養牛的想法。於是,張明文辭去工作,先後到山東、內蒙古等地考察養牛技術,建起了牛棚。首批60頭小牛崽住進了張明文的牛棚里,但第一次「試水」就讓躊躇滿志的張明文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小牛犢買來1個多月就進入了冬天,氣溫迅速下降,而張明文修的牛棚是敞篷的。

還沒過完,一大半的小牛犢凍死了,存活下來的僅有11頭。生性不服輸的他經過總結,得知了最適合幼牛生長的溫度是15——19℃,他於是馬上將牛棚改造成牛屋,防止了冷風浸入屋內,並勤換墊草,保持牛屋乾燥清潔。在張明文的精心呵護下,後來添買的小牛犢全部存活了下來。「這批放養的66頭肉牛現在每頭都有300多公斤,到年底,牛兒長到700至800公斤左右,又可以上市了,」村民們看到,只要是晴天,張明文都親自帶著牛群到周邊的山坡上吃草,從早上8點多到下午4點多,最遠的走過10公里外的坡上放牛。

「現在心情很好,沒得壓力,很輕鬆,每天走路,呼吸山裡的新鮮空氣,我身體都好多了。」張明文說。談到銷路,張明文成竹在胸:「銷售不成問題,現在都是網上聯繫客戶。

張明文通過網上查訊,得知牛糞可以利用起來做果樹的肥料,牛糞經過發酵處理後可以餵魚,牛糞還可以下到沼氣池產氣。去年,他花了2萬多元建起了一口100多立方米的沼氣池,將牛糞做原料,產氣又供肥。張明文把原有的10多畝殘次林地改造成坡地種上牧草,又反租了臨近外出務工農民的6畝坡地,種上了梨、櫻桃、李子、白果等經果林木,沼液沼渣成為了果樹和牧草的上等農家肥,而自家門前的池塘里也養上了白鰱、草魚, 基本形成了循環利用的生態環保的農業鏈條。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徐曉晨創「源本生鮮」,做食品安全行業領導者
私行資源整合能力決定競爭力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