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鏡子測試的研究

鏡子測試的研究

科學家認為,通過測試動物對自己在鏡子中的影像做出何種反應,可以探尋它們是如何思考的。但問題在於,科學家對於動物可以識別自己的鏡中影像的意義無法達成一致:一些科學家說,這是測試自我意識(知道自己存在的能力)的真正實驗;另一些科學家認為,鏡子中傳達出來的信息被誤解了。

這類測試始於20世紀60年代,這時距離英國著名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首次把兩隻猩猩放在鏡子前,觀察它們與鏡中的影像接吻大約有100年了。一天早晨,美國科學家戈登·蓋洛普正在刮鬍子,他凝視鏡子里的自己,忽然冒出一個主意:「測一測其他動物是否也能在鏡子里認出自己不是很有意思嗎?」

與人類關係最接近的黑猩猩顯然是理想的實驗對象。蓋洛普發現,黑猩猩看到自己在鏡子里的影像時,會很快意識到是它們自己。繼這個發現之後,蓋洛普又做了一個簡單但是精確的實驗,並於1970年公布了這項實驗結果。他為黑猩猩實施了全身麻醉後,在它們的眉毛或眼睛附近塗上了色澤鮮艷的記號,如果不照鏡子,黑猩猩不可能看到這些記號。黑猩猩醒來以後,馬上就注意到了自己在鏡子里的變化,它們用手撫摸染有色彩的地方,然後把手放到鼻子跟前聞一聞,並看看自己的手指頭。

從此以後,研究人員對多種動物進行了蓋洛普採用的鏡子測試,實驗對象包括狗、貓、鳥、大象以及20多種猴子。

20世紀90年代初,蓋洛普及其同事發現,寬吻海豚對鏡子有反應。蓋洛普說:「這很有啟發意義,但是無法確定。」在那些無法用胳膊或手檢查自己身體的動物中,如何進行這種標記是個難題。但是蓋洛普等人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也許為海豚問題提供了一個權威的答案。

鏡子實驗還證明了許多動物能夠「理解」鏡子在做什麼,但是無法解答自己的鏡中影像之謎。這些動物對自己的鏡中影像做出的反應是:彷彿那是另一個同類。猴子、鴿子、鸚鵡、大象、鴨子、雞甚至魚都能利用鏡子中的信息尋找隱藏的物體或者解決難題。在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中,蓋洛普飼養了一對恆河猴,從它們兩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飼養,每周7天、每天14小時把它們放在鏡子前,持續了18年。蓋洛普說:「它們是世界上照鏡子最多的動物,但是每當它們面對鏡中自己的影像時,它們完全不知所措。」

那些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對於它們的鏡中影像以一成不變的方式做出反應。首先,它們像是正在看另一個個體。但是,很快(只有5分鐘)它們就開始做一些不同尋常的身體動作。它們對鏡子里的影像感到迷惑不解,開始慢慢地、謹慎地、反反覆復地挪動胳膊、腿或者頭部。臉部也是如此,它們會做出各種怪異的表情。當它們認識到鏡中的影像就是自己時,便開始研究自己的身體,用手或腳逐一檢查沒有鏡子就看不見的一些部位。

蓋洛普認為,有充分證據證明,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具有自我意識。他說:「如果它不知道自己是誰,怎麼可能知道鏡子里看到的是誰呢?」他認為,大體說來,動物能夠辨認出鏡中的影像可以做三件事:一,思考自己與過去、現在和未來事件的關係;二,思考自己將會死亡的必然性;三,利用自己的經歷判斷其他個體的心理狀態。所以,如果一隻黑猩猩被一塊石頭擊中,它的思維能力可能從疼痛感中獲得飛躍,知道其他黑猩猩在受到打擊時也會有疼痛感。

蓋洛普承認,要想測試這三個特徵比較困難。但是有實驗證明,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具有「心靈感應」能力,例如移情作用、感激、欺騙、角色扮演和偽裝。他說:「所有這些能力都需要有領悟其他個體的精神狀態的能力。」

蓋洛普說,他提出的心靈感應理論最有力的證據,是對嬰兒的鏡子測試。嬰兒大約從6個月開始對自己在鏡子里的影像有反應,把他當成另一個嬰兒。有證據證明,嬰兒從18個月開始對鏡中的影像有自我認知。到24個月的時候,大約有65%的幼兒認識到鏡中的影像是自己,他們還會開始推斷別人的精神狀態。在大約18個月之前,一個孩子看見別的孩子哭,也會哭起來;但是到了18個月之後,這個孩子看見別的孩子哭,就會讓大人幫助他,或者試圖安慰那個哭泣的孩子。

然而,並不是所有研究人員都同意蓋洛普的推論。美國路易斯安那西南大學的人類學家達尼埃爾·波維內利說,事實上,即使是利用鏡中影像研究人類,也只能表明人類對自我認知意義的了解有多麼少。他認為,猩猩是打開理解自我意識起源之門的鑰匙。它們出人意料地擅長於鏡子測試,儘管它們與人類的差別較大。更重要的是,猩猩與其他靈長類動物不一樣,它們不是生活在大型群居組織中,這也使得以下這一常見觀點受到了挑戰——即自我意識會使社會相互作用的進化(包括預測和判斷其他個體的行為)成為可能。

其他研究人員也對鏡子測試的傳統解釋提出了疑問。很多人認為,傳統解釋低估了那些沒有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的意識能力。美國哈佛大學的馬克·豪澤認為,有些動物沒有通過鏡子測試,也許並不是因為沒有自我意識,而是因為對自己身上出現的色澤鮮艷的新斑點沒有興趣。

另一些研究人員指出,猴子沒能通過鏡子測試的部分原因,也許是因為它們發現自己的影像太具有威脅性。其他動物由於沒有靈長類動物的視覺協調性,可能無法通過鏡子測試。例如,貓和狗主要依靠嗅覺,這可以解釋它們為什麼對自己的鏡中影像幾乎沒有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碟探索 的精彩文章:

性的科學研究

TAG:飛碟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