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需健全生命周期警戒制度」 進口葯提速將成常態

「需健全生命周期警戒制度」 進口葯提速將成常態

(梁淑怡/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

「隨著原國家食葯監管總局加入ICH,以及優先審評政策的逐步推進,今後進口葯進入中國的速度加快將成為常態。」

過去一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批准上市的進口葯有116個,葯審中心接收進口化學葯創新葯註冊申請37個品種,而2016年只有13個品種。從類別上看,腫瘤葯是優先中的優先。

2018年6月15日,中國首個PD-1抗體藥物——歐狄沃(英文商品名Opdivo)在中國獲批上市,引發業內熱議。這款針對經過系統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不包括敏感基因突變患者)的藥物實現了中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市場「零的突破」。

2017年11月,歐狄沃向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DE)提出上市申請,得益於藥品審評提速,9個月後,該產品即獲批。

同樣快速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葯,還有備受關注的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以下簡稱九價HPV疫苗),從提出上市申請到獲批只用了8天時間。而海南省在6月1日,已接種注射了第一針。

短短几個月,國家葯監部門批准了7個防治嚴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葯,並採取了一系列加速進口葯上市的措施,讓「中國患者儘快用上好葯」的承諾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就在歐狄沃獲批的兩天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到,要支持更多進口老百姓迫切需要的藥品、日用消費品和服務等,讓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有多樣性的選擇。

「隨著原國家食葯監管總局加入ICH(即人用藥品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詳見2017年6月2日報道《中國正式加入ICH,真正融入國際藥品監管體系》),以及優先審評政策的逐步推進,今後進口葯進入中國的速度加快將成為常態。」南京應諾醫藥董事長鄭維義評價道。


家住廣州的劉清(化名),在得知九價HPV疫苗內地獲批時,因為香港疫苗斷貨導致第一針尚無法注射的焦慮有所緩解。「既然海南已經可以接種了,內地其他地方應該也會有,我就不用專門去香港了,直接等內地的預約就行。」而她身邊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少。

過去,由於國內審評效率低下,以及對中國市場規則不了解,很多已經在境外上市的藥品無法進入境內,特別是在腫瘤治療領域。由此也衍生出境外就醫、印度葯代購等群體,這個群體發展龐大,也存在著不少用藥隱患。

如何解決患者的用藥可及性的問題,滿足患者臨床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和療效,成為了中國葯審制度改革的重點。

提速的結果,除了上述提到的歐狄沃和九價HPV疫苗,治療丙肝的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復方製劑等產品也在近期相繼獲批。

從數據上看,2017年度藥品審評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底,納入優先審評程序的423件註冊申請中已有272件完成審評,佔比為64%。過去一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批准上市的進口葯有116個,葯審中心接收進口化學葯創新葯註冊申請37個品種,而2016年只有13個品種。從類別上看,腫瘤葯是優先中的優先。2015年12月—2018年5月,CDE公布了28批優先品種,其中57個是腫瘤葯。

CDE的相關審批人員預計,未來一年有多個新的抗腫瘤產品申報和獲批,包括多個PD-1抑製劑。

WPP旗下健康傳播公司施達勒的中國區負責人沈飛雁感受到,這陣子接手的進口葯策劃案增加了不少。「我們主要為外資原研葯企做市場營銷策劃,而這一年多來公司業務明顯的變化是進口新葯上市的活動明顯加快了許多。」

他介紹,選擇哪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外企會根據中國政策鼓勵的方向,結合自身企業的需求,從治療領域是否有突破性技術含量、是否具有明顯的治療和臨床優勢的角度切入。

醫藥數據服務商咸達數據此前發現,優先審評制度加快了進口葯的上市速度,多個進口批件的獲批與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有相關性。南方周末從2018年以來公布的擬納入優先審評的藥品名單中發現,外資產品的申請理由也多為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治療優勢,包括兒童用藥、罕見病用藥等。


「進口葯短時間內快速高效進入中國市場,是此前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結果。」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邵蓉教授分析,「這是監管思路的進步和升華。」

2016年初,《關於解決藥品註冊申請積壓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發布,標誌著優先審評制度在國內正式落地。

一年後,《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發布,鼓勵臨床急需和有明顯價值的進口葯儘快進入中國市場,也進一步加速審批審評改革的落地。文件提到,為滿足臨床急需藥品醫療器械使用需求,允許可附帶條件批准上市,上市後按要求開展補充研究。

九價HPV疫苗正是通過「有條件批准」上市的。邵蓉認為,「有條件批准上市也是為了滿足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疾病的臨床需求。近年來的葯審改革關鍵的一點在於對藥品獲益和風險樹立了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觀,在風險和獲益的不斷權衡過程中去確定產品能否上市,比起過去『要保障萬無一失』的相對穩妥的監管理念,而今改革所釋放的監管理念更趨向科學化。」

在兒童葯領域,由於國內兒童用藥品種較少,而研發難度大。在《關於鼓勵藥品創新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中提到,對於臨床需要並已在美國、歐盟及中國周邊地區上市的進口兒童藥品,其在境外完成的相關臨床試驗數據可用於在中國進行藥品註冊申請。這也促進了外企對中國兒童用藥市場的關注。

依託這樣的科學監管理念,相關技術指南也陸續發布。如《臨床急需藥品有條件批准上市的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和《關於調整藥物臨床試驗審評審批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兩份文件此前也相繼公開徵求意見,以縮短新葯臨床審評審批周期。

國家葯監局註冊司副司長楊勝對此表示,對於境外已上市的、防治嚴重危及生命且無有效治療手段疾病以及罕見病的藥品,同時經研究確認不存在人種差異的,申請人無需申報臨床試驗,可直接以境外試驗數據申報上市,藥品上市時間將加快1-2年。

而就在本月初,另一個好消息傳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當選為國際人用藥品註冊技術協調會(ICH)管理委員會成員。業內一致認可,加入ICH促進了中國藥品研發與國際標準統一,進一步縮短境外新葯在境內的上市時間,也讓中國更大程度地參與到國際規則的制定。

「從進口葯的角度看,加入ICH,促進監管部門和國際接軌,大家在同一個規則下做事,自然可以做到數據共享互認,加快進口葯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鄭維義說。

另外,在進口通關流程上,新政取消了進口化學藥品的口岸檢驗,並增設濟南、長沙航空口岸為藥品進口口岸,大大縮短了進口化學葯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而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中國對28類進口葯關稅降至零,其中包含了治療癌症的常用藥。


在產品風險和獲益點之間做出平衡,加快進口葯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對整個中國葯監系統也帶來了挑戰。

首先是上市後的監管,「進口葯加快上市後,監管方還要注意上市後的跟蹤,及四期數據的收集和監管。在國外,這有一整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如果發現任何不良記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上報。」鄭維義說,國內目前做得是否到位還有待觀察。

在邵蓉看來,挑戰不僅僅是上市後的監管——《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提出了「加強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說明科學監管理念轉變下,還需要建立圍繞藥品全生命周期的警戒制度,而不僅僅是上市後不良反應監測」。這點在調整藥物臨床試驗審評審批公告的徵求意見稿中也特別提到了。

「我們要用科學的理念和手段建立對風險帶來的後果的正確認知,對其有科學的包容度,創新才能夠保持,產業才能更好地發展。目前監管部門對藥物警戒系統有了重視。儘管目前停留在政策研究層面上,但也在按照步驟準備中。現在,我們的監管原則和改革方向已經確定,相信陸續會有更多技術層面的指南會落地。」邵蓉說。

除此之外,需要完善的還有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藥品的定價和可及性如何增加,這都需要葯監部門和衛生、司法、專利管理部門等多個部門協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大學自招中焦慮的家長們
金正恩旋風刮到新加坡

TAG: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