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什麼要多聊聊死亡?

我們為什麼要多聊聊死亡?

關注我們

GIF

一起玩耍

01

文/格蕾絲

一天晚上臨睡前,兒子忽然抱著我說,「媽媽,我怕你有一天會死掉。」這突如其來的話把我嚇了一跳!沒想到,十歲的小朋友,已經開始思考「死亡」這個複雜而深邃的命題了。

儘管我們總是避諱跟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甚至處處避諱說「死」這個字,但事實上,死亡的話題並不是我們想迴避就能迴避的:

我兒子在清明節的時候,會跟我們一起去掃墓祭奠過世的親人;他參加過我外公的葬禮;他的學校還發生過隔壁班級小朋友意外身亡的不幸事件;去年我們帶他去看的一部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講的就是猶太教對死亡的看法:即只要活著的人還記著你,你就靈魂不滅。

(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即使在小朋友的世界裡,死亡的話題也是無處不在的。

02

回想起來,我自己在很小的時候也想過死亡這件事。大概在和我兒子差不多的年齡,我也問過媽媽類似「人為什麼要死?」、「我什麼時候會死?」之類的問題。

長大以後,有那麼一陣子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怕死。後來,我索性問自己到底怕什麼,結果總結出了怕死的三條主要理由:

首先,我是害怕瀕死的過程給我帶來的痛苦,比如病痛帶來的身心折磨

其次,我怕自己的死,會給摯愛的人帶去難以承受的心靈創傷

最後,我是害怕「自己忽然有一天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個事實

想清楚之後,我試著針對每一條害怕的理由找出可能的解決辦法。雖然有的可以找到一些辦法,有的似乎完全無解,但是直面思考過之後,就感覺不那麼怕了。

我有一個好朋友,尚處不惑之年,生活幸福安康,可她已經為自己買好了各類保險,選好了退休後要住的療養院,並且給子女留下書面文件,詳細說明當她?重病或者失去意識的時候,希望怎樣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她說,這樣做可以少一些焦慮。

03

這是一個盛產焦慮的時代,而我們的許多焦慮,儘管表面有著各種不同的防禦和偽裝,究其本質,不少是由」求生的渴望「與」必死的衝突「引發的「死亡焦慮」。

生命本就是一段「向死而生」的旅程,我們度過的每一天既可以理解為將生命延長了一天,也可以看作是向死亡又走近了一步,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和死是密不可分、對立統一的矛盾體。但我們往往熱衷於談論生命,忌諱討論「死亡」,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忽略了死亡對生命的正面意義。

?記得前陣子去日本旅行的時候,好幾次看到一些居民樓緊挨著墓地。有一次去飯店吃飯,朝窗外一看,竟然也是一大片墓地!當時,我們驚訝之餘還開玩笑說,可能是因為日本國土面積太小了,沒法像中國這樣建造大片獨立的墓區。現在想來,也許日本國民是故意用這樣的方法來拉近死亡,促進生者對死亡的覺察。

覺察死亡對於我們更好地生活有著非凡的意義。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每次去完墓地、醫院或是經歷親友離世之後,總會覺得自己過得特幸福,生活中的那點煩惱實在不算個事兒,也往往因此更容易下決心去做一些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所以,對死亡的覺察,是可以增加我們生命質量的。只有當我們深深地覺察到生命的有限時,才更容易獲得自由,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還有心理調研發現,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往往和「死亡焦慮」成反比。因此,緩解焦慮的另一個有效方法是積极參与生活、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這也是很多心理諮詢師工作的立足點之一。

有關參與生活,催眠大師艾瑞克森有一個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彩案例。案例中的患者患有被害妄想症,覺得所有人都要害他,拒絕和包括醫生在內的任何人接觸,只一個人躲在病房裡往窗戶上釘釘子,對生活幾近絕望。

艾瑞克森的做法是和他一起釘釘子,甚至釘得比患者還要認真。釘子釘好以後,艾瑞克森建議把地板中的縫隙也填起來。接著,他又建議這位患者和醫院的醫生護士一起加強醫院的防範工作,不斷擴大他的安全範圍。隨著這個工作不斷推進,患者的防範範圍也就是參與生活的範圍不斷擴大,而他也逐漸從與世隔絕的孤獨中走出來了。艾瑞克森工作的立足點,就是順著患者的邏輯,逐步引導他走出自我封閉的狀態,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參與到生活中去。

04

其實,關於生死,孔夫子早就說過,「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大白話講就是,「活著的日子還沒過好呢,談(不)什(要)么(瞎)死(想)啊!」所以,多做喜歡的事情、多和愛人在一起,多接納自己和別人,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或許就是我們抵禦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不過,他老人家還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所以,孔老夫子除了教導我們好好過日子、不要瞎想以外,也是鼓勵我們要有一些追求,尋找一些意義的。即使整個宇宙都毫無意義,咱們人類卻是需要意義的動物,而意義本身的意義就是幫助我們減少焦慮。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懂會 的精彩文章:

TAG:心懂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