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黃、做局、售假,拼多多坑的就是你!
GIF
涉黃的拼多多:被打臉的黑馬
四年一度世界盃,「三億人都在拼」的電商黑馬拼多多卯足了勁,在央視五套黃金時段投放大量廣告,品牌升級的意圖暴露無遺。
但一轉眼,這匹黑馬就因為涉黃涉暴,被掃黃打非辦盯上,啪啪打臉。
據《法制晚報》報道,拼多多竟在公然售賣以「幼女」為噱頭的成人娃娃。不完全統計,打著「幼女」噱頭的娃娃商品至少有上百件,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娃娃確為小女孩面孔;還有一些商家在銷售涉黃遊戲,甚至「催情水」「迷幻劑」……當記者質疑這些都是法律明令禁售的商品時,店主反問:「不能賣我還在賣?」
拼多多和滴滴一樣,對商家信息的審核形同虛設。
6月18日,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站在講台前,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家媒體,顯得局促而不自然——這是拼多多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召開的媒體溝通會,更是一場頗為倉促的危機應對,全程沒有準備PPT,據說聯合創始人達達趕到會場時,髮型都是豎起的狀態。
危機,其實才剛剛開始。
做局的拼多多:坑你沒商量
作為杭州人,黃崢見識過2011年數萬淘寶賣家維權,導致整個西湖交通癱瘓的大陣仗。相比起來,拼多多上海辦公樓下二三十個商家的聚集,似乎並不算什麼。
但雙方在糾紛中出現了肢體上的暴力衝突,相關視頻在社交網路上持續發酵,很快超過了黃崢的想像——依賴社交網路生長起來的拼多多,終於也受到了社交網路的反噬。
GIF
和掃黃打非辦的關注點不同,經銷商的維權,集中於控訴拼多多「假一罰十」「劣一罰三」等規則過於嚴苛,而且一旦產生糾紛,平台過於偏向於用戶,商家則缺乏自證渠道。
「一條打底褲,進價19.9元,賣15元,賣得越多虧得越多;但也算是賠本賺吆喝,有了爆款和客戶,不愁將來沒有生意。」李清(化名)剛上拼多多開店時,1個半小時,2萬條保暖褲銷售一空,讓她看到了希望。
可是兩周之後,一封站內信,卻讓她如墜冰窖——拼多多以「隨機抽取的消費者訂單無任何相關品牌標識」為由,判定其商品存在「描述不符」,查封了她的店鋪,包括貨款、保證金在內的近24萬資金,也被凍結在賬戶中。
這就是拼多多對商家採取的「寬進嚴罰」機制,初期不怎麼審核,門檻極低,只要價錢夠低先賣了再說,一旦出了問題就以各種理由罰款:虛假髮貨,按當天全部訂單數量乘以10元罰款;延時發貨,按每個訂單3至11元罰款;賣家回復率不足,每天罰款1000元;貨不對版,按全部銷售額3倍金額罰款,等等。
據了解,要找拼多多維權的商家們已化零為整,其中一個「拼多多商家維權」QQ群,成員數已經達到1725人。
「這就是一個局,一個圈套!」情緒激動的維權商家表示,因為拼多多把價格壓得很低,很多品牌商出於渠道正品統一控價的原因,就不會給拼多多的經銷商授權。也就是說,品牌商願意以低價賣更多的商品,卻不願意給低價渠道的商品以「正品身份」。
這就導致,對一些經銷商來說,他們有能力搞到正品貨源,卻真的沒可能取得正品授權,一旦有消費者投訴,哪怕你賣的是正品,也會被拼多多罰得傾家蕩產!而拼多多會告訴你:這是一開始就定下的規則。
這樣一來,拼多多佔盡了法理,經銷商的維權難以獲得法律上的支持,被逼無奈之下,才走上了肉身維權的路。
售假的拼多多:傻子才繼續上當
表面看來,拼多多對商品質量的監管不可謂不嚴苛。但實際情況卻是,消費者的投訴維權路徑也極為曲折,百般推諉,各種設限,而且大都是十幾塊錢的東西,算一算維權的時間成本,估計多數人都會自認倒霉,最多撂句狠話:以後再也不用拼多多!負面的消費體驗,持續強化著消費者心目中糟糕的品牌形象。
再比如假拼單。很多用戶拼單不成功,是因為平台故意提高拼團難度,真正的目的在於讓用戶無條件替平台打廣告。假設你想拼一個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東西,需要湊齊10個人的團,最後卻只拉來6個人,拼團失敗,錢一分不少退給你。但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給平台帶來了6個用戶。拼多多就是這樣一分錢不花,通過每個人的朋友圈實現了快速滲透。
作為營銷手段,靠拼團來給平台引流其實無可厚非,可一旦被惡意濫用,吃相就很難看了。用戶不是傻子,上過幾次當後自然就會看穿這些拙劣伎倆。
在線上獲客成本不斷攀升的今天,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找更低成本的流量。在這一點上,拼多多顯然是成功的。然而,這種粗放式的流量攫取,既沒有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價值,也傷害了商家對平台的信心,在迅速裂變之後,也將迅速枯竭。
夢 想 未 來
人為尺度 變現價值
-首批孵化雙平台7月上線-
TAG:夢想未來Offic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