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當患者誤將大劑量方劑一次性吃完,會出現什麼情況?

當患者誤將大劑量方劑一次性吃完,會出現什麼情況?

導讀:

《尚書·說命》云:「若葯不瞑眩,厥疾弗瘳。」葯多劑重之方,治療頑疾,每能一戰成功,但服後必須有「瞑眩」的輕微中毒現象,方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故古代稱藥物為「毒藥」,如《周禮·天官》云:「聚毒藥以供醫事。」這是我國醫藥學早期的醫事情況,現代除特殊病例外,一般已不採用這種重劑投藥方式。

服藥之誤,四失四得

作者/張瓊林 張善堂

1

案:3天服完1月劑量

何某某,男,61歲,幹部,1991年參加防汛,落水受寒,頑咳1年,治癒後常因感冒而反覆,征方截治感冒,吾擬六味玉屏風散加味熬膏。

六味玉屏風散加味熬膏:

黃芪200g,炒白朮100g,防風40g,大紅參50g,党參60g,淫羊藿70g,補骨脂50g、制黃精100g,甘草40g,大棗100g。熬膏,膏成3000ml(6鹽水瓶)。每服2湯匙,1日3次。

患者誤按湯劑服用,3天服完1月劑量,漸見通體浮腫,胸悶氣壅,狀若腎炎。尿檢兩次,均屬正常。建議暫停中藥,低鹽飲食,堅持體療(晨練),觀察數日而愈,追訪3年,從此未再感冒、咳嗽。

2

案:6劑大黃計90g作1包煎服

陳某某,男,38歲,患者打工歸來,患甲型肝炎20餘天。形瘦體弱、膚黃瘙癢、大便不暢、尿黃如油、舌赤口乾。肝功能:總膽紅素(STB)176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200U/L;HBsAg(-)。擬茵陳三黃湯加味。

茵陳三黃湯加味:

茵陳蒿30g,過路黃30g,田基黃20g,生大黃15g(後下,暢瀉即減量或停),虎杖15g,蒲公英20g,板藍根20g,炒蒼朮10g,藿香葉15g(後下)。共6劑。

藥房工作人員為了省事,將6劑大黃計90g作1包,並寫明分6次後下,變成7包中藥。其妻晚間隨手取1包,正巧是大黃,煎服後,是夜暴瀉8次,致使脫水「休克」,住院搶救,4日後出院。

患者在指責妻子過錯的同時,卻發現黃疸明顯消退,隨令其妻再來詢診,囑其按法仍服前葯,19天後複診,肝功能全部正常。其康復如此之快,令人驚嘆!深究其因,確要歸功誤服大劑量大黃的通腑排毒之功。

中藥:大黃

3

案:一次性服下1瓶蓋強骨丸

傅某某,女,58歲,幹部,患者肩胛臂臑,酸脹痛麻,頸項回顧不利,右上肢不能抬舉,外院骨科專家檢查,確診為:肩頸綜合征。服藥無效來診,處方化堅逐痹湯6劑。

化堅逐痹湯:

強骨丸1袋(馬錢子製劑)。強骨丸每次服2粒,1日2次(2粒含馬錢子0.4g)。

上午看病,女兒下午取葯,再三囑咐:強骨丸每次服2粒,1日2次(2粒含馬錢子0.4g)。病歷、葯袋均寫得很清楚。老媼未老先衰,神惚顛倒,1次竟服下1瓶蓋強骨丸,試數之,約14粒,超過1次量的7倍(常規劑量0.3~0.6g)。頓時下肢如癱,頭暈、肢麻、心煩嘔吐······中毒嚴重。隨即住院,按士的寧中毒搶救,並飲以大量甘草綠豆湯,不日脫險而愈。

問其故,答曰:「經常聽醫生說中藥丸子(香砂養胃丸、逍遙丸類)吃1瓶蓋,所以強骨丸我也吃了1瓶蓋。」事後,如痴似癲地,只是懷疑中毒之恙。女兒再問前症(肩頸綜合征)如何?她活動頸項和肩關節試試看,竟驚喜地說:「咦!怎麼一點疼痛都沒有了。」追訪1年,頸肩疼痛未再複發。真可謂因禍得福。

4

案:

林某某,女,64歲,市民。老媼雙膝疼痛,不能蹲立,左重於右,4個月。骨科專家擬診為:膝骨性關節炎,服萘普生等無效,診之雙膝冷痛略腫,下蹲屈伸不利。擬方:化堅逐痹湯加減。

化堅逐痹湯加減:

6劑(先服);化堅逐痹酒1料(威靈仙40g,制草烏15g,制川烏15g,虎杖20g,乳沒20g「各半」,粉防己20g,地鱉蟲20g,川蜈蚣5條,生麻黃15g,骨碎補20g,青木香15g,浸白酒2000ml),每服1小酒杯,每日2~3次(飯後服)。

煎劑葯袋是藍字,藥酒袋是紅字,以示警戒。老人竟將藥酒料誤當煎劑,煎服頭汁,頓感頭眩心悸、四肢麻木、煩躁不安、呻吟汗出······經當地醫院搶救,脫險。因老人素來對我之醫道十分信賴,不幾日後在兒女反對的情況下,仍堅持再服湯劑,月余後複診,興奮地蹲而立起,反覆二次說:「你看,我的腿已好90%了!」並述說服藥中毒經過,不禁令人驚詫!

按語

以上4例,皆為病家服藥有誤,巧在誤中有得,結局安全,亦是幸運,否則將成醫療糾紛。服藥之錯,臨證時有發生,也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和教訓。

第一,中藥常規劑量具有一定的彈性,伸縮性較大,只要運用得當,「輕可祛實」、「重可祛著」均有療效;

第二,非用大劑量不可的病例,必須明察藥理,胸有定見,不能肆意擴大劑量,以人試藥,自炫自矜,否則債事!馬兜鈴酸引起「腎衰」正是如此;

第三,凡屬劇毒藥物的服法和用法,醫者必須再三講清,並詳細地寫在病案上;

第四,凡劇毒之劑的服法,最好是醫生親自交代,必須有1~2位親屬在場。

登場書籍

《臨證碎金錄》

本書介紹安徽省名老中醫張瓊林先生及其上、下三代人從事中醫臨床60餘年的經驗總結。內容共分為:方葯評述、專病論治、診余話醫、論著選錄四個部分。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小兒推拿丨「開胃王」推拿手法組合,應對溢奶、吐奶、腹脹、打嗝等常見嬰幼兒消化系統疾病

TAG:養生正道 |